200分求知道,借钱的最佳数字是多少?从心理学上来说最让人觉得觉得真实可信的

近日,因有事问了朋友借钱,也借钱给其他朋友,今天突发其想,自己是从事心理工作的,曾经在某本书上看到过问别人借钱的最佳数字,其内容好像是某个特别的数字别人一听你提起要借那个数就一定会认为你是真的有需要借这笔钱从而愿意借给你,那本书在哪已经全然不晓了,因为过了太久,因为看了太多的书,但还是想知道这个方面的内容,哪位能回答一下?我给200分!以后有时间我还可以专门就这个方面研究一下呢,蛮有意思的.
给出数字,再能给出看法和分析更好,当然最好给出内容出处在哪个网上,或哪本书,网址多少,更好!

心理学上有个魔数“7”,如果真的存在具体的“最佳数字”的话,我想可能跟7有关。

当然了,借钱的最佳数字,可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借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关系如何、对方的收入情况等等。而且,很多时候,你认为是好朋友的、你经常帮助过他、你认为他一定会借给你,——但是,他却并不会借给你,无论你向他借多少。

所以,关于借钱,我想最大的可能——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关于借钱的技巧,即“门面效应”。

如果对某个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的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门面"效应(the "door-in-the-face" effect)。

查尔迪尼等(R. B. Cialdini,J. E. Vincent, S. K. Lewiset al., 1975)进行过"导致顺从的互让过程:门面技术"的研究。研究者要求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费神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谢绝了。他们接着提出了一个小的要求,让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50%的人接受了此要求,而当实验者直接向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只有16.7%的人同意。那些拒绝了第一个大要求的学生认为这样作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为恢复他们的利他形象,便欣然接受第二个要求。其实,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也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这从只有16.7%的人表示同意可以看出来。但为什么当把这个要求和另外一个较困难的要求放在一起时,会有50%的人接受?

许多人正是利用这种策略去影响他人,当他想让别人为他办某事之前,他往往提出一个大得别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且怀有一定的歉意后,他才亮出自己真正要对方办的事。由于前面拒绝了太多,人们往往为留住面子会尽力接受最后这项要求。

比如,想找朋友借钱吗?如果你这样问:"嗨,老朋友,借100块花花吧?"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借钱干什么,我还缺钱呢!"可是,如果这样说:"老同学,我最近手头很紧,借1000块钱给我救急,行吗?""什么?我哪有那么多,我也正用钱,最多只能借你100块!"这样一来,目的不就达成了。

参考资料:http://www.gdpnez.com/xinli/pages/tieshi/menmian.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19
将钱借给别人是有技巧的,可以先拒绝他的请求,让他陷入极度绝望,忍受心理折磨,然后突然出现并满足他的需求,可以起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使他对你感激涕零……WO 叫的1500去的
第2个回答  2012-05-19
300,首先是单数,其实是500一下,让人听了先是迟疑,而后考虑。。至于效果,你说呢
第3个回答  2006-11-17
我只说百元。是200块。100是起始数字给人感觉较少容易令人怀疑是否真的缺少这笔钱,300及以上,就算想借有时也没这么多。200块,心理容易承受。
第4个回答  2006-11-18
好象是700快
因为一般人听见差700的反映是你差一大比钱,只要手头有多于的就会借的
虽然不一定是700但有几百的都回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