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而不是政治是经济的基础?

如题所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说,政治活动的背后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如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属于政治活动。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各时代的政治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

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和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简称政体。

扩展资料

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

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列宁的这句名言,不少人耳熟能详。但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能够做出确切回答的,恐怕就不多了。

  列宁的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关于政治概念的重要概括与表述。人们一般把列宁有关政治的另一概括“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和这一论断,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概念的两个基本定义。的确,这两个定义都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概念的基本依据。

  ◇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中认识政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逻辑学告诉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可以做出不同的概括并给出不同的定义。这样可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列宁讲“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中说明和定义“政治”这个概念的。在形式逻辑上,这可以称作关系定义。

  从与对象相邻的事物去发现和认识该对象的性质、特征,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经济与政治紧密相关。二者的性质与特征可以在相互比较、参照中加以认识。我们首先需要搞清的是,在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意义上,经济和政治的含义各自是什么。

  ◇与经济相比,政治具有强制性、群体性和总体性三大特征

  经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系统研究、考察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后,将经济活动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四个基本的环节。以往,人们更多地将经济活动视为一种“物”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开发资源、获取财富。而马克思则深刻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另一重性质,即人类的经济活动也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活动的,也包括了提供生产开发资源、获取财富,创造物质文明的经济活动。列宁正是从社会关系的视角上使用了“经济”概念的,经济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活动。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获得了维系他们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即实现着他们的物质利益。

  政治活动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一样,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的物质利益。而问题在于,经济与政治相比实现利益的方式和层次有所不同。

  经济活动中实现物质利益的基本方式是通过交换,经济关系中的主体一般是以个体为基本单位的,经济利益的实现一般也是经过无数次的交换行为逐一加以完成的。

  与经济相比,政治活动则有明显的区别。人类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但通过政治活动获取利益的方式是强制性的,是运用政治权力进行社会利益的强制性分配的结果。经济利益的交换与获取,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之间的行为,而政治活动从来都是群体性的。政治活动总是阶级、集团和政党的集体行为,而不是分散的个人行为。经济活动作为一种利益实现的形式,是持续性的、行进式的。而政治活动的结果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阶段性,一次重大的政治转变,政治决策的形成会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利益的分配,政治是社会利益的总分配。

  概括起来说,同样作为社会利益的实现手段,政治与经济相比,具有强制性、群体性和总体性的三大特征。

  由于政治活动是以阶级、集团为主体,通过强制性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的总分配,从社会利益实现的角度讲,政治活动及其结果规定了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所以说它是经济利益的集中的反映。

  以上,我们从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属性上抽象地分析了政治与经济的区别,以及政治对于经济的规定性。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经济活动以及其他许多社会活动,都有向政治领域集中的趋势。这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第二个视角。

  ◇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向政治领域集中是社会运动的规律性现象

  前面我们谈到政治是社会利益的总分配,有时候人们把在政治领域中获得的利益,也称之为政治利益。然而,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原本是没有政治利益的。利益,总是具体的。它的普通形态就是人们司空见惯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是什么呢?它不是有形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本质上是对于社会领域中各种物质利益的分配方案。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利益分配对哪个阶级、哪个集团、哪个政党更有利,这些阶级、集团、政党所占有的政治利益就越多。所以,政治领域本身并不产生利益,政治利益乃至政治活动本身是由其他的社会利益和社会活动转化而来的。当各个社会领域中的问题、矛盾,在本领域内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问题和矛盾就会向政治领域集中,在政治领域中寻求最终的解决。这是人类社会运动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我们可以把这种规律性现象称作“政治聚集”现象或者叫社会的政治化现象。

  其实,不止是经济领域中的问题、矛盾在发展中有向政治领域聚集的倾向,几乎各个社会领域、许多社会活动都有类似的向政治领域聚集的倾向,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我们可以列举一个看似与政治相距甚远的体育活动来说明政治聚集现象,说明各种社会诉求和社会矛盾往往最终集中到政治领域,以寻求政治解决的普遍规律。

  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了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古代竞技赛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并不是古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而是带有古希腊传统色彩、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人类体育运动尽管有漫长的历史,但只有到了现代,特别是到了现代奥运会时代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体育运动在现代的大发展,除了现代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和体育科学的发展等因素以外,与政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体育本身并不具有政治意义,而是停留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仅仅具有健体强身功能的体育运动,是不可能获得迅速发展的。现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包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无不走上了政治化的道路。可以说,现代体育事业是在政治化的道路上迅速成长起来的。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一旦体育进入了政治领域,它就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关注和政府支持下的巨大的资源投入。体育也就从个体的行为成为一种社会的行为、国家的行为。体育的面貌也就从此改观了。

  现代体育进入政治领域,意味着它已经变为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政治符号。现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绝大多数国际体育赛事,都是以民族国家为参与单位的,当各国健儿称雄夺冠的时刻,赛场上国歌高奏,国旗高悬。这时的体育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仪式。这是和平年代,展示一种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一个国家的成功的最佳形式。进入新世纪,在强大国力的支持下,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这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

  当不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矛盾,无法在本领域内得到解决,需要在更高层次获得资源,求得解决的时候,就会进入政治领域,表现为政治问题、政治矛盾并最终在政治领域中得到解决。经济领域中诸多的问题、矛盾自然也具有这种向政治领域聚集的现象。经济领域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市场管制和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与要求就经常超越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转化,形成比较典型的政治聚集现象。

  政治聚集,反映了政治活动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特殊性。政治活动调集社会资源的方式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都与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不同,因此政治就获得了其他社会活动所不具备的地位和作用,而成为各种社会问题和利益矛盾的最终的裁决者。这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又一层含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在对于人类社会现象、社会矛盾运动进行深入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对于政治现象作出的高度概括。它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上,从社会不同领域中的矛盾向政治领域集中的规律性现象中,说明了政治现象的特殊性,揭示了政治现象的实质。为我们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政治观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解读这个问题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政治,而什么是政治,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很早就说过了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这就是政治·说的很通俗易通,同样马克思也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上层建筑就包括政治,所以如果经济基础不好,是没有人会拥护你支持你的,这也是我们国家解放战争以后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纲领,希望我这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10-05-15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也是经济的基础

美国的政治从来都是支持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壮大的.

看不到后一点只能说明这种观点是违反马哲的.
第4个回答  2010-05-15
别想那么复杂,从人类的根源想一下,从古到今,什么不是一物质无基础的。古代就讲求 门当户对 ,这就是经济的体现。 古代讲求 “得中原者得天下”,为啥??中原是古代的粮食基地,物产丰富,士兵有饭吃才能打仗,这也是经济的体现。更何况现在,什么都是以经济为中心。人们拼死拼活还不是为了 有口饭吃,有房子住,过的好。这也是经济的体现。而政治就是获得这些东西的一种手段罢了。那些所谓的政治外交还不是为了经济。所谓的政治阶级,也无非是掌握来梁社会的大部分经济罢了。。最通俗的说就是:能有饭吃才是硬道理,有饭吃才有力气去谈什么政治。饭饱后才回去思淫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