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班上说话会有人笑

如题所述

有些人在几个朋友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如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特别是有老师在的情况下,就会很小心,愿意跟着大家的意见“跑”。

你是这样的人吗,你曾好奇过自己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吗?下面就让我们从群体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从众的原因吧。

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不难理解,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数越多,则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反之,群体规模小,我们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则容易产生抵制行为。比如,我们要去饭店吃饭,面对两家同样陌生的店,我们多半会选择人多的一家,相信大家都是因为这家的东西更好吃才选择这里。

当然,群体凝聚力也会对个体的从众心理产生影响。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意见的一致性以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个体越有可能为了群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意见,与群体的意见保持一致。

最后,还要谈谈个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影响。

正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一位学识渊博的老教授在一群学生面前就较少有从众行为。在群体中人们往往愿意听从权威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

地位高者被认为有权力和能力酬赏从众者而处罚歧异者,并且地位高者比地位低者显得更自信能干、经验丰富,能得到较多的信息,这样就赢得了地位低者的信赖。因此,一般来说,群体中那些地位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反之,个体的地位越低,就越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