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会自愈吗?怎么做才好得快?医生:5问5答带你了解肩周炎

如题所述

日常生活工作,我们长时间在电脑前打字,偶尔拎重的东西或运动过量,都会出现肩膀痛的现象。 据流行病学报道,肩关节疼痛的患病率为2.4%~26%。

患肩痛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一说起肩痛,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门诊中,真正是肩周炎的比例其实并不高。据统计,原发性肩周炎(狭义为肩关节囊粘连)仅占 2%-5.3%。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肩周炎?如何有效预防?如何治疗?能否自愈?为了帮助大家摆脱肩周炎困扰,本周四(11月5日)19:30的“康大夫说 健康 ”,邀请到了 康大夫国际医院针灸推拿科、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范魏魏医师 在线答疑,并示范标准版的肩周炎康复训练,记得分享、锁定收看哦~

今天,让我们先通过5问5答来了解肩周炎~

平时,我们所认为肩周炎指的是肩关节周围发生炎症,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的病症,相对来说范围比较广。但其实在医生眼里,我们平常说的肩周炎更多指的是指盂肱关节粘连(冻结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引起肩 膀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冻结肩、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和颈椎病都会引起肩膀痛。

但是以上五种病其实都有各自的疾病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检查简单测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疾病导致的肩痛。 ”范医生说,如果是冻结肩,一般会满足以下条件:

• 肩部疼痛

①找不到具体、固定位置的疼痛;

②时间超过1个月;

③伴有深部的烧灼感;

④严重者会影响睡眠,无法侧躺。

•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均缩小

所谓的主被动活动范围缩小,指的是患者除了自己活动肩关节范围受限外,在医生协助下肩关节活动范围也受限。原因在于肩关节囊黏连,就好比机器生锈,动一下就会卡住,这是冻结肩的一个特征。

有人会说,我肩膀痛,不动就不痛,那我就不动了。

其实这也是冻结肩患者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我们知道冻结肩是由于关节囊粘连引起,做一些康复锻炼如爬墙、甩肩、上举等运动来防止进一步粘连,可以改善无菌性炎症。

同时,在无痛范围内主动进行关节功能的运动,对于防止自身原因造成的灵活性下降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避免肌肉的萎缩。此外,也能让患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活动都可以造成疼痛。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家里做了康复训练后,感觉疼痛加重或活动障碍未得到改善,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训练时动作不规范。”范医师说道:“ 就拿大家最为熟知的爬墙练习来说,导致效果不理想的主因在于我们的痛保护,害怕疼痛所以导致练习不到位,虽然胳膊是爬上去了,但头、腰、胯早就歪到一边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冻结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大多数人在症状较轻时,通过日常的活动即可自愈,但这种自然恢复的时间不能预计,有些轻微的症状甚至可能会持续数年之久。

还有一小部分人,就是因为怕疼不进行规范的锻炼,从而造成局部粘连,使肩关节活动受限。

因此,坚持规范训练,越早治疗,增强肩周围肌肉、韧带的弹性,防止粘连,可以更快达到止痛和保持肩关节功能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对于冻结肩的病因还未确定,但已有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年龄,冻结肩常见于 40 到 65 岁年龄之间,高发年龄平均在 51 到 55岁,女性更为多见;

2.糖尿病,1或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肩关节囊粘连,其中患有掌筋膜挛缩症或得1型糖尿病十年以上的患者,患上原发性肩关节囊粘连的几率更高;

3.甲状腺疾病,相关报道,约13.4%的肩关节囊粘连患者有甲状腺功能障碍。

此外,长期制动、心肌梗死、外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也为冻结肩的危险因素。

由此推算,积极地防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对于冻结肩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运动锻炼仍是主要的预防方式。

前面虽然我们提到冻结肩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 但更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肩关节囊粘连是一种连续的病理过程,具有阶段性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特点,病程漫长,通常轻微到中度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受限可持续至发病后12~18个月,有些轻微的症状甚至可以达到数年。

“冻结肩自愈的过程有着个体差异,有的人1~2个月就‘自愈’了,有的人1~2年才自愈,也有的可能要更久。”范医师说道,临床上约有1/2的冻结肩患者会自愈,剩下1/2的患者会长期伴有疼痛或活动无法恢复到正常范围,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成为1/2无法自愈的人,及早治疗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如何治疗冻结肩,以及冻结肩康复训练的正确做法,范医师建议大家可以在直播间详细了解,跟着学习,效果更佳。

直播时间:11月5日(本周四)19:30


参考资料:

1.《肩部疼痛与活动度不足:肩关节囊粘连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骨科分会 功能、残疾和 健康 国际分类相关临床实践指南》

2.《肩周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