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危险品包装标准

危险品要出口有哪些要求,这些标准是哪来的???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决定,从1991年1月1日起,凡须经过海运出口危险货 物的国家都必须执行《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简称为《国际海运危规》)。具体说,世界各国通过海运出口的危险货物的包装必须按照《国际海运危规》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和检验。达到要求者,方准出 口。为了保障海运安全,为了使各有关国家的有关部门能准确,快速而直观地辨别某个国家所使用的危险货物包装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联合国作出规定:在已检验 合格的每一件包装容器上必须铸印耐久清晰的联合国规定的危险货物包装标记。也就是说,危险货物包装标记是各个国家的主管当局按照《国际海运危规》要求对出 口危险货物包装进行性能检测合格的一种证明。有这种标记的包装,国外就能接收,无这种标记,则将拒收。由此可见,铸印包装标记是执行《国际海运危规》的 重要内容之一。
  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版本(2010年):http://wenku.baidu.com/link?url=xzLaHNG_oozyV1dActRGRYMbWX__LlOLKqSgyMp7mv51502oWL5h09fjxXVCLB0kuzMdlhC3pZgERVmDydz-MbSZ03btTSgEs3FiHJ0NBpW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07
包装危险品与固体散装危险品的划分与隔离

介绍了包装危险品和固体散装危险品种类的最新划分方法,指出了船舶载运这种危险品时应遵循的隔离原则。

一、 引 言

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版本(1994年)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http://www.chinacanmaking.com/zixun/ArticleShow.asp?ArticleID=784

(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和

《固体散装货物安全操作规则》
http://www.haishang-law.com/html/shiprent/20090826160825.html

(Code of Safe Practice for Solid Bulk Cargoes)已经生效,这两个规则的第28套修正案(1996年)将于1997年7月1日生效。 为此,我们在此介绍其中关于包装危险品和固体散装危险品种类的最新划分方法及船舶载运这两种危险品时应遵循的隔离原则,供广大船员和海运生产的有关管理人员参考应用。

二、 国际海事组织对包装危险品种类的最新划分方法

国际海事组织将包装危险品分成下述各类:

1.1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1.2 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s which have a fire hazardbutnotamassexplosionhazard)

1.3 具有燃烧、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兼有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substancesandarticlswhichhaveafirehazard and eith-er a minor projection hazard or both, but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1.4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或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swhich have no significant hazard)

1.5 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1.6 无整体爆炸危险且极不敏感的物品(extremely insensi-tive articles which do not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2.1 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es)

2.2 不燃气体(non�flammable,non�poisonous

gases)

2.3 有毒气体(poisonous gases)

3.1 低闪点类液体(low flash point group of liquids)

3.2 中闪点类液体(intermediate flash point group of liquids)

3.3 高闪点类液体(high flash point group ofliquids)

4.1 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s)

4. 2 易自燃物质(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4.2 遇水会产生易燃气体物质(materials which,incontact with water,emit flammable gases)

5.1 氧化剂(oxidizingsubstances)

5.2 有机过氧化物(organicperoxides)

6.1 有毒物质(toxicsubstances)

6.2 感染性物质(infectioussubstances)

7 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substances)

8 腐蚀性物质(crrosives)

9 其它危险品(miscellaneousdangeroussub-�stances)

其中的一些危险品属于海洋污染物(marinepolltant),属于一般海洋污染物的物质以(P)标记,属于严重海洋污染物以(PP)标记。

三、 国际海事组织对固体散装危险品种类的最新划分方法

国际海事组织将固体散装危险品分成下述各类:

4.1 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s)

4.2 易自燃物质(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4.3 遇水会产生易燃气体物质(materials which,incontact with water,emit flammable gases)

5.1 氧化剂(oxidizing substances)

5.2 有机过氧化物(organicper oxides)

6.1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s)

6.2 感染性物质(infectious substances)

7 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substances)

8.腐蚀性物质(crrosives)

9.其它危险品(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仅在散装运输时有危险的物质(materials hazardous onl-y in bulk,MHB)

四、爆炸品之间的隔离要求

x:可同舱、同可移动弹药箱、同集装箱或同车辆装载;

1. 配装类G的货物可与属配装类C、D及E的货物同舱、同可移动弹药箱、同集装箱或同车辆内装载;

2. 属配装类L的货物仅可与该配装类中的其它货物同舱、同可移动弹药箱、同集装箱或同车辆内装载;

3. 对于同属1.6类和配装类N的货物,如果已证明同舱、同可移动弹药箱、同集装箱或同车辆内装载无危险,则其可装载在一起;否则,装载后应作为1.1类货物对待。

4. 配装类N的货物与属配装类C、D及E的货物同舱、同可移动弹药箱、同集装箱或同车辆内装载时,配装类N的货物应作为属配装类D的货物对待。

五. 包装危险品间的隔离装载

包装危险品时,船舶应保证危险品间的隔离满足表2的要求。如果船舶既装载爆炸品又装载其它包装危险品,则应在满足爆炸品之间的隔离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非属爆炸品的包装危险品的要求。

1.“远离”;2.“隔离”;3.“以中间舱室隔离”;4.“纵向上以中间舱室隔离”;x:隔离措施在各条中说明;�:第1类爆炸品间的隔离,另有规定。

六. 固体散装危险品间的隔离

船舶载运固体散装危险品时,各危险品间的隔离应按表3进行。一般,固体散装危险品之间不能同舱装载。

七、固体散装危险品与包装危险品间的隔离

船舶同时装载固体散装危险品与包装危险品时,二者间的隔离应按表4进行。当然,固体散装危险品之间、包装危险品之间也应满足相应的隔离要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0
危险品出口品包装要求不仅要符合我国的标准也必须符合国外的标准。而且危险品也有分类,按照不同类别有不同要求,还必须按照要出口国动态调整,国内危险品运输包装和检验文件大概总结有:
MH/T 1019-2005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文件
MH/T 1024-2008 危险品类运营人物资包装及运输规范
MH/T 3014.2-2007 民用航空器维修 航空器材 第2部分:危险品的储存
SN/T 0761-1999 出口危险品打火机检验规程
SN/T 2240-2008 危险品加速贮存试验-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
SN/T 2244-2009 危险品自热物质自热试验方法
SN/T 2361.1-2009 进出口危险品货物包装安全规范 第1部分:有限数量
SN/T 2361.2-2009 进出口危险品货物包装安全规范 第2部分:感染性物质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标准,经常都必须参考其他相关标准,上面的标准只能说是冰山一角,国外标准相对比较难找,附上我总结的一些国外标准供你参考一下吧。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emily181818/blog/item/062af614042a3f4120a4e98c.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