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佛经翻译到唐朝基本结束了

如题所述

佛经汉译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步,在译经中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是佛教在中国生存发展和佛教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它是佛教扎根于中国的前提,是佛教中国化的“方便法门”。佛教中国化的这一历史经验为当下佛教继续坚持中国化方向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的要求下,佛教界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解经讲经活动,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为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从佛经翻译的历史来看,从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由发生、发展、繁荣直至停滞,大约持续了10个世纪。在这期间,佛经翻译在策略上经历了从“异化”到“归化”,之后再到“异化”的转变,在翻译方法上则经历了从直译为主到意译为主直至两者圆满调和的漫长过程。早期佛经翻译,都是由外来僧人宣经口授,华僧笔受并润文。由于外来僧侣对佛经的天然膜拜,惟恐违背原文原意,因此佛经翻译采取了单一的异化手段,保留了语言上的差异。总而言之,这个时期的译文特点是“未成熟的直译”。

综观早期佛经翻译事业,一个困扰着译者的问题就是译文“文”与“质”的选择,即“意译”与“直译”。实际上,在翻译佛教经典中,应该用意译,让经典走向读者,抑或是用直译,让读者走向经典,这不仅仅是翻译的技巧问题,还关系到翻译策略的选择,而翻译策略又直接影响到译本的接受和流传。据《法句经序》记载,公元224年,在支谦和维难之间进行了一场有关译文文体的争论,即“文质之争”。这场争论也可以说是佛经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两种力量之间的最早较量。最终,“质派”暂时取得了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