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中有没有同音异意现象?那么在书写的时候会不会引起误会?

像韩语这样的拼音文字怎么解决记录同音意异词的区别记录问题。如果文字忠实记录读音,那么由于同音意异词的两个词的发音相同,这两个词就会得到相同的文字记录。这样在阅读的时候会不会就因此产生歧义和误会?
我觉得韩语的原理类似拼音,用拼音举个例子:比如“xiong zhao”这段拼音,可以是“凶兆”,当然还可以是“胸罩”。
用拼音这种记录读音的书面记录手段就会对阅读造成一定影响。韩语存在这样的问题吗?韩语中有什么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吗?

该问题解决如下:
文章内:根据该词在文章的位置,语境来判断词义
会话中:根据音节重音和长短音(同英语)来判断,当然为了避免出现上述
可以采用外来语,如胸罩:브래지어 [brassiere],俗称 브라자。来避免与
흉조 [凶兆] 出现混淆。

* 韩语的同音多义现象,在合同签署中要避免,在娱乐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0
韩国有很多同音不同字的现象,所以他们都用汉字来区别的。

例如:모자 mao za 帽子,母子,那么他们写的时候就会写 모(母)자

只不过使用繁体字罢了。
第2个回答  2010-05-10
很多。只能根据上下文,对话情节才能表达清楚。光说一个词是不知道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