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觉得你突然跟他聊天,他感觉害怕,还说不知道跟你聊啥内容和不知道你想什么,你下次还会跟他聊天吗?

如题所述

随着通讯科技越来越发达,现在越来越少的人需要面对面去跟别人聊天。

久而久之,一想到自己跟别人见面聊天,心里顿时涌上了一股恐惧的感觉。心跳加速,不知所措。

通常这样的人,在跟别人见面之前,会常常一拖再拖,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约出来聊天;就算到了真的要见面的阶段,依然要反复进行思想斗争,精神紧张,忐忑不安,导致连话都说的不利索。

这就是聊天恐惧症,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社交障碍。

我们人的大脑,本来就是是为了面对面交流,而逐渐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处理环境当中的各种信息时,有着先天的优势。当我们跟某个人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即时自动接收和解读成千上万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给予我们某种判断,为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依据和指引。

例如你的穿衣打扮,你的神态表情,你的个人状态等等,都是我们接收信息的来源。

当你习惯了在手机上、在网上聊天,习惯了那种不需要对社交信息进行判断的聊天环境时,由于这些信息源的缺失,就会让你的大脑无法从中接收到任何反馈。缺少相应的锻炼,大脑就会陷入“瘫痪”或“短路”的状态之中。

当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突然让你进入社交环境里,即便是打招呼这样简单的社交环境,你的大脑也不知道怎么寻找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人对于未知的情景都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于是恐惧的心理,就产生了。

故此,这种恐惧的心理,可以分成三种激发方式。



1, 创伤性心理

人的记忆跟我们大脑的情绪回路息息相关,想到开心的事,就会激活愉悦的情绪回路;想到伤心的事,也会激活消极的情绪回路。

如果以前你曾经在聊天这件事上,获得过创伤性的心理,留下了不好的回忆,那么以后你每次触碰到聊天这件事,你大脑对应的神经回路,就会激活相关的不好情绪。而这种情绪,自然就是恐惧了。

其实这种“心理创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回事。

想一想,现在的你拥有社交恐惧症,是不是由于曾经的创伤性心理,加深了你这种大脑的“瘫痪”状态呢?

毕竟你心里不敢确定,下一次跟别人交谈,还会不会遭到同样的打击。



2,不会处理信息

正如我前面所说,任何人站在我们面前开始说话,我们的大脑已经即时接收到成千上万的信息,然后得出自己的解读。

但是通过文字这种沟通方式,跟面对面聊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文字聊天是“单一信息传输”,信息源极其少。除了文面上的意思,我们就很难获取其他帮助交流的信息了。

而信息来源,不是我们主动获取的,而是别人单向传递给我们,然后我们才以此做出解读。由于缺失其他参考的信息源,所以有时候文字聊天,很容易会产生误解。别人明明没有这个意思,我们却误认为是那样的意思。

但我们运用这种单一的解读方法,去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交环境时,我们对于交际环境的判断,就很难做到理智的掌握;我们也因此无法根据真实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聊天策略和行为选择。

对交际环境没有安全感,自然就会感到恐惧,正如我们身处一个陌生的场合一样。



3,自身性格因素

胆小、害羞、自卑、内向的人,一般都更容易患上聊天恐惧症。对于这些人而言,任何社交形式都会对他们造成压力,跟别人聊天其中一种让他们害怕方式而已。

通常有社交障碍的人,心态往往比较消极,自身又拥有强大的负面心理暗示。而这种心理暗示,又会反过来加大身上的社交恐惧症,导致他们产生较大的焦虑感。

不过以这个原因作为主导而产生聊天恐惧症的人,一旦他们克服自身性格上的问题,敢于社交,能够大胆的走到人群当中,那么他们想要克服这种恐惧症,会比其他原因导致的人,来的更加轻松和容易。

如果你觉得跟别人聊天会感到很恐惧,说不定平常的你对任何的社交形式都会感到恐惧。这时就不要放目光放在克服社交恐惧症上面,而是要想想,怎么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怎么克服社交恐惧症

无论是哪种原因让你患上社交恐惧症,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这才是王道。

既然我们的大脑是为了面对面交流而进化而成的,那么想着人类机能“用进废退”这个特点,我们就必须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大脑如何透过与人交谈去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很多人面对某些社交情景时,不知道怎么做,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套应对这些情景的法则。正如我们还没有学过开车,贸然坐上驾驶座位开动汽车,会让我们感到紧张一样。当我们知道怎么做,我们就能够有效缓解心理的这种不安感。

具体怎么做呢?

先运用以下三个方法去改善一下:

1,学会正确的社交做法

由于你给别人聊天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对方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它们又会不会接受你的聊天,那么一些礼节性的社交做法,就必须要学会。

我遇到很多做保险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找到我的电话,然后打来问我有没有需要买保险之类的。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通常我都会耐心应对。

但试过好几次,这些保险人员,都是在我开车的情况下打来。当然,我在开车这种情况,他们并不知道;而来电显示又没有告诉我,打电话的是保险的人,我只能接听。

问题是,我一接听电话,他们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介绍自己公司的险种,怎么怎么有益,怎么怎么优惠。这个时候,我一般都不会听他们说什么,毕竟我在开车;我也不会直接挂线,毕竟这样做会显得我不礼貌。

当他们说完,终于开始跟我对话了,我才会说:“不好意思,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一句都没有认真听,因为我现在在开车。如果你们下次打电话来的时候,能够先搞清楚对方到底有没有空,我想这样销售效果会更好。”然后他回应我一句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才挂线。

我知道他们做这一行不容易,也尽量体谅了,不过这种方式,很容易惹起对方的反感。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些礼节性的社交做法。

无论是我打电话给朋友,或者去拜访别人,我们肯定会说一些礼节性的用语,诸如:“现在有空吗?方便聊几句不?”或者“好久没见,最近忙什么”这样。

这么说,就是为了确定对方的状态,获取帮助交谈的社交信息,而且这也算是一种请求对方允许谈话的礼节性请求。

任何时候,跟别人聊天,在你无法确定对方的心理状态时,说一些礼节性的寒暄用语,就是非常有用的做法。

很多人在网上找别人聊天都有这些问题。他们为了表示礼貌,通常都会说“在吗”“有空吗”这些话,说完就没了,这是非常糟糕的开场。在网络上交谈,某程度上是一种延时反馈,别人可以晚一点才打开信息框来获取你的信息,一来一回,时间就花去了。

否则回答你“我在”“我有空”之后,还要等你看到回复后又继续说出下一句话,这时才能了解到你找他的谈话目的,那就浪费对方时间了。表示完该有的礼貌,接下来就立刻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目的,有事说事。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同理,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要如此,你要知道,怎么跟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社交做法。以一些简单的寒暄入手,再进一步去聊其他事情,你知道别人的状态了,就无须担心别人突然对你很冷淡了。

学会正确的礼节性社交做法,是为了让你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制造交谈的机会。当你能够这样做,那你的聊天就是“出师有名”,不会踩到对方的雷区;就算对方不满,也不是你的问题。

别人有空就聊,没空就约定时间下一次再聊,大大方方,自自然然,那这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2,懂得识别聊天期间的信息

跟对方聊天,另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就是你要懂得根据对方给你反馈的信息,采取相应的行为策略。

有时候你跟别人聊天,尽管在这一刻可以好好交谈,然而很可能在下一刻,说不定对方的生活当中,就突然有一些事情夺取了他的注意力。

这时,对方的说话语气可能不会那么流畅,聊天也没有那么集中精神。根据这些信息,你就要懂得采取相应的行为策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问对方是不是很忙?如果对方说是,那就赶快结束谈话,下次再聊。

这也是前面所说的那种礼节性社交做法。

有时候你跟别人聊天时会感到紧张,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次交谈。

你会担心,万一自己哪些地方说的不好,做的不对,惹起对方的不快怎么办呢?

其实,如果你懂得识别对方在聊天期间,传递出来的不同信息反馈,然后按照礼节性的社交做法去处理它们,你就能够把这种不好的情况提前解决掉。

所以,这也要求你,在跟对方聊天的时候,懂得识别对方发出来的信息及其背后的原因。千万千万不要胡思乱想,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解读这些信息。

别人为什么语气突然不爽?脸上为什么会表露出尴尬的样子?你一定要懂得识别,然后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你自己也一定要做到大方、得体和礼貌。如果你用一种很凶,很烦躁的语气跟对方聊天,想必对方肯定不愿意继续跟你交谈下去。

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你能够熟练地识别它们,还懂得采取相应的策略处理它们,那你的聊天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轻松应对。

正如你有熟练的驾驶技术,那么即便在驾驶期间,突然遇到行人跑出马路,或者遇到其他车辆强行加塞、胡乱变道,你也能够淡定地应对这些突发情况。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你之所以会有这些聊天的社交恐惧症,某程度上只是你的社交能力或说话能力还不够艺高而已。

当你这些能力提高了,你也没什么好恐惧的。



3,从生活中有意识去锻炼

当然,想要做到“艺高人胆大”,掌握这些社交能力,克服社交恐惧症,那跟掌握其他技能的做法一样,你必须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而从生活当中锻炼,是最好的方式。

怎么提高呢?

就是比你目前的固定做法,多做一步就好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你时时刻刻都要让自己做一些“多此一举”的事来锻炼。

例如,你下楼拿快递的时候,你平常固定做法,也许只是说声“谢谢”就完事了。但这样是锻炼不到自己的,这时你就要多做一步,跟快递员再说一句话,诸如“这个时候送件啊,辛苦了”这样。

或者你平常去餐厅吃饭,你固定的做法也许只是点菜,然后就没了。这时,你就要多做一步,给服务员再问一句,诸如“你们餐厅有什么好吃的”之类的。

甚至你去图书馆途中,碰到认识但不相熟的人,平常你的固定做法也许只是点点头打招呼,这时你就要多做一步,停下来,跟对方寒暄一番,聊一聊。

总之,从现在开始,你所做的事,都要比你以往的固定做法多做一步,甚至两步,三步,四步,让自己走出熟悉的舒适区,把手伸到外面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陌生区域里,试着让自己感受一下,多出来的一步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当你慢慢适应小范围改变的这种感觉后,再扩大范围,从各种场合里多走一步,体验一下这一步带给你的心理感受。

假以时日,你就能够适应任何场合下,面对任何人时留给你的反应了,你的脸皮肯定会越来越厚;就算别人的反应是并冰冷冷,获得这种信息反馈,你也能淡然处之。

克服与人接触时的紧张和恐惧,就是从适应别人的反应做起。而这个适应,就是比现在你的固定做法,主动多走一步而已。

只要你平常的社交能力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要解决上面说到的那些问题,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要稍微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这种社交恐惧症。

所以,不要忽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随着你这种能力越来越熟练,你的恐惧心理肯定也会越来越消减。说不定有一天,它就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