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和负数教案》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正数和负数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数和负数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负数的写法和读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体会负数的意义,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

  教学过程:

  一、感受相反方向的数量,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

  1、回忆小学学过那些数:自然数,分数出示信息:看数的产生过程,现实中负数学习的必要。

  2、引入负数的概念

  3、总结正负数

  (1)这些数很特别,都带上了符号,它们是一种“新数”。 -9、-4.5等都叫负数; +7、+988等都叫正数。你会读吗?请你读给大家听。注意“-”叫负号,“+”叫正号。

  (2)读给你的同伴听。

  (3)把你新认识的负数再写两个,读一读。

  下面让我们走进正数和负数的世界,进一步了解它们。(板书课题)

  二、借助实际生活情境的直观,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1、负数有什么用?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1向东走200米,用+200米表示;那么向西走200米元用 表示。

  2.说说实际问题中负数的确定

  (1.)表示海拔高度

  (2.)解释温度中正负数的含义

  (3)做练习三

  3、怎样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理解0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

  2、0只表示没有吗?

  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2).温度中的0℃;

  3).海平面的高度;

  4).标准水位;

  5).身高比较的基准;

  6.)正数和负数的界点;

  3、总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负数的分界。

  0是整数,0是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四、探究活动(出示课件):

  1.探究活动一: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

  若将28计为0,则可将27计为-1,试猜想若将27计为0,28应计为 。

  2、探究活动二:某大楼地面上共有20层,地面下共有5层,若用正数、负数表示这栋楼房每层的楼层号,则地面上的最高层表示为 ,地面下的最低层表示为 ,某人乘电梯从地下最低层升至地上6层,电梯一共运行了 层。

  3、探究活动三: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 )

  A、20xx年全球财富500强中对主要零售业的统计,大荣公司年收入为25320100万美元下列,利润为-195200万美元,该公司亏损额为195200万美元。

  B、如果+9.6表示比海平面高9.6米,那么-19.2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9.2米。

  C、收入30元与下降2米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D、一天早晨的气温是-4℃,中午比早晨上升4℃,所以中午的气温是+4℃。 E、收入与支出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F、如果收入增加18元记作+18元,那么-50元表示支出减少50元

  5、探究活动四:如果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数,那a可能是什么样的数?一定是正数吗?

  答:不一定,a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0

  五、探索与思考:

  1、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例2 -1小的整数如下列这样排列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2 -3 -4 -5

  -9 -8 -7 -6

  -10 -11 -12 -13

  -17 -16 -15 -14

  ... ... ... ...

  在上述的这些数中,观察它们的规律,回答数-100将在哪一列.

  3、例3

  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思考 :负”与“正”相对,增长-2就是减少2;增长-1,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增长是0?

  六、 应用与提高

  1.、有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500g,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单位:g)

  质量 497 501 503 498 496 495 500 499 501 505

  质量误差分别为:

  如果在罐头的标签上注有:“质量:500g ”,则在所抽取的罐头中是否有不合格的?

  七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

  2)、任意一个正数,前面加上“-”号,就是一个负数

  30、0是最小的正数、

  4)、大于0的数是正数

  5)、字母a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A.0 B.1 C.2. D.3

  2.判 断

  (1)0是整数( )

  (2)自然数一定是整数( )

  (3)0一定是正整数( )

  (4)整数一定是自然数( )

  3.说明下面这些话的意义:

  ①温度上升+3 ℃ ②温度下降+3 ℃

  ③收入+4.25元 ④支出—4.2元

  4、“小明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下降-20分”这句话的意思 是什么?

  5.1)向东走+5m,-6m,0m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

  (2)某水泥厂计划每月生产水泥1000t ,一月份实际生产了 950t ,二月份实际生产了1000t ,三月份实际生产了1100t ,用正数和 负数表示每月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各是多少?

  八、课堂小结 :

  1. 正数:以前学过的数中,除0外的数叫做正数;如:+5,+0.23, 8818??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5, -0.54, ??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5、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 的意义的量.

  附板书:

  正数和负数

  正数> 0 > 负数

  + 既不是正数-

  正号 也不是负数 负号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1、 练习贴近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如“分析质量问题,温度问题。“调查体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又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这节课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个相对完整的事把温度、收入支出和海拔三个关键词串在一起。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更有兴趣。

  3、这节课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理解相对意义的量。例如:,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照片,与海平面比,一高一低。这些都是相对意义的量。有了这些形象的照片,就更有利于学生相对意义的量的理解。

  4、 融入多种学习方式,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充足时间去尝试,交流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生间的思想沟通,集思广益,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多样化,个性化。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交流,共同学习。

  5、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安排时间,将知识落到实处?”“交流时,如何选择个别交流与集体交流?老师的评价怎么才能更到位。”我想这些都是今后我要努力的方向。

《正数和负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 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1.1 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 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正数和负数教案》 篇3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举一反三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应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正数、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

  3.关键: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复习提问课堂引入

  1.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举例说明,有没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2.如果用正数表示盈利5万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五、新授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与原数具有意义相反的数.负与正是相对的,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就是减少6.4%,那么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当与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减时增长率是0.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分别为:

  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如盈利-2千元,就是亏本2千元;前进-3米,就是后退3米;浪费-14元,就是节约14元;向南走-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与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义.

   六、巩固练习

  1.课本第5页的第8题.

  点拨:增长-3.4%,就是减少3.4%,所以这一年里这六国中中国、意大利的服务出口额增长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服务出口额都减少了,意大利增长最多,日本减少最多.

  2.补充练习.

  若向西走10米,记作-10米,如果一个人从A地先走12米,再走-15米,你能判断此人这时在何处吗?

  解:向西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这人走12米,则表示向东走12米,再走-15米,表示向西走了15米,即这个人从A地先向东走12米,接着再向西走15米,此人这时应该在A地的西方3米处.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正数、负数的概念是否有了进一步理解?请你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数的量.

   八、作业布置

   课本第5页习题1.1第4、5、6、7题.

   九、板书设计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的;

  2、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导入新课

  我先向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我姓 ,大家可 以叫我 老师,身高 米,体重 千克,今年 岁,教 龄是年龄的 ,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

  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一些数,它们是些什么数呢?

  [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等整数;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所以,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 需要.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二、新授

  1、自学章前图、第2 页,回答下列问题

  数-3,3,2,-2,0,1.8%, -2.7%,这些数中 ,哪 些数与以前学习的数不同?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归纳小结: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2、+0.5、+ 1/3,…,就是2、0.5、1/3,….

  这样,一个数就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数-3.2的符号是“一”号,绝对值是3.2,数5的符号是“+”号,绝对值是5.

  2、自学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 0是什么数呢?

  0有什么意义?

  归纳小结: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学课本34页

  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请举出你所知道的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有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一是意义相反,二是有数量,而且是同类量.

  完成3页练习

  4、例题

  自学例题,完成 归纳。寻找问题。

  完成4页练习

  三、课堂达标练习

  课本第5页练习1、2、3、4、7、8.

  四、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的数有哪几种?

  2、什么是正数、负数?零仅仅表示“没有”吗?

  3、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明确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