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中的月亮

要赏析,急!急!急!10分钟

  在众多吟月古诗词中,论知名度,我认为排名第一的,当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二名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季军属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来咏月诗数量繁多,据说在唐诗中占了五分之一。而写得最多的是赞叹月色的皎洁、美丽。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唐·贾至)。“有时海上看明月,辗出冰轮叠浪间”(唐·徐寅)。“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明·谢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

  有望月亮而感怀天地之恒久、人生之须臾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有叹人情世态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有望月而生缱绻情怀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清·袁枚)。“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梁章钜)。

  望月而思乡、思念亲人友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唐·刘禹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还有李白诗提到我们重庆,“峨眉山月半轮秋……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亮绕地球旋转数亿年,古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知道它白亮亮的分外好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怎么会有月圆、月缺呢?也无法解释,只能是观察现象。“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即是十五的月亮。“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古时没有望远镜,全凭肉眼的直觉和想象,想那月中有宫殿,有桂树有玉兔,有吴刚有嫦娥;说那嫦娥美女偷食仙药后飘然飞向冷清寂寞的月宫。“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

  同是一轮明月,在古人和今人眼中含义却不一样。古人眼中的月,是吟花弄月之月,是风花雪月之月;嫦娥存在于神话中,是虚无的,在“碧海青天”度着冷清寂寞;而今人眼中的月亮,是一个世界各大强国争相探测的神秘星球;“嫦娥”,成了地球人眼中热得发烫的“嫦娥一号”。李白诗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是的,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同是吟咏月亮,古人只重文学,今人更重科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1
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的。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悠悠苍天,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月出》,抒写月下怀念美人之情,可以说是写月亮最早的一首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里,当写到他在“漫漫而修远”的路上“上下求索”自己的理想时,就是“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让月亮在前头开路,让风神在后面快跑跟随),表现了诗人瑰丽的想象。诗仙李白一生创作的上千首诗中,竟有320首是写月亮的。
下面列出部分写月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写怀》

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 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 —— 贺铸《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 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 —— 刘翰《好事近·花底一声莺》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李白《古朗月行》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明月之诗”,这是一种文学现象,但其内蕴的丰富又超过了一般文学现象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定向。它不是一个文学流派,但其影响之大,却是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难以比拟的。

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张映光的《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