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可能成为长期流行传染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如题所述

长期流行的传染病就需要长期可持续管理的策略。

新冠肺炎本身就是个乙类传染病,目前按甲类采取高标准管理。随着疫苗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后续的社区干预措施和社会动员措施必将作出适当调整,使得防控本身的成本和疾病的社会危害性、生物学上的传染性相适应。

比如有人探讨过的“疫苗护照”,以及小规模、短时间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定期的免疫强化方案。这些都可以降低防控成本,同时达到一定的防控效果。用多次的检测代替长时间隔离,加上疫苗广覆盖,可以把境外输入压到低水平。

考虑到全球各地的卫生条件差异、气候差异、存在动物中间宿主的可能性,需要探索一个长期可持续的防控方案,以最大程度平衡好防控成本与人群健康获益。这对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推进疫苗接种,提高人群中抗体保护的水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的时间超出一年。

短期内没有调整入境政策的空间,但是疫苗普及后,会有更多办法。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疫苗接种率后,再考虑下一步方案不迟。更不用说,其他国家的资料,也可以用来帮助中国减少试错次数。

我们应该庆幸这个病毒在人类科技发展到现在才出现,要是早个三四十年,核酸检测技术不普及,在无症状感染者很难被充分识别的情况下,这个病毒很难被防控到如今的水平,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疫苗不能完全杜绝感染,但能大大降低健康负担,这就满足了最基本的防控需求。这就好比虽然中国流感估计的死亡人数每年可达万人以上,但是社会总体健康负担仍可承受,是一个原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