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三个诗人合称三十六,这个称呼是如何来的?

如题所述

来 源:三十六是指李商隐、段成式、温庭筠。因为他们的诗风格相似,排在第16位,所以被称为36种风格。关于“三十六”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指的是诗歌的风格流派,有人认为它指的是骈文的风格流派,还有人认为这种风格包括诗歌和骈文。更多的时候,人们故意以模糊的方式谈论这个词。陈冠明分析了历史上的各种观点,认为“三十六”是宋祁总结认定的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的平行体学派。

一、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名义山,出生于玉溪(西)和范南生。他的祖籍是淮州河内(现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兴阳(今河南郑州兴阳市),是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一起被称为“小李都”,和温庭筠一起被称为“文力”。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歌美的诗人之一。他擅长诗歌创作,骈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诗歌思想新颖,风格优美,特别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感伤、优美、动人,博览群书。然而,有些诗(以金色为代表)太晦涩难懂。

二、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真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出生于滨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他是晚唐诗人和诗人。文彦博是唐初的宰相,是他的后裔。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多次考试不及格。痛恨自己的失败,一辈子都鲁莽行事。曾任遂县、防城县中尉,太学助教。才华横溢,文学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会在官韵和八叉手上下注,形成八韵,所以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却因为自己的才华而不羁,喜欢嘲笑政要。他经常忌讳和憎恨时代。他一生都很沮丧。关中是帝国理工学院的助教。精通节奏。与李商隐一样著名的工事,被称为“文礼”。他的诗歌华丽、多姿多彩、细腻,内容多为女朋友,少数作品反映时政。他的词学艺术成就高于晚唐诗人。他是“花间派”的主要诗人,对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段成式简介。

段成式(803-863年),字为“柯古”。唐末东牟人祖籍邹平。他是唐代著名的奇闻小说家。生于唐朝德宗镇远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义宗显统四年(公元863年)。他的父亲段文昌,曾任首相,被授予邹平县公爵的头衔,以诗歌和文学命名。在诗歌界,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段成式信仰佛教,诵经、饮酒、作诗、和声歌唱,以解后顾之忧。诗歌大多表现出世俗世界之外的消极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1
是因为这三个诗人排行都是十六,所以就被称为三十六,而且这三个人的写作风格也比较接近。
第2个回答  2021-12-11
这三个人分别是李商隐,温庭筠,最后一个是段成式,因为他们三个人的诗歌风格特别相似, 创作风格被排在16位,他们是三个人,所以被称为是36。
第3个回答  2021-12-11
这个称呼实际上就是因为三个诗人的年纪加起来不过36岁,由此可见,这三个诗人是很年轻的。
第4个回答  2021-12-11
因为他们的诗的风格非常的相似,而且排在了16位。他们的风格流派属于同一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