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无湘不成军”?湘军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如题所述

无湘不成军,此话形容的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以后,也就是大清朝中后期以后,清朝原有的最厉害的八旗军队已经溃不成军,由于清王朝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经历了康雍乾盛世,原先能骑马射箭的八骑兵,贪图享受安逸、声色犬马,连弯弓射箭都不会了,让他们来镇压地方的农民起义只有被屠杀的份。太平天国的爆发直接击中了清王朝军事薄弱这根软肋,朝廷不得不重用汉族地主启用如曾国藩等地方实力派人物,让他们在地方上办团练,组建实际上的个人军队来消灭太平天国以及捻军。

而当时整个湖南省人民的反抗精神是最强的,无论是加入曾国藩创办的湘军的湖南人,还是加入太平天国造反的湖南人,打起仗来都是不要命的,这就是无湘不成军的由来。很多人不知道太平天国部队中有大量的湖南军人,太平天国发迹时从永安打到桂林的起家部队当中有5万人是湖南人,而只有5000人是广西兵,可见湖南人的军事战斗力有多么强。曾国藩的湘军自不必说,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经过了十几年的战斗,终于消灭了太平天国。

那么为什么湖南士兵这么骁勇善战?一是湖南这个地方受到官府的压迫太厉害,下面老百姓只能起兵造反,以求生存。二是在这湖南这个地方,各民族处于杂居状态,不但阶级矛盾突出,民族矛盾也是很激烈的,有白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各种少数民族这些人不但要应对汉族的攻击,还要应对地主的剥削压迫,他们内部还有纷争。湖南这些民族的人民都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尤其湘西和湘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更为厉害,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正是由于湘军的英勇表现,才使得大清王朝能够继续苟延残喘半个世纪,可以说湘军是大清王朝的救命稻草,可以跟抗日战争中的桂军和川军媲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