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需要怎么样提升复习效率,需要改掉哪些丢分的学习习惯呢?

如题所述

数学学习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一定会影响另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初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上不去,归根结底与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为了高效复习,初三学生需要改掉影响数学成绩的5个坏习惯。

一、学习过于机械,不深入思考

学习数学时,有的同学不会去深究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和推理方法,直接死记硬背。初三学生需要明白,很多公式定理都可以推理,这些推理其实能够帮助理解基础知识,这一块不掌握,在运用时就不会得心应手。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思考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最核心的,做题更是如此。数学考核的是考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做题时,初三学生要学会思考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联系等。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这类题就会顺畅很多。


二、错题只看答案,不总结分析

解题出错,只看看最后的答案,就认为自己解决问题,这是学习过程中最严重的错误。中考复习,初三学生一定要多分析做过的题,尤其是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分析整理。错题记在本上不看,那只是废纸一张,增加复习整理,翻阅“错题集”是中考复习必做的功课。

初三学生需要明白,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发现规律,抓住重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初三学生不要害怕问题,不要有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会很丢脸的心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地学习,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初三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要做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需要把问题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用心的解读,把每一个问题都分析得很透彻,就能做到善于的解决问题。

三、遇到问题能拖就拖,没有效率意识

有的初三学生遇到问题时,常常会产生惰性,想着明天再解决,甚至因为羞于请教问题而不问问题,结果漏洞越积越多。一个善于学习的初中生,需要敢于提出问题,要学会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初三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感受。古往今来的重大发明和伟大的进步,都是从大胆假设,敢于质疑开始的。

初三学生需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知识漏洞,拖得越久,漏洞就越大,成绩自然也就不会好。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现问题要尽快解决。初三学生一定要学会今日事今日毕,一定不要把问题留在明天。平时做完一道题后,初三学生不妨问问其他同学,看他们有没有想出其他更加巧妙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四、打草稿过于随意,无章法可寻

不少学生都有过因为草稿乱七八糟,条件写错或者抄错了答案导致扣分的经历。这就是随意打草稿的后果,而且一旦出现错误也不容易检查到。草稿,书写规范,步骤清晰,还有题号,这种做法在誊抄解题过程和最后检验的时候一般不会出错,一旦计算有纰漏也很容易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并及时补救!

优秀的草稿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满载着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还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初三学生要注意养成打草稿条例清晰的习惯,提升对大型计算的信心和仔细程度,考场上才能做到快与准的统一。

五、只看书不做题,不能活学活用

有些初三学生对待学习有误区,以为看懂了,也知道该怎么做题就完事了,可是却总是拿不了高分,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动笔计算。有些学生为图“效率”,复习时觉得做数学大题费时间,有时候就简单地写一下思路,感觉这道题会做就很快跳过去了,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学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适合的方法。


初三学生需要明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题是很重要的,即使很难算,也一定耐下心来算出正确答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甚至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知识点的联系,以及查漏补缺和强化训练。

初三学生想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改掉影响数学成绩的坏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7
提升复习效率的话,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错题本,这样再后面的复习中,你就可以把时间利用的更有针对性,不再盲目刷题或者看题。丢分的学习习惯,有好多人在初中复习是只注重思路,忽视计算,有好多题也就是看一眼,从不动手写,但是到了真正考试过程中才发现计算根本跟不上,所以做题不能只看看而已。
第2个回答  2021-06-11
中考来临,不知道同学们复习的如何呢?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数学复习常见误区,很多同学在这些方面丢分,不知道你有没有中招呢?老师附了对策,同学们赶紧改正吧。
本文建议家长收藏给孩子学习!欢迎分享给更多初中学生!
★误区1、题海战术
其实不然。每一份综合试卷,出卷人总要避免考旧题、陈题,尽量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上设计问题。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多做题,不会碰巧和考题零距离亲密接触,反而会把自己陷入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知识点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别对所解题目进行归类,总结解题经验的同时,确认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确认复习的重点。
对策:
对策一:让自己花点时间整理最近解题的题型和思路。
对策二:这道题和以前的某一题差不多吗?
对策三:此题的知识点我是否熟悉了?
对策四:最近有哪几题的图形相近?能否归类?
对策五:这一题的解题思想在以前题目中也用到了,让我把它们找出来!
★误区2、钻研难题基础题就简单了
也不对,其实基础的才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喜欢挑战有难度的数学题,能让他从思维中得到快乐,但数学分数却一直不高。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数学学习中的浮躁状况,老师爱讲难题、综合题,学生想做综合题、难题,在忽视基础的同时,迷失了数学学习的方向。
对策:
对策一:告诉自己数学思维不等于复杂思维,数学的美往往体现在一些小题目中。
对策二:“简约而不简单”在平常题中体会数学思维的乐趣。
对策三:“一滴朝露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让我从基础题中找综合题的影子。
对策四:这道题真的简单吗?对策五:我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我能在平凡中体现出我的优秀。
★误区3、课上听得懂,课后不会解题
这是很多人的误区之一。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特别是遇到新题型时便无所适从。这就说明上课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所举例题是范例也是思维训练的手段,作为学生不应该只学会题中的知识,更要学会领悟出解题思路与技巧,以及蕴藏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策:
对策一:自己重做一遍例题。
对策二: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思考问题。
对策三:探索条件、结论换一下行吗?
对策四:思考有其他结论吗?
对策五:我能得到什么解题规律?
★误区4、畏难情绪
有些学生会认为数学思想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其实每一道数学题之中都包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导解题的十分重要的方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组织性。
对策:
对策一:数学思想方法并不神秘,它蕴藏在题目中。
对策二:了解一些数学思想,找到几道典型题。
对策三:解题完毕问自己“我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对策四:解题前问自己从什么角度去思考。
对策五:请老师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5
想要改掉丢分的情况,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计算要准确,合理使用验草纸,在题目中圈出关键词,画图要用格尺,不可以跳步骤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第4个回答  2020-09-25
要注意先审清楚题意,再去着手去做题,然后计算的时候,一定非常细心和严谨,不要太粗心然后导致要重复计算。看选项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选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