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你怎么看待?

如题所述

“在家上学“的背后,是能力与勇气的并存

“在家上学”四个字,在我读来感觉沉甸甸的。它的沉重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国内教育体制本身的诸多对孩子天性的限制,使得我们的孩子在去学校上学这条路上,走得沉重;二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其实挺向往孩子“在家上学”的美好光景,可是面对现实,自知并没有让孩子在家上学的能力与勇气。
因此,对于那些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我更多的是对他们能力与勇气的敬佩。关于让孩子在家上学,我愿意思考一下它背后所需要的能力与勇气。

1、“在家上学”的发展与趋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上个月发布《中国“在家上学”调查报告(2017)》,显示“在家上学”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从 2013年至2017年,以年均 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17年2月,密切关注并有意尝试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群体规模约为5万人,其中真正实践“在家上学”的学生数约为6000人。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是“在家上学”主要原因。


2、那些常人不可及的能力,是通往孩子回家学习之路的必要条件
首先,便是经济能力。
很显然,那些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追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对理想实现,发挥最大潜能的需要。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呢?

其中有一位家长总结的很精辟“我们希望他成为一个强大的、快乐的男人,能微笑面对任何困境,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极端点说,身体健康,将来至少能拉得动板板车,自食其力;心理健康,即使拉板板车,也并不会觉得低人一等、依然快乐”。

可是,这和经济有关系吗?当然有,如果你听说过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就一定能够理解到,当我们还处在解放初期愁吃愁穿的时候,试想,你会主动把孩子留在家里接受你的教育吗?拜托,不吃不喝或者吃得少喝得少的情况下,身体是储备不了一定的能量来支撑你读完一篇中英文阅读的好吧。

如果当时有,倒是因为相反的原因:交不起学费。如果可以有,你也没有大把的时间来教孩子,因为你要去挣工分,挣口粮来养活孩子,而不是用知识来武装孩子。

教育的能力,与经济能力的重要性并存。
经济发展了,大家对教育的思考也与时俱进了,于是一轮轮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认同开始出现,我们不再满足于让孩子有学可上,我们追求的,是孩子的身心自由。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自然发展出孩子的诸多潜能,而非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是许多父母想要追求的教育方式。可以说,这是中国多数家长的教育理想了。

我前段时间看到一段文字,讲的是中国的家长很矛盾,一边在抨击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太过功利,一边却又忙着让自己的变得功利。我想,这便是中国多数家长在教育上面的生存现实了:语言表达一套,行为表现是另一套。

为何呢?或许是能力有限,只能发泄着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却也担当不起自己单独教育孩子的重任,于是只能言行不一了。要做到言行一致,必须得有担当的能力。

不难想像,在普通家庭,光是孩子教育问题都可以成为家长们头疼的大事,更何况这些每天在家学习的孩子,若不是家长具备了基本的教育技能,懂得教育的真谛、并明确孩子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教育目标,他们,想来是不敢接这个“瓷器活”的。
其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很好理解到这一点。许多家长在寒暑假过完的开学之初,都会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把孩子丢学校去了。轻松与解脱之意溢于言表。

再想想那些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整天的生活与学习场所就是家里(当然他们也会去上一些培训课程),家长们需要为此付出的心力,耗费的心理能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涵容能力,可想而知。

孩子教育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力气活儿,若不能够沉下心来与孩子每天共度那24个小时,在这24个小时里与孩子共同学习,分享与分担,倾听、了解你的孩子,是hold不住这个在家上学的孩子的。

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这些接受学校教育的家长,你具备吗?

2、勇气:“放弃”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放弃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勇气,无关乎你的财富和获取知识的能力。6000多个家庭实现了在家上学,他们,代表着极少数,他们,是不同于常规教育方式的开拓者,开拓者,必有非凡的勇气,因此,值得敬佩。
放弃学校教育,也意味着放弃了代表世俗所认同的部分价值观。比如:文凭。没有学校教育,就没有大家认同的各种文凭,各种资历证书。家长们更愿意用孩子本身而非证书来证明孩子的能力。随之而来的,便是没有了国家体制内的各种资格考试所带来的社会身份,比如公务员、老师….很多职业选择,再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的安稳…..
面对“未知”的勇气。
普通家庭的孩子把主要的学习任务放在了学校,学校有既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逐步拾级而上便可,明确而清晰,顶多只是达到、未达到、优秀与不优秀的结果。

而在家上学,孩子的发展轨迹并不如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那样清晰可见,这里考验的便是家长们对孩子发展动态的追踪,或者进行他们所关心的几个指标的评定,来考证在家学习的效果和孩子既定阶段的发展水平。

同时,面对家庭教育或许会有的“失败”,面对这项在家完成的教育试验,其结果未知,仅仅面对“未知”这一份勇气,就是我等许多家长所不能企及的。

这里,没有任何评判,每一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必有其充分合理的理由,与旁人无关。这里,也没有将家长的能力细化,比如作为老师的知识储备,恰当的教学方法,家长本身的人格特点和教育风格将会如何对孩子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以及如何因材施教还能孜孜不倦。只是,对这些教育领域中的“极少数”,他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勇气与能力,表示尊重与敬佩。同时,也祝愿这些在家上学的孩子们,不管是走在世俗看来的弯路上也好,小路上也好,相信,他们自会看到这一路的好风光!

我是心理咨询师蒋敏,慢下来,做回那个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对的事。微信公众号:翔步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6

据统计2016年,中国有6000个学生选择了“在家上学”,同时有5万人关注在家上学,有想选择在家上的想法,这个人数在2017年的时候时成增长趋势。有多少人选择了在家学习,就意味着有多少人对现在中国学校教育的不满,或是轻视痛恨。选择在家上学的人数相对数以百万计的在校学生相比不值一提。在家上学不代表现阶段中国教育的主流趋势,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家长首选的教育方式之一。但是不得不说,中国教育真的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中国家长选择在家上学,可能与国外比如美国他们选择在家上学的理由原因是不一样的。中国家长的在家上学是自己孩子在学校教育存在问题以后的一种自我的救赎。我觉得选择在家上学是一种无奈之举,选择在家上学,首要原因是回避孩子在校的存在问题,孩子可能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了厌学,等很多不适应的情况。另外呢选择在家上学也是家长的自我能力的一个肯定,或者是对学校能力的否认。最后,选择在家上学,也意味着家长选择了更加的急功近利的方式,这一类家长他们一边在批判学校教育的学校的应试教育,一边让自己孩子学习针对一些大学的课程或者是出国的相关内容,其实它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为什么有家长会选择在家上学?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想要选择在家上学?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只能透视出两点。第一,个别家长在家上学取得了成功,比如,小孩能够在十三、十四岁就进入了少年大学,另外呢有很多在家上学的孩子出国读书了,英语很好。这样的结果,让很多在校学习的家长十分羡慕,他们只看到了个别的成功案例,但是又有多少在家学习失败的案例呢?中国最出名的在家学习案例就是郑渊洁,在他儿子从学校退学以后,他就选择了自己教他,但是现在他儿子的成功几乎都是和郑渊洁的童话皮皮鲁相关。试问有多少家长是一个如此成功的人士,可以为给自己孩子提供成功的方向和保障。如果说这样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他儿子在家学习是成功的,那么为什么他的女儿又选择了学校教育呢?所以根本就是在家学习,根本就不适合中国教育的一个方式。
中国的教育真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孩子的学业负担过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中国的小孩缺少创造力。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学了太多超前的,或是无用的知识,而到了应该以学习为主的大学阶段中国的学生却是没有学习目标,不思上进,最后应该成才的大学阶段,却让中国学生成为了废品。而小学阶段孩子们过重的学习任务、超前的学习内容,另外中国教育的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学习教育,让很多孩子像失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学老师也打击了很多小孩子的自信心,他们太多以明伶俐、勤奋好学为标准,不能接受小孩的个体接受知识水平的差异,所以让很多小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家上学,就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孩子。还有一部分是,个别智力比较超前,水平很高的小朋友,在学校教育中他的学习得不到能力得不到满足,所以也选择了在家学习。不管怎么样,在家上学,他首先必须对家长的要求特别高。不是每个家长有水平有能力能够教孩子各种知识,还有一个就是小孩儿在家里面不跟其他小朋友接触,在家学习就让他们丧失了在学校与同龄孩子才能体会到的喜怒哀乐。这样选择在家学习,那是不是最大的应试教育呢?

作为普通家长我没有办法选择在家学习,一应是没有全面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能力,二没有时间和精力,金钱。呼吁,广大在学校教育的还存在问题的孩子的家长,能够勇敢的面对解决问题、不要回避。家庭教育有何学校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所以如果学校教育有不足之处,那么,请家庭教育补充,但是不是只有一个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