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心

如题所述

如 何 调 心 失去控制的心有如一只不歇息的猴子,无意识的跳这儿跳那儿。你必须学习去控制它,去洞见心的真实本质:无常( 暂时的)、苦( 不满足的)、空( 无实质的)。不要光随它到处乱跳,学习去作它的主人。把它拴下来,然后让它自己精疲力竭而死。这么一来,你就有一只“死猴子”,而最后你会是宁静的。 在佛法的修习中,我们不需要打击别人,反却是征服我们自己的“心”;耐心的忍,并且抵抗我们所有的情绪。 目前你唯一的责任就是专注你的心,让心得到平静。 禅坐的基本要素是持续地“觉醒”当下的呼吸,以便你能正念每一个进、出息的发生。 开始禅坐,清楚知道,当下,你唯一的责任就是去观照出入息。 假如你的注意力从呼吸那儿溜到其它的地方,如此一来,觉知就破了。只要有呼吸的觉醒时,心就在那儿。只要与呼吸和这个均匀且持续的觉醒同在,你们就有当下的心了。 如果注意力溜到其它事物,试着拉它回到专注的目标上,试着去放下一切其它的思想和关心的事物。不要想任何事情──就只是观照呼吸。 不要让它( 注意呼吸)溜走了,如果溜走了,停下来!看它到了哪儿?找到它,再带它回来。 即使有人在“装神弄鬼”,那是他们的事,不要因此而受干扰了。只管在呼吸的进、出上专注,只须清楚你的呼吸,这就够了。如果你有恒心这么做,呼吸会变得细长且轻,身心也会变得柔软自在。不会茫然、不会昏沉、也不会打瞌睡,一切都变得轻松容易,此时,你是安祥的! 在禅坐时会知道或看到什么的念头,可是,一旦它们升起,就让它们自己消失,不要过度地顾虑它们。 在禅坐之时,不论心里有什么感觉或情感,就放下它。不论这些情感是好的或不好的,都不重要。也不需去在意他们,只要让他们消逝,然后回归你的注意力到呼吸上。 禅坐的审查就是“培养”和“放弃”的审查。这里我说的审查,意思是:每逢心经验到一种感觉时,我们仍然执着它吗?我们仍然绕着它制造问题吗?我们仍然在它上面感受快乐和憎恶吗?简单地说:我们仍然迷失在我们的想法里吗?如果我们黏着了任何一样事物,我们觉察我们被黏着;我们知道我们正处于什么状态,我们努力去修正我们自己。 除了觉知以外,放下所有的一切。禅坐时,不要被你心里的妄念或声音愚弄了。 把它们全都放下不要去执着。只要住于“不二”的觉知,不要烦恼过去或未来,你将达到那不前、不后、不住的境界,而那儿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抓住或执着的。为什么呢?因为本来就是无我,没有“我”或“我的”,一切都没有。佛陀教导我们,用这方法空掉一切,不让任何事物系缚我们,要去了解这个道理,了解之后,就是放下! 即使你发觉你在想,那也无所谓,只要你用智能去想,觉知到它的本然。如果你以智能来了解事物,那么你就能放下它而不会有痛苦,这时,心是光明的,快乐而且平静的,远离了一切纷扰,心是专注的。此时能够帮助及支持你的,就是呼吸。 让平静的心系于呼吸上,让呼吸成为唯一认知的对象,集中精神直到心越来越细微。直到感觉已无关紧要,而心境却是一片清明和觉醒。 “噢!是那声音干扰了我。”假如我们认为是声音干扰了我们,我们便会因此而痛苦。假如我们再深入一点审查,我们将会明白是我们出去,并干扰了声音。 当耳朵听到声音时,审视心。它有没有陷入其中,然后造作?它有没有受到干扰?你觉知这点,就待在那儿,然后保持觉醒。有时候,你也许会想逃避声音,但是,这并不是解决之道。你必须藉由觉醒来远离。 你必须小心照料,来维持正念的觉知,并且试着去把心拉回来。看起来好象是你在将心拉回来,但是,它真的哪里都没去,只是觉知的对象改变罢了。 专注就好象呼吸一般,如果你决定强迫你的呼吸要深或浅、快或慢的话,就会变得很难呼吸。同样的道理,任何尝试要强迫自己平静下来,都只是执着和欲望的表现,反而会阻碍你注意力安定下来。 如果心烦乱的话,提起正念,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直到再也吸不进去为止,接下来,将它毫不存留地完全吐出来。这样子做两、三次,然后再重新将专注力建立起来,心应该就会平静。 烦恼( 杂染)就如同一只流浪的野猫,如果牠要多少食物你就给牠多少的话,牠就会时常来你左右要吃的,但是,如果你停止喂牠,几天后,牠就会停止再来。 正念观察和照顾心,不论心呈现什么样的状态,你都必须保持这个觉知,不要散乱或到处跑。 坐禅时,你可能会有奇怪的经验或幻影,如见到光、天使或佛陀。当你看见这些东西时,你应该先审察你自己,以寻察心正处于什么状态。你应该视它们为非你自己,因为它们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虽然它们生起了,但不必太在意。如果它们不离去,就从重新再提起正念,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最少做三次深呼吸,如此一来,你便能去除它们。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期望幻像生起或不要生起。 关闭眼、耳、鼻、舌和身,而只留下心。所谓的“关闭”的意思是收摄这五根,只留下心以被观照。拥有“正念”在控制和监督心,一旦心和“正念”统一时,一种新的觉知将会现起。已经增长了平静的心,被那个平静所约束,就如同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鸡……,鸡无法在外面到处乱跑,可是牠仍然可以在笼子里走动。牠的来回走动不会造成麻烦,是因为牠被笼子所约制。同样的道理,当心拥有“念”且平静而不会造成麻烦时,所产生的觉醒也是一样,感觉在平静的状态下升起,心于是同时经验感觉和平静,而不被干扰。问题都是发生在当“鸡”跑出“笼子”的时候。例如,你可能在观呼吸的进出,然后就忘了自我,让心离开了呼吸到处乱跑──心离开了它平静的基础。 正念就是觉知当下、觉察和觉醒。清明的领悟觉知当下正在发生的情况。当正念和正知一齐运作时,它们的伙伴──智能,永远会帮它们完成任何的工作。 正念是忆持力,正知是自我觉醒。正当有正念、正知之时,理解将随之而来;我们知道什么正在发生。 “正念”和“正知”必定是同时存在的。“正念”是忆持力,“正知”则是自我的觉醒。当下,你清楚地觉知呼吸,这种观呼吸的练习协助了“正念”和“正知”一起增长,它们分工合作。有“正念”和“正知”的时候,“般若( 智能)”将会在同一个地方生起来协助。如此一来,它们三者便彼此互相支持。 你或许会开始想一位朋友,抑或明天你将去哪里的念头,在禅坐中,你应该这样来解决这些东西,视它们为“不稳定、不稳定”,并且持续这种觉知。你必须舍弃所有的念头──心里的对话和疑惑,在禅坐中别让这些东西束缚住。最后,只剩下“正念”、“正知”和“般若”最纯粹的形态在心中。试着去增长“正念”,直到能够在一切时中维持不断。如此一来,你就会全然地了解“正念”、“正知”和“般若”了。 盘腿而坐:右腿放在左腿上面,右手放在左手上面,保持背部直挺,然后对自己说:“现在我要放下一切的负担和烦扰!”在这个时候,把一切忧虑都拋开吧! 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在做观察呼吸的当下,不要刻意的使呼吸拉长或缩短,不要使它变强或变弱,只要依正常速度,自自然然的进出就可以了。 放轻松,什么都不要去想,不须想东想西,唯一要做的事是将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注意每一个呼吸的开始、中间和结尾。吸气时,气的开始是在鼻端,中间在心脏,结尾在腹部。呼气时,正好相反。开展对呼吸的觉知:一在鼻端,二在心脏,三在腹部。投聚“注意力”在这三点上将可解决你一切的烦忧。此时或许会有别的念头进入心中,它会想到其它主题而分散了你的心,但可别理它,只要再次的持好呼吸当作你专注的对象就行了。心,也可能会陷入研判和探讨情绪当中,但是继续去修行吧!继续不断地在每一个呼吸的始、中、末上保持分明。 最后,心将会无时无刻在这三点上了知呼吸。当你如此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心和身就会习惯于这种工作。疲劳将消失,身体会感到更轻细密,“正念”和“自觉”将能保护住心,而且好好地看守它。我们如此这般的修行,直到心变得平和、宁静,直到它成为“一”为止。所谓“一”是指心全神贯注于呼吸上,不从呼吸上分开来。当心变得平静时,我们就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鼻端的出入息上,而不必再随着呼吸上下,到腹部又回来。这就叫做“静心”,让心放轻松而且平静。这是一个开始,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不管身在何处,都要试着每天去练习。 这称作“心理训练”的,必得在四威仪中练习,重点是,我们必须知道,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乐或痛苦?是混乱?是祥和?以这种方法去认识心,使心变得宁静。 如果我们继续担忧并进而认为:“我在受苦、我要停止想。”这种错误的见解,只会把事情复杂化。 即令我们努力修行,试着去达到平静,许多的念头和感觉仍然会那样的移动不定,因为,心的特性就是如此,不会有其它方式了。 如果我们能看清楚这一点,( 接受了事物的真实自然)那么我们就能从思考和感觉当中离开来了。当这颗心真正地了解,它会放下一切。念头和感觉将仍会存在那儿,但是每一个念头和感觉都将发生不了什么作用了。 心只是心,想和感觉只是想和感觉;让事物就只是它们自己吧!我们何需费事的去执着它们呢?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方式去思考和感觉,那么,这就是出离和不黏着了。 当你静坐时,期望不要有感官的接触,不要有思想,而这种期望就是欲望啊!你愈是和思想挣扎,他就会变得愈强。只要把他忘了,继续修行下去,当你再与外尘接触时,便观想:无常、苦、无我。把一切丢入这三法印之中,把一切都归入这三个的范畴之中,然后继续观。 平静早已存在,你却一无所知,而不论你去问谁,你都不会清楚。只要去明白你自己呼吸的进与出,这样就够了!当你的心变平静时,心自然会明白。你将能整夜长坐,直到黎明来临,却不自觉你是在禅坐中。你会法喜充满,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五个基本的禅坐主题: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什么是它们真实的样子?它们漂亮吗?它们干净吗?它们有没有真正的实体呢?它们是稳固的吗?不……,它们什么也没有。 一颗平静的心,有五个因素:寻、伺、喜、乐、一境性。 正当修习三摩地时,我们专注我们的注意力在鼻端或上唇的入、出息上。这样“举起”心去专注,称作寻或“举”。当我们这样“举”了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时,就称作“伺”──对鼻端呼吸的专思。我们用“伺”去思惟生起的各种感觉。当“伺”变得越来越散乱时,我们又再次地以“寻”“举起”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修行在这一点上必须以不执着去完成。见到“伺”的进行与心里感觉相互作用,我们可能会认为这心被困惑了,于是对这进行变得嫌恶起来。我们不快乐全是因为我们希望这心去安,而呼吸也会变得越来越静止。现在,如果我们不执着,如果我们以“放下”来修行……在活动中不执着且在不执着中活动……那么,“伺”将自然而然地变得比较不会分心。 起先,“伺”到处都去;当我们了解这单纯地就是心的自然活动时,它便不会打扰我们──除非我们执着它。我们会放下,就好似任由水流过去一般;“伺”变得越来越精细。当思惟的主题就在那儿时,将会生起一种愉悦的感觉。他可能显现成鸡皮疙瘩、清凉或轻快,心是狂喜的;这就称作“喜”。也有愉悦──乐,各种感觉的前来和消逝,以及一境性所缘的境界,或是一境性。当心变得越来越精细时,寻和伺变得较为粗糙,于是他们被放弃了,只剩下喜、乐和一境性。当这心变得精纯时,喜终于离开了,只剩下乐和一境性。心渐次地拋却了对它来说会是太粗的什么,直到只留下一境性和舍( 平静)。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这是极限! 假使我们的心停止了被搅动,“伺”就会倾向于思惟佛法,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思惟佛法,心就会转回散乱。 有关行禅,是在两棵树之间,取大约七或八个臂长的直线路径。收摄自己,下定决心──现在,首先从右脚开始,以正常的步伐来走。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如果觉得纷扰不安,便停下来,等到平静后再继续走。须清楚路径的起点、中点、终点,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走,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哪里!来回行走,如果累了,就停下来,将注意力转向内心,平静地觉察你的呼吸,使心得到休息。 你修习过“行禅”吗?感觉如何?“妄想纷飞”!那么就停下脚步,直到心回来为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0

学佛就是调心

师父给大家讲,“诸恶莫作是守戒”。因为我什么坏事都不做了,什么恶事都不做了,我就守住戒了。“众善奉行视为慧”。众善奉行视为慧,就是说如果你经常去做善事去帮助人家,你这个人一定有智慧,因为只有有智慧的人才想到帮助人家,而自私的人是没有智慧的。只想到自己不想到人家的人是没有智慧的。比如只想到自己的人他做生意也好、做人也好,他得不到人家的帮助。只有经常帮助人家的人这个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众善奉行视为慧,就是有智慧。如果你什么恶事都不做,那么这个人已经是一个守戒的人了。

什么坏事都不做这个人不是守戒了吗?“自净其意名为定”。这三 句 话大家要好好的记住。什么叫自净其意?就是这个人把自己的意念弄的很干净,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一定是干净的。因为当你一个意念出来、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出来你自己已经过滤过了,你把它想得很干净,那么你这个人心就定得下来。比方说要做某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我可以做不可以做?”想一想“可以做”。好了,心定下来了我不怕了。我自己知道这件事情可以做的,这叫自净其意。把自己的意念弄得很干净就叫自净其意。所以要搞清自己的意念,这个人就定得下来了。比方说我愿意做这件事情,我做好思想准备了,好的坏的我都愿意承担,这个人心就定得下来了。又比方说我对这件事情有一套方案、两套方案,等到突然之间碰到什么不好的事情时,他就能想到应该怎么做了,那么这个人的心就定得下来了。

“离体说法,名为相说”。离体说法就是如果离开你的本性、本体去说任何的佛法,实际上你是相说,是着相。比方说今天师父给你们讲课,如果离开你们的本性、离开你们的佛性说法,这叫离体说法,那就说明师父在着相。比如说明明这个事情按照本性来讲是对的或者是错的,但是师父给你们讲的时候根据你们每个人个人的情况来说,实际上这个已经是着相说,就是说师父已经着相了。如果根据你这个人来说这个事情,这就是着相。讲大的,比方说整体来讲良心到底善不善?人到底应该做好事还是做坏事?这是最重要的道理,而不是说你某一个人的个人行为所做出来的,我来判断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绝对不能离开本性。所以要记住:如果一个人离开自己本性来说法,那么师父刚才说了就是着相说法。举个简单例子:你去救这个人的时候你心里想着“我要去救他,我要学菩萨”。当你坐在他边上给他讲,讲着讲着他哭了,他告诉你:“哎呀,我是有传染病的人,今天你对我这么好来救我了,我真的很感激你啊。”你讲着讲着马上就怕了,因为你怕他的病传染给你。这不就着相了吗?你就离开你的本性了。

你应该知道我们虽然在原则当中用妙法去救人,但是如果你身上有菩萨,你去救度他你不一定就会被传染上。你去问任何医生,有些人远远的都会被传染到,而有些人和他生活在一起却没有被传染到,是因为人体本身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人一伤风就感冒,而有些人体质好就不容易伤风感冒。所以学佛做人救人必须不着相。不能因为她是一个漂亮女孩子我就跟她多讲讲,因为他是一个糟老伯伯或一个老妈妈我就不理他(她),这本身就叫着相。所以师父跟大家讲,如果一个人着相去弘 法度众会自性迷茫。也就是说他的自性会慢慢地越来越迷惑,因为他没有自性啊。菩萨救人是每个人都救,但是你去救人你是看人去救的。因为他有钱,因为这女孩子长得好看或这男孩子长得帅你就去度。你们以为没有啊?我们这里就有女孩子看上某人从外面带个男孩子来度他,有没有着相啊?这样你就迷惑了。你一着相度人就迷惑了,你就会颠倒了。

一切万法皆由自性起。世界上所有的法它是从自性开始的。自性就是本性,本性就是良心。所以你要救人做好事,都要用良心来体验你这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具有佛性?简单的用白话讲,良心就是本性。为什么人家说看到底的东西叫良心。你还有没有良圝知良能?良圝知良能是本性分解出来的一个东西。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要从自性当中去开悟、去运用才是真正戒的智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从真正的良 知良能中去开悟自己。开悟就是去明白。比如说这个事情我不能去做的,如果我这样做下去我会伤害他的,那就不要去做。这个东西我不能拿的,因为拿了之后人家就没有了。你自己的良 知和良能,你的能量和你的智慧让你不要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你这个人就会长戒定慧。戒就是不去做。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开悟去运用。我们怎样去运用这是很重要的。

心地无非自性戒。自性无非就是本性没有是非。你心里没有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你已经是戒了。你的心对这件事情没有说“它是对的”,没有说“它是错的”,你不就已经戒住了吗?贪是怎么来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那你就贪了。“应该是我拿的”,你是不是贪啊?“这个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为什么算在我身上啊。”你瞋了。“这个事情我也能做的,他能做总 理我也能做总 理啊。”你愚痴了。所以你的本身心里有这些作为的混原体,这种混原体在你心中让你心不平。混原体是你是非的动力。因为在你心中有对和错、有是和非,那么你就不能守戒,你就戒不了。所以菩萨一句话点破我们世人心叫“心地无非自性戒”。比方说这件事情是他做错了,你觉得,“哎呀,我也有错”。这件事情孩子没有做对,“哎呀,这是孩子生活当中必经之路啊”。

实际上你就戒了,你就戒了瞋恨心了。你本来很恨孩子“怎么又犯错误了,怎么又做错了”。而现在你觉得没有是非,孩子没有做错。“我的女儿可能年纪小碰到这些事情了,我要原谅她。”你觉得这个没有是非,这是孩子在生活中应该碰到的挫折,以后会改的,那么你不就戒了吗?是你自己戒了,不是戒在她身上,是你自己不瞋恨了。如果看见自己女儿“最好去找一个有钱人家”,你这个贪念一来你怎么守戒啊?因为你觉得“是啊,有钱好”,“是”来了,接下来就有“非”了。“是啊,一定要有钱的人,我要嫁给他”。好了,你有这种贪念来了,你怎么戒啊?所以菩萨一句话全部点破“心地无非自性戒”,就是在心中要没有是非。

        心地无碍自性慧。如果你心中没有障碍,你本性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家里种一棵树,如果树上面挡一块墙砖,你这个树就不能往上长,只能往边上长了,因为它有障碍。如果你今天种了一棵树,它自性无碍它就能往上长,又有阳光又有水,它就会茁壮成长。智慧怎么来的?经常让自己心灵受到障碍的孩子就不会有智慧。你去看看自闭症的孩子怎么来的,是不是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是不是从小家里缺粮短水的?是不是因为他从小碰到很多的障碍,爸爸不管他,妈妈不管他,或者家里出现什么事情了?这个孩子就控制不住自己了,他不是自然生长,这就叫心中有碍。他怎么能长出智慧啊?你去看“傻 子”那种神经病,就是从小生活当中有障碍,他才没有这个智慧。如果一个人顺顺利利的心中没有障碍,他怎么会没有智慧啊。想不通的人会有智慧吗?这三个字告诉你“想不通”会有智慧吗?有智慧的人会想不通吗?想得通的人会有智慧,想不通的人就是没智慧。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现在你想通了,想通了就叫有智慧。

很简单,如果你到今天还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你就是没智慧。如果一个人到最后要死的时候想通了“哎呀,原来人生就是这么两腿一蹬要走了”。刚刚想通,你刚刚有智慧,但晚了。想想看,我们对过去“为什么我早点不这样,我早点放下就好了,你看我的身体就是这么苦打出来的,我为什么当时还要拼命做呢?”人再多的钱也不就是一张床一碗饭吗?想开一点啊。如果为孩子就是欠的,为自己那是自私。所以为谁都好就是不能为自己。为众生是好的,为自己就是不好的。但是把这句话反观来讲,你为了众生不就是为你自己吗?你想想看,整天为人家的人这个人能不好吗?这个人一定会很舒畅,一定会很开心。因为他对所有的人好,所有的人都对他好,他到哪儿都受欢迎。在生活当中就有人整天帮这个帮那个,他的生活一呼百应的。所以你们想想看就知道了。刚才师父给你们说“心地无碍自性慧”,心中没有愚痴他就有智慧。愚痴越多智慧越少,愚痴越少智慧越多。愚痴怎么来的?想不通呀,不该想的去想了,最好看见人家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那就叫愚痴。 

----恭录:白话佛 法 学佛就是调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