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鉴赏《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如题所述

《故都的秋》鉴赏设计

g鉴赏要点:
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落寞悲凉的人生况味。
g鉴赏层面:
1、读: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怀。
2、品:品味作者感受故都清秋时的忧郁而孤独的心境。
3、悟:领悟作者认知人生的落寞而悲凉的苦涩。
g鉴赏流程:

静对秋花
轻扫秋蕊 景
细听秋蝉 清、静、悲凉
闲话秋雨 人

喜看秋枣
g教学过程:
★导入:
春夏秋冬,各有风味:春有妩媚,夏有妖娆,冬有庄重,而秋呢,更是千姿百态,风
情万种。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诠释着心中的秋。今天,让我们
再次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独有的秋味。(板书:课题、作者)
★鉴赏:
1、标题向我们指明,作者所写的是北国故都的秋景,文中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不是。除了北国之秋外还有南国之秋,这样形成对比,空间的对比、时间的对比,更
突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2、让我们在杨柳、孙思的朗读声中,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北国和南国之秋的。
[杨柳朗读①、②;孙思朗读⑿] [融入情感,进入角色]
3、在作者看来,北国之秋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清、静、悲凉](板书)
4、围绕这“清、静、悲凉”,作者写了哪些秋景?几幅画面?画面中最有个性的景物是哪些? [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破屋、小院、碧天、驯鸽、日光、蓝朵、秋草……] [五幅秋景图:秋花、秋蕊、秋蝉、秋雨、秋枣] (板书)
5、这五幅图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让我们感到作者怎样的情怀?怎样的心境?怎样的人生况味? (学生畅谈,教师点评)
①[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两种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作者静对秋花,在心中给牵牛花选色,又叫秋草陪衬,既有欣喜、赞赏,又有淡淡的孤寂、伤感。] (板书:静对秋花)
②[写槐树,不写其高大挺拔,而写其落蕊。晨踏落蕊,轻扫落蕊,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有欣喜,亦有寂寞。无可奈何花落去,淡淡悲凉油然生。] [此时,达夫早已成为知名文人,正直的他曾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人到中年而“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1932年1月4日,他写了幅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年近不惑而感悟到人生的悲凉、落寞。] (板书:轻扫秋蕊)
③[秋蝉哀鸣,牵动心魂;秋意阵阵,孤独冷清。] (板书:随听秋蝉)
④[春雨濛濛,富有诗意;夏雨粗犷,畅快淋漓;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萧瑟的寒意。]
[能否不写人的活动?不能。都市闲人,雨后话凉,安分满足,胡同文化。何种心境?是追思那些青衣夹袄的街坊?是渴望那无忧无虑的悠闲?抑或是咀嚼故国难回的伤感和苦涩?]
(板书:闲话秋雨)
⑤[喜看秋枣,青涩转红,可西风漫起,卷沙扬尘,枯燥荒凉。“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呵。] (板书:喜看秋枣)
6、让我们在几位同学的朗读声中,回味作者的情怀和心境。
[田静茹③、程牧原④、李晗⑤、徐珩⑥⑦⑧⑨、胡金玲⑩]
7、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①达夫的个性忧郁善感,其作品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 ②1934年7月,达夫已由上海移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③终生飘泊不定,幸福痛苦交织; ④时政腐败动荡,社会风云变幻。 这一切使作者将自己主观上的悲伤情怀融入故都秋景,于孤独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
8、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实的?
[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情感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地描绘,融情于景,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达到情景交融、景人合一的境界。] (板书:景、人)
9、在预习的时候,徐珩同学曾说:《故都的秋》写得细腻而优美,但总觉得少了点“厚重”感。你们觉得如何呢?
[尽管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并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并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显得沉郁而厚重。]
10、前人写秋,大多悲秋: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那么,达夫是在悲秋还是赞秋?
[赞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些悲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让我们在薛丽丽的“午夜DJ”声中结束对本文的鉴赏吧。] [朗读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27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6�1�6�1�6�1�6�1�6�1�6�1 导言》中说,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清新秀丽、富有神韵的文字,充分显示出了现代散文的个性特征。

一、题材与心境的统一

1927年,郁达夫由于同创造社某些成员意见不合,宣布退出创造社。离开亲自创立的创造社,对于个性很强的他不能不说有失落和悲凉之感。1933年,白色恐怖日趋严重,他离开上海,迁居杭州。这期间,他与妻子王映霞之间感情又出现了裂痕。内外交困,使他始终处于矛盾、苦闷和悲凉之中。江南旖旎的自然风光,虽暂时能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但与他的忧愤悲凉的心境却格格不入。为了寻找到与自己情感、心境的契合点,他不远千里到北京来饱尝故都的秋的意味。作者所以舍江南的秋景而写北国的秋景,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江南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体现不出秋的意境的真正内涵。而北国的秋景是萧索、幽怨、悲凉的,秋的意味体现得最为充分,是他当时幽怨、孤独、悲凉心境的最好对应物。作者在北国的秋里找到了与他心境共鸣的东西,找到了与他情感相投的对象,他的真情才会流露,他的情感才得以宣泄,他的忧思悲凉的心境才得到充分的反映。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他这一段时期的生活,表面上过得安逸、恬静,实则,他的内心是寂寞悲凉的。

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的“清”、“静”,带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而写“蓝色的牵牛花”、“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无不经过感情的过滤,是主观观照下的客观景物。但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并没有扭曲对客观景物真实的表现,作者只用寥寥数笔,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之中。在这里,主观与客观、情与景、物与我之间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它既是对北国之秋的客观描写,又是作家当时心境的折射和反映。

三、语言与情感的统一

作家在文中自始至终渲染的是一种清净、悲凉的感情氛围,那不是一种浓烈的渲染,而是一种恬淡的追求。他的语言也正体现了这种情感。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系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语言是那样的清朗、舒徐,像轻轻飘浮白云,又像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新、寂静,“清净、悲凉”的感觉油然而生,语言的清澈、婉约与情感的清净悲凉体现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总之,《故都的秋》极其完美地体现了物与我,情与景之间的和谐统一。清净悲凉的艺术感受既源自作者的内心体验,又是通过景物描写所传达出特有情感。作者所追求的清净悲凉的情境是他这一段时期生活的真实反映。虽然作者脱离了政治、脱离了斗争,但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