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1,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人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43.6%认为“学业高于爱情”;6.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大都没有忘记学业,总想把学业放在首要位置。但是,上述这些只是大学生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缀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成就事业的热情一天天冷却,爱情逐渐成为生活的唯一追求。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在回答“你认为‘爱人只能一个,情人可以多个’这句话”时,认为“有一定道理”9男生28.57%女生18.37%)和正确(男生12.24%女生4.54%)相加达到40.8%女生22.91%在回答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时,有34%的学生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其中17%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9%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要顺其自然。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
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同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失恋大军。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主张“不成恋人成朋友”为49%,发奋学习驱散失恋痛苦为36.5%“找新的对象抚平创伤”为10.6%“报复对方”为2.4%“悲观厌世”为1.6%感情挫折后出现一个时期的心理阴暗期是正常的。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敬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
因失恋,失志,失德者,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大。对于,大学生恋爱所出现的新特点,解决的办法就是树立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的恋爱观对恋爱实践有导向作用,并促进人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遵守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社会公德。
2,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恋爱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社会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连爱与其他同学团结的关系等方面。肩负重任的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
3,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4,爱情是美妙的,它教会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爱情观,正确处理好恋爱问题,同时当遭遇恋爱困难时也应比较强的,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方法来解决,做到堂堂正正的恋爱大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4
爱情是一对恋人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恋爱观是个体对爱情问题的主观看法、观念和态度,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体现,对人们的恋爱婚姻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爱情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同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恋爱观在爱情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我们收获完美的爱情。
一、恋爱动机要纯

恋爱动机要确认彼此都是对彼此的吸引,包含品格、理想、对真爱与婚姻的追求,这方面的追求可以保证爱情的历久弥新,而在确认以上动力居于核心位置了,对于身形、家庭条件等物质方面的追求就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毕竟爱情本身就包含了生理性和精神性的成分。但如果,反过来只是对身形或者家庭条件等物质方面的追求成为彼此建立恋情的主要动力,那这段感情的色彩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黯然失色。

二、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作为一名大学生,爱情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部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仍是学习。大学毕业之后,社会对大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大学期间,还是需要将学业放在主导地位,锻炼好自己的综合素养,也是未来爱情顺利的重要基础,在锤炼自己的过程中,也慢慢培养好自己的爱人的能力。如果处理把恋爱关系放到了主要甚至是主导地位,而导致自身学业的荒废,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三、恋爱中要相互尊重和平等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在恋爱中,需要彼此尊重与包容,明白彼此都有优缺点,并没有谁比谁更高级或更厉害。恋爱过程中,保持尊重与平等的状态,将促进爱情之花的绽放,让恋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如果,在恋爱关系中,炫耀自己的优点,攻击对方的缺点,既没有做到尊重对方,更替不是保持了平等对待对方。那样将伤害甚至是葬送了爱情之花,更无法体验到爱情历久弥新的甜美和沁人心脾的幸福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24
个人觉得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不能只注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一,是大学生恋爱的高纯度,纯净、美丽有时甚至显得单纯。多数学生恋爱如同琼瑶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没有现实生活的压力,男女的第一要务就是认认真真地恋爱。而爱情永远离不开坚实的大地,脱离现实生活的爱情必然是“见光死”。
   二,是大学生恋爱的精神特质。
大学生在恋人的选择上,更重视精神层面的相互认同,世俗生活中的物质交换、门当户对等不会对大学生构成影响;大学生甚至追求纯洁地爱一次。

  三,是大学生恋爱的冲突性。大学生面临自身发展的压力,如考研、就业、经济、学业、人际关系,恋爱是需要大量心理能量,学业压力、成长压力特别是性压力,对恋爱的双方都是巨大的心理与意志考验。

  四,是大学生恋爱表达的自然与随缘。今天的大学生更多的相信缘份,当面对无法解释的情感纠葛时,学生会以缘来缘去解释情感的变化。

  五,是大学生恋爱理性与感性并存。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恋人时,既有感性的冲动,更有理性的思考。
更加考虑双方是否合适,将两人呆在一起非常快乐的感觉列在重要位置。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显得心理准备不足,当面临职业选择等人生重大课题时,恋人常因不能长相守而劳燕分飞。

  六,是大学生爱情的多元化。传统的爱情理念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受到空前的挑战,与前二十年大学生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更重视爱情的即刻性,将恋爱作为一项独立的人生任务而非与婚姻等长久的人生目标相连。

总结:
爱情的多元化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恋爱不再如此严肃而神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