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作为21届考研上岸中南大学物理学的考生,深知考研的不易,所以决定写下一些经验分享给后续想要考研西交物理的同学们,希望后来的同学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中南物理考研初试科目:英语(一)、政治、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力热光电)

本文介绍的部分学习经验不仅限于中南大学物理学考研,对其他专业的考研大体上也是通用的。

英语:
英语复习

1、参考书

(1)单词书

① 红宝书!

买第一本就可以了,当然,时间充裕的小伙伴也可以买一套来练一练,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单词是打乱顺序的,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极力推荐!

② 恋练有词

朱伟老师主编的这本书,是按照词根词缀来编写的,还有配套视频,个人认为,虽然大家都说这本书适合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小伙伴,但是在配套视频里面,朱伟老师会讲解单词对应的考研真题里面的例句,会对之后做英语真题产生强干扰,还没做题呢就提前知道了材料部分内容,而且说实话,老师视频里面与单词内容讲解无关的话题确实有点多,所以说我不太推荐这本书。

③十天搞定考研词汇

2、真题

张剑黄皮书近20年全一套,内容和讲解最全。

3、作文书

潘赟老师的9步搞定考研英语

2、时间规划(个人建议,具体按照自身实际做适当调整)

第一步:主攻单词

1月初-2月底:单词背诵

纳豆子总结:本人是从3月初开始背诵单词,因为是跨考,所以寒假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专业课一了,但是有条件的小伙伴还是建议寒假就开始背单词,单词是基础,背完一轮继续重新来背下一轮,熟能生巧,背诵的同时配合软件墨墨背单词(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但是重点还是书本,与此同时,选择自己高效背书的时间,我一般是早上起来背,背完就可以学习其他知识了,单词背诵最重要的是坚持,一天一点的前进总能行至终点。前期背诵主要靠单词书,后期背诵最主要的是自己总结,摘抄真题里面不会的单词,反复背诵,所以说,时间一定要趁早。

第二步:主攻阅读

3月初-5月底:英语一阅读(共9套,每月3套,大概每周一套试题,可以选择一次做完一套,也可以一次做一篇,一篇一篇做,三周后休息一周)

6月:1套(考虑到期末考试,保证做完一套即可)

7月初-8月底(暑假):每月2套(共4套)

9月初-11月底:9月和10月每月2套,11月1套(共5套)

12月初-考研前:最后做1套

纳豆子总结:考研英语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视频课强烈推荐唐迟老师,相信逻辑的力量!

工具:张剑黄皮书,荧光标记笔,单词本(纸质本或平板都OK,按照个人习惯来,但是一定要分类清晰,方便后期查看),唐迟视频课,阅读总结本

① 单词整理。每做完一篇,先不着急把不会的单词释义标在句子旁边,先拿一根荧光标记笔(如下图)把不会的单词涂一下,这样,所有的单词都被标出来了,准备一个记单词的本子,再逐个对照张剑答案参考书和手机网易有道词典(或者其他词典软件)把不会的单词抄到单词本上,一行一个单词,最左边写上单词,最右边写上释义,这样方便随后记忆。

② 选项分析。每做完一篇或是一套,看唐迟视频课,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每道题的各个选项都分析一遍,写在阅读总结本上,第一遍没看懂,再看一遍,再对照答案解析书看,直到弄明白为止,真题不要求做的多,做得快,而是要求真正理解和归纳总结。

③ 长难句翻译。单词整理和选项分析完成后,再一句一句逐句分析和翻译,虽然整理的过程看似有些慢,但一轮之后会发现自己英语进步非常大,下一轮做题的时候翻译速度明显增加。阅读的学习一定要早点准备,暑假之后,部分学校专业大四还要上课或者实习,而且后期还要加上专业课和政治背诵以及英语作文整理,会发现不太好抽出时间来认真学习阅读了,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合理规划。

第三步:主攻作文

10月初-11月底:总结框架

12月:背诵

这个时间段可以来整理大作文和小作文,相比较王江涛老师推荐背诵英语作文,我更倾向于自己总结框架,一份专属于自己的作文框架,可以结合潘赟老师的九宫格,再加上其他各大机构推出的英语范文,大量阅读后,总结一套或两套独一无二的作文框架,适用于各种题型,然后全文背诵,一定要背熟,再将此框架套入历年真题中,看是否可以相互结合,不断补充完善,在随后的公众号内,我会将自己总结的一些框架简单做个分享,供小伙伴们参考。

第四步:翻译+完型

11月初-考研前:真题,新东方唐静老师的翻译视频课

纵观整套英语试题,翻译和完型的分值不大,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需要太多,可以在专业课学习之余,挑出自己空闲的时间(一个集中的时间)用一次或者几次把历年真题翻译全部翻译完,结合答案解析,逐字逐句翻译,其实,如果阅读认真准备的话翻译基本上还好,时间充裕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唐静老师的视频课,帮助理解。对于完型,总分10分,其实基本上拿个4-6分就OK,我个人认为不能因小失大,毕竟客观题中阅读理解才是重中之重!

政治:
政治的复习可以分为马原和其他。马原部分建议通过听课学习,要以理解为根本,笔记为辅助,多做思考,切忌背诵。

徐涛、陆寓丰老师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考研政治老师,此外我还想推荐一下新东方的郝明老师。郝明老师的马原直播课讲解较为细致,且善于通过举例子、开玩笑等方式帮助同学们对马克思哲学原理进行掌握。

对于马原之外的部分,通过看书或者听课二者的区别不大,不论是看书还是听课,总是走神、听完看完就忘、产生抵触心理都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焦虑。毕竟这部分“知识”本质上并不符合人的学习规律,知识点之间几乎没有逻辑链条、语句缺少意义阐释,考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所做的只是从语句到语句的表层摄入而缺失了对语句背后的意义的学习。以考试为目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只能加以耐心,强迫自己先接受下来、承认下来,不建议对内容做思考,多余的思考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推荐的书有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能将这些吸收好就足以面对考试了,其余书籍即使买了也可能没时间看。复习的时间安排,建议在暑假开始边学习知识边做1000题,做题的时候用草稿纸记录选项答案,并且将错题在题册上标记以便后续复习。如果在拿到肖八前,一千题能够做两遍那么就算复习的比较充分了,如果做三遍,那么政治这科就几乎没什么问题了。

量子力学:

对于考研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这门科目,各位同学不必参考院校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以我的经验各个院校给出的量子参考书目的参考意义不大,考题风格也基本与参考书目无关。有些同学看见院校给的参考书目是曾谨言的《量子力学 卷Ⅰ》就坚持用这本书,也算是不明实情的受害者了。各个院校的物理专业考研,在量子力学这门课上的考察范围基本都是一致的,所以量子的复习应该以知识为基础,刷题为主体,笔记为辅助。而不该迷信参考书目,如果使用不适合自学的或质量欠佳的教材,则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体验。

这里我推荐各位使用格里菲斯的《量子力学概论》、陈鄂生的《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格里菲斯这本书相较于其他书更适合初学者入门,书中语言更为自然生动,例子更为清晰直观,公式推导更为详细易懂。陈鄂生这本是算是量子考研习题的经典,考研物理学的同学基本上是人手一本。

格里菲斯原版较为昂贵,可以买影印版,不影响复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论任何教材、任何书,纸质版的学习效率都要高于电子版,纸质版教材更方便来回翻阅,阅读时更容易专注,更方便进行批注,更不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如果希望省钱用电子版却牺牲了学习效率,这是得不偿失的。

暑假前应该先看格里菲斯的书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书上的二星及其以下的习题都推荐做一下,对应的习题解析已上传到公益群。进度方面,建议在10月1日前,能够将格里菲斯学完一遍并整理笔记,陈鄂生做完两遍。10月1日直到考前对陈鄂生进行选择性的三刷并且完全吸收近五年真题。量子真题已上传至公益群。做到如上,量子这门课基本是复习的比较充分了。选择性的三刷的意思是,第三遍做陈鄂生时可以跳过一些掌握良好的题目,将精力集中于尚未完全掌握的题目上。陈鄂生书中散射相关题目跳过,提到了贝塞尔函数、合流超几何函数等特殊函数的题目跳过,以及一道过程长达6页的微扰题目跳过。

普通物理:

新大物理的普通物理考察范围广泛,要考的科目是力学(含相对论)、热学、光学、电磁学。虽然范围较大,但是试题难度较为简单而且有规律可循。普物真题和普物笔记已上传至公益群。复习推荐使用的书是程守洙的《普通物理学》上下册作为主要教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物理、大学物理考研题解析》作为主要习题册。后者已停印绝版,但是网上仍能买到影印版。习题册封面如图所示:

《普通物理、大学物理考研题解析》

程守洙的光学部分讲解较为粗略,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赵凯华、钟锡华编写的《光学》作为补充。进度方面建议在10月1日前学完两遍程守洙并且做完两遍西交出版的习题册。普物知识点较多、考察范围较为宽泛,因此学习普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复习、注重总结。例如上周做过的题这周又不会了,例如学到了光学发现热学又忘了,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应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穿插复习旧知识。

当学完两遍教材、刷完两遍题册后,开始刷普物真题会发现出题比较有规律。实际上当做完2-3套普物真题后就能很大程度提高自信,当做完近五年普物真题并完全吸收后,普物这科基本就没问题了。此外,普物我认为是不需要去听视频课的,只需要通过读教材做课后题就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应知识。如果部分同学对阅读教材存在困难可以去找胡光喜老师的课,是完全按照程守洙这本书讲的。与量子一样的是,普物也不建议购买机构的付费课程,有大量的免费课程完全能够应对考研的复习,而且复习的主体不是听课而是做题,只有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复试:

新大物理复试分为三个部分:综合面试70%,英语综合10%,笔试20%(普物内容)

决定复试通过与否的往往是综合面试部分。当初试出分后就应该主动以邮件形式联系导师,做简短的自我介绍并表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等。

心态问题

心态决定成败,这句话只有考研的人才懂,因为考研的过程中真的会一点风吹草动都影响到自己,但是既然选择了考研,心态波动是难免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只要坚持下来了,回头看看这段历程绝对是美好而值得的!祝大家2021年都能得偿所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