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喝热水的?冰水和热水哪一种更健康?

如题所述

在中国,听到最多的安慰恐怕就是多喝热水了,确实中国,不管什么季节,都离不开热水,哪怕是在夏天喝得温水都是从热水冷却下来的。那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喝热水的,这个就跟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医饮食习惯有关了,所以中国人自古便有喝热水的传统,那到底是热水好还是冷水好呢,接下来我们一一陈述。

其实可以说,当远古时代发明了火,热水也就孕育而生了,但是并未普及。在宋元时期,民间茶肆大力发展繁荣,茶肆、茶楼、茶坊大力建设,喝茶的风气慢慢深入底蹭民众,热水开始频繁出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到了清朝,“戒饮凉水以防坏腹”的中土风俗,水质太脏,人们会开始做一些简单处理,即简单的过滤煮沸。

到了民国,西方细菌学说传入,“喝热水”获得科学支持,知识界呼吁民众喝热水的声音变大。意识到其对公共卫生的责任,政府开始间歇性地向公众推广热水。 但是,能否奏效取决于经济实力。

 

  热水还是要比冰水健康的,“将自然冷却的开水煮沸不仅可以止渴,还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并改善疾病抵抗力。温开水可以改善内脏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并且 帮助减少疲劳激素,乳酸在肌肉中的积累,从而消除疲劳。而且,煮沸了的水已经杀掉了很多细菌,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肠道健康,且冰水也容易伤害我们的胃粘膜,对胃不好。所以总结来说还是热水好,但是过烫的热水还是少喝,因为也会伤到我们的胃粘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都是喝冷水的,但是自从有了陶器之后人们就开始把水加热,到周朝之后人们就开始喝热水和冰水了。

从东汉末年到两晋,战争频繁,疾病流行,人口大量流失,但这一时期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阶段。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人们越来越重视饮用水的健康。东晋的张湛在《养生集》中写道:“水煮水喝,无病可言”,虽然只有11个字,却明确指出了饮用开水与防病的直接关系。

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喝热水的好处,而不是在建国后向外国学习。汉代,巴蜀地区开始饮茶。正如我们在南海的协议中看到的那样,男孩在家里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泡茶。到了唐代,由于佛教和禅宗的影响,茶开始传遍全国。在大城市里有卖茶的商店,茶成了一种受欢迎的饮料。沏茶的水必须煮沸。

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开水时,一开水、两开水和三开水是有区别的。泡茶时,要注意两开水,并“趁热”喝。这里很清楚,茶应该趁热喝。《茶经》对后世影响深远。茶作为一种热饮料,自传播以来就没有改变过。也许是因为中国热茶饮用习惯的普及,然后喝白开水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自然。

中医因为水是阴的,它能滋养五脏,热是阳的,能温暖身体。一杯热水中的阴阳结合对人体很有好处。既然我们注意太和,水就不能太热了。太热了,也就是说,阳太阴了。太和汤的温度一定要适当。略高于40℃为最佳

第2个回答  2019-11-24
当然是喝热水好,喝热水有利于润肠通便,给身体增加水分.而冰水的话有时候会有刺激,对牙齿和胃都不是很好
第3个回答  2019-11-24
以前过滤技术不成熟,冷水细菌多喝了容易生病,就开始喝热水了。
第4个回答  2019-11-24
我觉得热水会比较健康一点吧,我习惯喝热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