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行政处罚 解读

如题所述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 解读如下:

《校外培训管理处罚办法》的专家解读包括解决双减执法依据、程序规范性问题,和针对隐形变异培训给出治理办法,以及明确处罚尺度,让重罚制度落地三方面。

一、解决双减执法依据、程序规范性问题

出台《办法》的原因,“主要是解决双减之后,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指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对合法性的质疑”。薛海平分析称,教育领域现有的法律法规,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直接用于校外培训的监管治理有不完全适切之处,而《办法》的出台弥补了这一空缺。《办法》对行政执法主体作了规定,明确了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同时,还解决了执法过程中一些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此外,对不同情节如何处罚,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针对隐形变异培训给出治理办法

多位教育专家表示,《办法》中非常有针对性地给出了隐形变异培训的治理依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办法》规范了对违规校外培训的处罚,将之前分散的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处罚规定进行了梳理,包括违规组织竞赛、进行隐形变异学科培训等。

薛海平注意到,《办法》针对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隐形变异校外培训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处罚对象上,不仅培训机构,还纳入了一些钻空子、打擦边球的自然人、个体等。

三、明确处罚尺度,让重罚制度落地

《办法》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了处罚的尺度与强度。薛海平指出,《办法》的处罚强度是有梯次、有层次的,对于不同类型、性质的违规行为都有相应的处罚,比较全面。

同时,《办法》列出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5种情形,不予处罚,但应当对其进行教育的5种情形,以及应当依法从重处罚的6种情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