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核废水是怎么处理的

如题所述

国内的核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吸附分离法、逆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
1. 吸附分离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多种凝聚剂和吸附剂来分离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如铯和钴。它通常包括一个沉淀步骤,通过该步骤将放射性核素捕集到沉淀剂中,以便去除。吸附分离法能够有效去除放射性物质,但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2. 逆渗透法:逆渗透技术通过高压使废水通过半透膜,从而将高浓度的核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这一技术以其良好的净化效果、快速的处理速度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在核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离子交换法:该法通过将含有放射性离子的水通过树脂等吸附剂,使放射性离子与树脂上的氢离子等发生交换,实现分离。离子交换法以其高效、低成本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废水处理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核废水中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必须低于国家排放限值或再利用标准。例如,镅和铯等典型核素的浓度应低于《GB14500—2002》规定的限值。经过深度脱盐处理后的液态盐分含量需要满足再利用要求,这包括氯离子含量、电导率等指标,它们应控制在循环冷却塔等再利用设备的规格范围内。处理后的核废水pH值应接近中性,通常控制在6.5至7.5之间,以防止对不锈钢管线设施的腐蚀。悬浮物的含量应控制在10mg/L以下,最大粒径小于20μm,以防止对管线设施的磨损。此外,处理后的核废水温度不应过高,应控制在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以免对生态环境和再利用设施造成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