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的宾语似乎和汉语中的宾语不太一样,应该怎么理解呢

汉语中宾语的意思是动作的接受者。像“我教他日语”这个句子里,“他”是“教”这个动作的接受者,所以在汉语里“他”是宾语。但是在日语里,“日语”的后面用的却是表示宾语的助词“を”。那么该怎么理解日语中的宾语呢

在中文里,【我】是主语,他是【宾语】,而【日语】是补语。最致命的是,中文里,一下两种用法都是对的:我教日语。我教他。

而在日语语法中却有很大不同。因为日语里面只有【日语】才能在后面跟を,而【我】是跟に的。所以造成了混乱。

至于解决方法,如果是延续中文语法的思维,那就是,可以在中文中充当宾语的词,换成日语应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动作所涉及的内容,另一个是动作落于哪个对象。

比如【我教他日语】 【他】是【教】这个动作的落点,而【日语】则是教的内容。这样说也许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例子比较暧昧,反过来说好像也说得对。

扩展资料:

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

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

日语和南亚语系都有密切的关系,受汉语影响很大,吸收了本来作为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因此使日语的语言学归属变得十分复杂。语言学家对于日语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见。国际学术界许多著名学者认为,从语法和句法上。

日语与朝鲜语是近亲属语言的关系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二者的语言同源性非常大。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与古代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国家高句丽语言有亲缘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宾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忍不住还是说一下吧。

造成这种混乱是因为中文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

比如,我教他日语。在中文里,【我】是主语,他是【宾语】,而【日语】是补语。最致命的是,中文里,一下两种用法都是对的:我教日语。我教他。

而在日语语法中却有很大不同。因为日语里面只有【日语】才能在后面跟を,而【我】是跟に的。所以造成了混乱。

至于解决方法,如果是延续中文语法的思维,那就是,可以在中文中充当宾语的词,换成日语应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动作所涉及的内容,另一个是动作落于哪个对象。

比如【我教他日语】 【他】是【教】这个动作的落点,而【日语】则是教的内容。这样说也许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例子比较暧昧,反过来说好像也说得对。

令举一个例子:我用石头扔他/我朝他扔石头
私は彼に石ころを投げる。

扔的内容(东西)是【石ころ】,对象是【彼】。

用这个句子跟上面那个 我教他日语 做对比,应该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共性吧。即【教】(的东西)和【日语】间的关系,【扔】(的东西)和【石头】。也许是我自己在YY,呵呵。

最好的方法是楼主多找些动词的例句,最好各部分都齐全的,认真分析,肯定能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13
日语的宾语和中文的一样。宾语是指动作的内容和对象,不是动作的接收者,你的中文意思理解错了。
我教他日语,他不是宾语,日语是宾语。
第3个回答  2010-06-13
理解成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就好了
日语里面的宾语都是直接宾语

我教他日语,教这个动作的对象是日语,他是教的目标
第4个回答  2010-06-13
"他"在语法上属于与格(即德语的第三格),表示动作的间接目的(间接宾语),日语中一般用「に」表示
"日语"在语法上属于对格(即德语的第四格),表示动作的直接目的(直接宾语),日语中一般用「を」表示

汉语,英语等没有格变化或格变化很弱的语言中,若间接宾语之前无介词,则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之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