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唐太宗时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毅中矣!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用:

1、积极作用: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2、消极作用: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鼎盛时期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

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员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1、作用
  积极作用: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消极作用: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2、简介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3、起源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2]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科举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第2个回答  2010-06-12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代替了汉魏举孝廉制,成为新的人才选拔机制。兴于隋,李唐武后又分出进士、明经两科,不具陈。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朝廷的传统,增加了社会流动性。下层文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进入统治中枢。由于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出题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士人的思想,导致了“孔乙己”的出现。
这种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乡绅”这种边缘的“士”的不懈努力。乡绅的来源则有“赋闲”“丁忧”“归隐”“不第”几大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传统在乡绅的身上表现为两端:其一,和平时期,兴办乡学,继续发扬孔孟教化;其二,动荡时期,有效组织乡勇,形成地方武装势力。这两点即为儒家文化能够保持的重要原因。
清末,科举既废,新学未兴。延续千年的流动被打破,出现了人才断流和政府真空的状态也是必然。所以财阀和军阀才能再一次控制中枢。
第3个回答  2020-01-18
第4个回答  2020-06-17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史选拔的范围,使有才能的人因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