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如题所述

  试题预览:
  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押题卷
  语文试题(一)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4)怀旧空吟闻笛赋,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浊酒一杯家万里, 。
  (7)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的首联、颔联或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颈联、尾联。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9分)
  有一些灯zhǎn没能亮到秋日,与生具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中,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xiāo。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玄机( ) 灯zhǎn ( ) 不禁( ) 一笔勾xiāo( )
  (2)文中 “ ”一词中有错别字,正确写法是 (2分)
  (3)“伤逝之美”中的“伤”的意思是 ,“不与曲人语道”中,“语”的意思是 。(2分)
  (4)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3.名著导读。(4分)
  (1)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此诗描写的是名著《 》中的
  (2)请将以下关于人物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血溅鸳鸯楼②醉打蒋门神③斗杀西门庆④除恶蜈蚣岭⑤大闹飞云浦
  4.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一部分人还做着伤害它们的事情,作为当代中学生,该为鸟类做些什么呢?八(3)班学生准备4月4日下午2点在教室举行主题为“鸟儿,我是你朋友”的主题班会,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12分)
  (1)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②不超过20个字

  (2)班会前班级同学准备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其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修改。(6分)
  目前,春回大地,正是百鸟做窝的季节。【A】喜鹊、燕子、啄木鸟和山雀等许多鸟都要在树上或屋檐下孵小鸟、下蛋、做窝。【B】为保护益鸟,给它们营造一个安全生存的环境和气氛,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不掏鸟窝,不摸鸟蛋,不捕捉益鸟。
  二、【C】多栽树,多种草,为鸟类创造能否繁殖的良好环境。
  三、向人们宣传保护益鸟的重要意义。
  四、认真观察和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益鸟的知识。
  朋友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益鸟,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A】句语序需要调整。
  ②【B】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③【C】句前后语意不一致,请适当调整。
  (3)假如你是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2分)
  竹
  夜里卧床,听得窗外阵阵风起,泠泠的声响,象从心里刮过。是那么的幽那么的静,小时曾看过一副画,画上是一丛竹,风来竹身摇曳,仿佛能听到一片静的声音,在画的下面就写着大大的一个字,“静”。
  在家的东边,就有一丛竹的,那是叔叔家的,分家时当成财产给了他,不过他家搬出去离竹有一百米远了,到不如我们天天能听竹韵看竹之神了。虽然日日的逼视,夜夜风声,我们也没那么高雅,象一个文学家那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超脱,只是有了竹,大人们能编出很多的日用品来。可我们也不能动了这里的一棵竹的,要用得给叔叔打了招呼,才能去砍下一棵两棵的。于是我们都想自己有一丛竹,梦里所想,那梦就是一粒种子吗?在院坝前的土地边上,突楞楞就冒出几棵小的角,尖尖的,那么弱小,可生命力却有着向上的不曲不挠的精神。
  我离家很多年了,下车后走到院子的口处,迎面是一团绿云,风来飒飒的声音象一首歌一样。它是那几棵我看到的小小苗长大的吗?叔叔家的竹更茂盛看上去碧浪滔滔,绿韵幽幽。可我家的那丛小竹不也在努力吗,你看它扎根在石缝里,不停的把尖的笋角顶开缝隙,不停的把根申向远处。没人去关注它,就这样把生命的绿意喷薄,就这样用节节的竹竿来告示着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人们说的“给我一个空间,我会活得更灿烂”。
  它不是在石缝中出生吗,在石缝中长大吗。它那不曲的风骨,飒飒的风韵,你读出了什么呢?你是文学家就读出一首诗,你是一个正义的君子就能读出气节,你是一个画家你就能读出生命的风骨。你什么也不是,那你能感受到竹席在夏天的凉快。
  走进故乡,家家都有竹的,一丛丛的,一团团的。看得入神了,还以为那是一片云山,山里有失意的隐士吗?小时不懂那么多,父亲写的对联上“松竹梅岁寒三友”。竹不择地而生,不因时而变色,不因人而改变什么。崇尚着竹的精神的人,却在说着和竹的精神相悖的话。“树直有用,人直无用”。竹还是那样一节节的把自己的风骨和不曲的精神传递着,可真正的仕途得意的人又有谁来关心呢,那些崇尚的人不是看透了世事的隐士就是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一与竹对悟才发出些对竹的感悟对人生的超脱。而竹是不知道的,你要看就看吧。也许看过了,还要去生命场中拼搏一番,只气节不变,充满了血性的精神不会变。
  这,是竹的精神在人的身上的延续。
  5.文中的竹有哪些特征?(4分)
  答:
  6.为何作者说竹的生命“不是人们所说的‘给我一个空间,我会活得更灿烂’。”?(4分)
  答: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6分)
  答:
  8.仔细阅读,思考:文中的“竹的精神”指什么?(4分)
  答:
  9.结合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换写一个首尾呼应的结尾。(4分)
  答:
  二] (18分)
  ①每个人都有追求,而追求始终伴随着舍弃。有些东西看上去是那么宝贵和美好,令人不忍舍弃。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神圣的真理,那么还会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
  ②名誉吗?哥白尼为了追求真理而被教会视作十恶不赦,他的地动学说更被诬蔑为“异端邪说”而加以禁止。在当时那个神权至上的宗教世界里,他的所作所为还有什么名誉可言?
  ③金钱吗?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追求的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知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人想以重金将他留聘,但他舍弃了金钱,排除万难,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④地位吗?曾任空军某部副军长的蒋道平,离休后谢绝了许多单位让他任“顾问”“董事”的聘请,舍弃了多少梦寐以求的“肥缺”,而甘愿在同济大学做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工作,当起了“扫帚大叔”。
  ⑤生命吗?为了使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舍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今,热血青年尧茂书为了洗清中国的江河要由外国人首漂的耻辱,为了实现站中国人自己最先征服长江的理想,他孤身一人漂流长江,征服许多险恶,不幸遇难。
  ⑥家庭吗?老山战士在给父母的家书中说:“自古道:‘忠孝难以两全’,为了之祖国母亲,儿子不得不离开你们而去。”正是为了使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热血男儿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幸福,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叱咤于枪林弹雨之中,写下了光辉壮丽的英雄篇章。
  ⑦如果没有他们……
  ⑧ ,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我们祖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人,他们的追求中舍弃了功名利禄,将生命与家庭置之度外。他们推动着历史前进。看到他们的业绩,难道我们还能在追求中顾虑重重,不忍舍弃,甚至因此而放弃追求吗?
  ⑨——要追求,就不要怕舍弃。
  10.给文章你个标题。(3分)

  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2.②——⑥段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4分)
  答:
  13.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写一句过渡句。(3分)
  答:
  1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4分)
  答:
  [三] (15分)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连月不开( )(2)波澜不惊( )
  (3)沙鸥翔集( )(4)吾谁与归(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7.诵读选文一、二段时,应用什么样的语调?(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18.“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中的“怒”用的好,好在哪里?(5分)
  答:
  三、写作(55分)
  19.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押题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略
  2. (1)xuán 盏 jīn 销(2)与生具来 与生俱来(3)伤,悲哀。语,说(4)对偶
  3. (1)《西游记》 二郎神(2)32514
  4. (1)示例:保护鸟类,关爱自然。(2)①喜鹊、燕子、啄木鸟和山雀等许多鸟都要在树上或屋檐下做窝、下蛋、孵小鸟。②营造 创造③去掉“能否”(3)示例:鸟类是地球家庭的一员,是人类的朋友。观察这些朋友会使你更好的了解他们,了解他们会使你喜欢上他们,喜欢这些朋友会使你更有爱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他们为庄家和森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请※同学说说他的爱心倡议吧!
  5. 竹不择地而生,不因时而变色,不因人而改变什么。(意思对即可)
  6. 因为即使没有人去关注它,它还是这样把生命的绿意喷薄,这样用节节的竹竿来告示着人生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7. 运用排比,设问,写出了不同的人对竹风骨风韵的思考和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竹的敬佩和赞美,增强了语句的气势。(意思对即可)
  8. 有着向上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曲的风骨,飒飒的风韵。(意思对即可)(各2分)
  9. 参考:我喜欢卧在床上听风来吹过竹的飒飒,我喜欢看雨中竹的碧色盛装。夜,因为竹显得更静谧,梦里,我也变成了一丛竹……(意思与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相关,首尾呼应即可)
  10. 追求与舍弃(意思对即可)
  11. 举例论证。②——⑥段任意段即可。作用:论证“如果你追求的是神圣的真理,那么还会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使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意思对即可)
  12. ②——⑥段顺序可以换,因为这五个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13. 如果没有从古到今这些为了追求而甘愿舍弃一切的人。(意思对即可)
  14. 首先提出“如果你追求的是神圣的真理,那么还会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中心论点,然后通过举例,分别论述为了追求真理,名誉.金钱.地位.生命.家庭都可以舍弃的道理,最后由正是由于许多人的舍弃才有我们今天的现实,推出 全文的结论:要追求,就不要怕舍弃。
  15. (1)放晴(2)起,动(3)鸟栖息在树上(4)归依
  16. (1)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7.(1)第一段:悲哀,低沉。第二段:喜悦,昂扬。
  18.怒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渲染了登楼者的悲伤之情。
  三.写作
  参考2009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6
http://space.30edu.com/05590353/ReadArticle.aspx?ID=85d8a430-1c54-44b3-9569-87b5d915104e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子日:“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②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③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谈笑有鸿儒, 。 (刘禹锡《陋室铭》)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 ) 联mèi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历程。

4.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3)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的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

①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的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

②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

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

二、阅 读 (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分)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

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

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

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

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

[二] (23分)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阮殿文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缝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茸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10.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 接着写: ;

然后写:与申年人的对话; 最后写: 。

11.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6分)

12.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3.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4分)

14.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分)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三](15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3)而或长烟一空 一: (4)把酒临风 把: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4分)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18.依据选文,填写下表。(3分)

篇目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相同的内心感受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三、写作(55分)

19.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作答即可,每空1分,共6分)
① 温故而知新 ② 大漠孤烟直
③ 会当凌绝顶 ④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⑤ 往来无白丁 ⑥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⑧ 赢得生前身后名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任选其中1首作答即可,4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荟萃(cuì) 联(袂) (每空1分,共2分)
(2)精采 精彩 (每空1分,共2分)
(3)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成就,完成。 (每空2分,共4分)
(4)对偶 (1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每空1分,共4分)
(1)聚义厅 忠义堂
(2)一 外祖父(或“外祖母”)
4.语文综合实践。 (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该题答案做到内容相应,句式相同即可。
(2) 答: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
(3)②比较好。①前半部分说“我有太多的话要像您说”,后半部分突然又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前后自相矛盾(或“前后语意不连贯”);③后半部分所说的“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带有教育的口吻,语气生硬,不得体;只有②做到了简明连贯得体,所以我觉得②比较好。
二、阅 读 (55分)
〔一〕 (17分)
5.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
6.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 (2分)
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 (2分)
7.不能颠倒(1分)。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8.表示讽刺和否定。 (2分)
9.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二〕 (23分)
10.与白马对视(2分); 与白马作别(2分)。
11.①因为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从而也引起了我的注意;②它是围栏里的唯一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③其它八匹马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因而这匹白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④这匹白马与我作别时的嘶鸣让我心里有一阵剧烈震动,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它既喊出了禁锢者的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回答其中三点即可,或者将①③两小点合为一点,每小点2分,共6分)
12.①一匹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却被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一片如此辽阔且花草丰茂的草原,却成了一片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由此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沉痛与悲愤(2分);②写围栏的狭窄、草原的死寂,与后文写白马的嘶鸣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强调了白马不屈的抗争精神(2分)。
13.①为四百元钱,一匹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一根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作者为此感到悲愤与委屈(2分);②它们的形象与作者心中“骏马”的形象相差甚远,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2分)。
14.不好(1分)。因为原句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之情(2分)。而改换后的句子则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1分)。
〔三〕 (15分)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每小题1分,共4分)
(1)幽暗,昏暗 (2)花 (3)全 (4)执,拿
16.翻译下列句子。 (每小题2分,共4分)
(1)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每小题2分,共4分)
(1)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
(2)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
18.根据选文,填写下表。 (每空1分,共3分)
篇目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相同的内心感受
《醉翁亭记》(节选) 朝而往,暮而归。 快乐(或高兴)
《岳阳楼记》(节选) 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第3个回答  2010-06-14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4)怀旧空吟闻笛赋,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浊酒一杯家万里, 。
(7)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的首联、颔联或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颈联、尾联。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9分)
有一些灯zhǎn没能亮到秋日,与生具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中,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xiāo。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玄机( ) 灯zhǎn ( ) 不禁( ) 一笔勾xiāo( )
(2)文中 “ ”一词中有错别字,正确写法是 (2分)
(3)“伤逝之美”中的“伤”的意思是 ,“不与曲人语道”中,“语”的意思是 。(2分)
(4)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3.名著导读。(4分)
(1)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此诗描写的是名著《 》中的
(2)请将以下关于人物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血溅鸳鸯楼②醉打蒋门神③斗杀西门庆④除恶蜈蚣岭⑤大闹飞云浦
4.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一部分人还做着伤害它们的事情,作为当代中学生,该为鸟类做些什么呢?八(3)班学生准备4月4日下午2点在教室举行主题为“鸟儿,我是你朋友”的主题班会,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12分)
(1)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②不超过20个字

(2)班会前班级同学准备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其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修改。(6分)
目前,春回大地,正是百鸟做窝的季节。【A】喜鹊、燕子、啄木鸟和山雀等许多鸟都要在树上或屋檐下孵小鸟、下蛋、做窝。【B】为保护益鸟,给它们营造一个安全生存的环境和气氛,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不掏鸟窝,不摸鸟蛋,不捕捉益鸟。
二、【C】多栽树,多种草,为鸟类创造能否繁殖的良好环境。
三、向人们宣传保护益鸟的重要意义。
四、认真观察和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益鸟的知识。
朋友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益鸟,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A】句语序需要调整。
②【B】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③【C】句前后语意不一致,请适当调整。
(3)假如你是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2分)

夜里卧床,听得窗外阵阵风起,泠泠的声响,象从心里刮过。是那么的幽那么的静,小时曾看过一副画,画上是一丛竹,风来竹身摇曳,仿佛能听到一片静的声音,在画的下面就写着大大的一个字,“静”。
在家的东边,就有一丛竹的,那是叔叔家的,分家时当成财产给了他,不过他家搬出去离竹有一百米远了,到不如我们天天能听竹韵看竹之神了。虽然日日的逼视,夜夜风声,我们也没那么高雅,象一个文学家那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超脱,只是有了竹,大人们能编出很多的日用品来。可我们也不能动了这里的一棵竹的,要用得给叔叔打了招呼,才能去砍下一棵两棵的。于是我们都想自己有一丛竹,梦里所想,那梦就是一粒种子吗?在院坝前的土地边上,突楞楞就冒出几棵小的角,尖尖的,那么弱小,可生命力却有着向上的不曲不挠的精神。
我离家很多年了,下车后走到院子的口处,迎面是一团绿云,风来飒飒的声音象一首歌一样。它是那几棵我看到的小小苗长大的吗?叔叔家的竹更茂盛看上去碧浪滔滔,绿韵幽幽。可我家的那丛小竹不也在努力吗,你看它扎根在石缝里,不停的把尖的笋角顶开缝隙,不停的把根申向远处。没人去关注它,就这样把生命的绿意喷薄,就这样用节节的竹竿来告示着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人们说的“给我一个空间,我会活得更灿烂”。
它不是在石缝中出生吗,在石缝中长大吗。它那不曲的风骨,飒飒的风韵,你读出了什么呢?你是文学家就读出一首诗,你是一个正义的君子就能读出气节,你是一个画家你就能读出生命的风骨。你什么也不是,那你能感受到竹席在夏天的凉快。
走进故乡,家家都有竹的,一丛丛的,一团团的。看得入神了,还以为那是一片云山,山里有失意的隐士吗?小时不懂那么多,父亲写的对联上“松竹梅岁寒三友”。竹不择地而生,不因时而变色,不因人而改变什么。崇尚着竹的精神的人,却在说着和竹的精神相悖的话。“树直有用,人直无用”。竹还是那样一节节的把自己的风骨和不曲的精神传递着,可真正的仕途得意的人又有谁来关心呢,那些崇尚的人不是看透了世事的隐士就是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一与竹对悟才发出些对竹的感悟对人生的超脱。而竹是不知道的,你要看就看吧。也许看过了,还要去生命场中拼搏一番,只气节不变,充满了血性的精神不会变。
这,是竹的精神在人的身上的延续。
5.文中的竹有哪些特征?(4分)
答:
6.为何作者说竹的生命“不是人们所说的‘给我一个空间,我会活得更灿烂’。”?(4分)
答: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6分)
答:
8.仔细阅读,思考:文中的“竹的精神”指什么?(4分)
答:
9.结合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换写一个首尾呼应的结尾。(4分)
答:
①每个人都有追求,而追求始终伴随着舍弃。有些东西看上去是那么宝贵和美好,令人不忍舍弃。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神圣的真理,那么还会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
②名誉吗?哥白尼为了追求真理而被教会视作十恶不赦,他的地动学说更被诬蔑为“异端邪说”而加以禁止。在当时那个神权至上的宗教世界里,他的所作所为还有什么名誉可言?
③金钱吗?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追求的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知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人想以重金将他留聘,但他舍弃了金钱,排除万难,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④地位吗?曾任空军某部副军长的蒋道平,离休后谢绝了许多单位让他任“顾问”“董事”的聘请,舍弃了多少梦寐以求的“肥缺”,而甘愿在同济大学做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工作,当起了“扫帚大叔”。
⑤生命吗?为了使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舍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今,热血青年尧茂书为了洗清中国的江河要由外国人首漂的耻辱,为了实现站中国人自己最先征服长江的理想,他孤身一人漂流长江,征服许多险恶,不幸遇难。
⑥家庭吗?老山战士在给父母的家书中说:“自古道:‘忠孝难以两全’,为了之祖国母亲,儿子不得不离开你们而去。”正是为了使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热血男儿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幸福,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叱咤于枪林弹雨之中,写下了光辉壮丽的英雄篇章。
⑦如果没有他们……
⑧ ,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我们祖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人,他们的追求中舍弃了功名利禄,将生命与家庭置之度外。他们推动着历史前进。看到他们的业绩,难道我们还能在追求中顾虑重重,不忍舍弃,甚至因此而放弃追求吗?
⑨——要追求,就不要怕舍弃。
10.给文章你个标题。(3分)

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2.②——⑥段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4分)
答:
13.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写一句过渡句。(3分)
答:
1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4分)
答:
[三] (15分)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连月不开( )(2)波澜不惊( )
(3)沙鸥翔集( )(4)吾谁与归(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7.诵读选文一、二段时,应用什么样的语调?(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18.“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中的“怒”用的好,好在哪里?(5分)
答:
三、写作(55分)
19.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积累与运用
1. 略
2. (1)xuán 盏 jīn 销(2)与生具来 与生俱来(3)伤,悲哀。语,说(4)对偶
3. (1)《西游记》 二郎神(2)32514
4. (1)示例:保护鸟类,关爱自然。(2)①喜鹊、燕子、啄木鸟和山雀等许多鸟都要在树上或屋檐下做窝、下蛋、孵小鸟。②营造 创造③去掉“能否”(3)示例:鸟类是地球家庭的一员,是人类的朋友。观察这些朋友会使你更好的了解他们,了解他们会使你喜欢上他们,喜欢这些朋友会使你更有爱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他们为庄家和森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请※同学说说他的爱心倡议吧!
5. 竹不择地而生,不因时而变色,不因人而改变什么。(意思对即可)
6. 因为即使没有人去关注它,它还是这样把生命的绿意喷薄,这样用节节的竹竿来告示着人生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7. 运用排比,设问,写出了不同的人对竹风骨风韵的思考和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竹的敬佩和赞美,增强了语句的气势。(意思对即可)
8. 有着向上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曲的风骨,飒飒的风韵。(意思对即可)(各2分)
9. 参考:我喜欢卧在床上听风来吹过竹的飒飒,我喜欢看雨中竹的碧色盛装。夜,因为竹显得更静谧,梦里,我也变成了一丛竹……(意思与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相关,首尾呼应即可)
10. 追求与舍弃(意思对即可)
11. 举例论证。②——⑥段任意段即可。作用:论证“如果你追求的是神圣的真理,那么还会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使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意思对即可)
12. ②——⑥段顺序可以换,因为这五个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13. 如果没有从古到今这些为了追求而甘愿舍弃一切的人。(意思对即可)
14. 首先提出“如果你追求的是神圣的真理,那么还会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中心论点,然后通过举例,分别论述为了追求真理,名誉.金钱.地位.生命.家庭都可以舍弃的道理,最后由正是由于许多人的舍弃才有我们今天的现实,推出 全文的结论:要追求,就不要怕舍弃。
15. (1)放晴(2)起,动(3)鸟栖息在树上(4)归依
16. (1)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7.(1)第一段:悲哀,低沉。第二段:喜悦,昂扬。
18.怒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渲染了登楼者的悲伤之情。
第4个回答  2010-06-15
我的空间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