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人物形象概括是什么?

如题所述

如下:

1、周进、范进

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2、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

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3、杜少卿

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说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儒林外史》周进主要事迹如下:

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惠的嘲弄和冷遇。

不久,周进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帐房,可以说,已到了科场梦醒之时,然而,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却又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他是不能进入贡院的,看门人的鞭子将他打了出来。

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才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