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孩子的情绪呢?

如题所述

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情绪呢?

第一,要允许和接纳,第二,要引导孩子语言表达,第三,自己的情绪要平和有耐心,如果家长能做到这3点,那么孩子就能非常懂事,非常平和,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行为模式。

婴幼儿压抑的时候,家长没有允许他,总是否定他,一哭就打,不让他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出现偏差的行为,比如说孩子出现多动、捣乱、咬手指头,拿别人的东西、和别人说话这些行为偏差行为,其实都是0~6岁的时候,家长没有允许孩子的情绪的发生,而是采取了否定打压的这种方式所导致的,所以上小学以后,孩子很容易出现行为上的这种毛病。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家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从幼儿园出来就要去超市,要买糖吃,我就不给她买,不给她买的时候,她就趴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当时我就蹲下来给她说,妈妈不给你买,没达到你的愿望你不舒服对吧?你不舒服就哭吧,妈妈蹲在这里陪着你,哭完了再跟我说话,她哭了一会呢,就哭完了,还要买糖,我就说还不能买糖,这时候她又继续哭,我对她说没哭完可以继续哭来,妈妈抱着你再哭一会儿,然后她说妈妈我不买糖了,我买牛奶行不行?妈妈就说可以啊,行为上要温和而坚持要坚定情绪上要接纳和允许;

家长不让孩子买糖,还不允许哭就太霸道了对不对?所以你不给人家买玩具,不给人家买糖就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发脾气,当你允许他发脾气的时候,他反而能做出心理上的调整,他就不一定要买了,所有的0~6岁的婴幼儿要玩具,要吃的,要起来没完,主要不在于要的那个东西,而在于家长是否允许情绪允许了,买不买就不重要了。

特别是一些老人看孩子,孩子一哭就赶紧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把这个哭呢,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孩子形成了一种不太好的一种模式,比如说有孩子玩手机,不让他玩就哭,我就不让你玩,你哭对吧?可以哭,那哭完了再说,哭完了以后还是不让你玩,所以说哭是没用的。

情绪是被接纳的,行为是不能让步的,这就是家长的底线,一个三岁的小孩一刷牙就哭,一刷牙就哭,然后,引导他妈妈抱着他就哭,哭完了以后告诉他还得刷牙,所以呢,这样他就知道该做的事情是不能拖的,该承担的责任是必须承担的,然后情绪呢,就被释放被允许了,孩子们也就舒服了,舒服以后呢,他也就很乐意去做了,这是关于对待0~6岁孩子情绪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5
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要在日常中教会孩子认识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我们经常会有意识地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只有孩子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也就是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同时要学会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孩子把他认为的这些小美好分享给其他人,让他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放大化。让孩子意识到,积极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有些怀有高期望值的家长和老师,目光通常看到孩子的缺点大过于优点,总是能发现孩子身上各种能力的不足,却忽视孩子的优点,如我们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它放大,及时给出肯定,孩子自然就会朝这些好的方向去发展。
我是佳来教育家校讲堂,关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有关家庭教育问题可以看我主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