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复读生?

如题所述

在广东深圳,2018年有高考复读学校招生还没结束,已经有近10个超过高分优先投档线的学生确定复读,理科最高分达到568分,文科最高分超过600分。

  在四川巴中,上一本线的考生是各校招录复读生的重点对象,高四食宿免费成为各校提供的标准配置。

  为了针对考生录取后不报到的情况,2018年高考大省河南还出台了一项政策,高校可以此拒绝录取失信考生,考生第二年高考志愿的选择也将受限制。

  许多有高分、名校录取通知书加持的考生成了复读的主力军,高四已不再是落榜生的后悔药。

  考上不就读,再读一年高四,只为更好的名校,这样的复读生已屡见不鲜。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6%增长到2018年的81.13%,20年间翻了2.4倍。

  与过去不同,随着录取率的提高,学生和家长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这一底层需求,以名校为目标成为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

  上大学不难,上名校不易,部分高中就这样变成了“四年制”。可以说,复读班火爆是人们名校情结的演变,可以预见的是,在人们追求名校的心理持续的前提下,这样的情况恐怕会长期存在。

  高考被学生和家长当做规范、公开、标准、可量化的战场,多年努力只为一战而胜。一定程度上说,一考定终生已不再绝对。但对于普通学子而言,高考,仍不失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公平路径。

  虽然有了自主招生等学生拥有自主权进入高校的途径,高考主要还是依据考试分数来选拔学生。

  高考的意义重大,考生选择“高四”,恰也是基于对高考的信赖,相信高考对改变命运的意义。

  所以,高考的改革也必须在公平的尺度上不断推进,使其评价尺度更加科学合理。除了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外,以更多元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招生制度也值得探索。

  再者,复读生面临着背水一战的压力,无论于家长还是学生本身,都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考验。

  有人说,高考不仅是一场选拔,更是一场人生考试,它藏着你并不能预知的命运。

  第四年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放弃已有是值还是不值?

  功不唐捐,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相信,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