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

说点关于曹操的事

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 的养子.曹操自幼机警有智计,好游荡任侠.20岁时,举 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黄巾起 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 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与 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互相攻战,实力逐渐壮大.建 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 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 治优势.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此后即逐步 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 的战乱.建安十三年,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 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 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病 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 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 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 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 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 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 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 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 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 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征高□时,诗 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 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 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 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 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 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 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 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 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 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 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 《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 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 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 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游仙诗有《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是不信 方士神仙之说的,所以他写这些诗当别有所寄,不能据 此把他与秦皇,汉武的求仙等量齐观.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 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 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 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 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 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 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 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 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的散文多是应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书 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质朴浑重,率真流畅,写出了曹 操的独特声口.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大半生奋 斗经历,分析当时形势,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语,写得极 其坦率而有气魄.从东汉以来,散文出现了骈化的趋势, 至汉末而渐显;一般散文作者开始讲求对偶,注重用典. 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质实明练的文体,在当时独树一 帜.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 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 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 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 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 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 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 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 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 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 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 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 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 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 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 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有关曹操作 品的注释,主要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 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 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曹操的儿子太多了,就目前有记载的如下:
长子是曹昂,在宛城之战时战死
第二子是曹丕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18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后裔,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丘顿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行刺大臣董卓不遂,逃亡。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京城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他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形成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割据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进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

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1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的奠基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解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编。

史书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生产的恢复有着重大贡献。身为诗人的他,其诗歌势力浑厚,胸怀广大。

曹操诗风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亦影响了后来杜甫白居易等之文风。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家庭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丕,公元221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昂,年轻时曾举考廉,为张绣所杀。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以妙法为大象称重。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变,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参考资料:http://www.coovol.com/wiki/view/?119.html

第2个回答  2006-11-18
曹操(155~220)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武帝曹操,又名吉利,字孟德。中国东汉末权臣,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早年为洛阳北部尉、顿丘令,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并起兵讨伐董卓,逐步扩充军力。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据兖州,收编青州黄巾军为“青州兵”。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洛阳朝见汉献帝,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献帝名号削平大部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袁绍后,逐渐统一中国北部。十三年(208)任丞相,同年乘荆州牧刘表病卒,率大军南征。为孙权与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后为巩固后方,统一关 陇,取汉中占巴蜀,击败马超,招降张鲁,并利用孙权与刘备矛盾消灭关羽,解除襄樊的威胁。十八年(213)封魏公,建魏国。二十一年(216)进爵魏王,不久病死。子曹丕代汉称帝,追谥曹操为魏武帝。操好读书,有谋略。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整顿吏治,用人惟才,不计门第,加强中央集权,使其统治地区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又精熟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擅长诗歌,作品多慷慨悲凉,与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第3个回答  2006-11-19
傲世三国之三分天下 官方全攻略

[P][FONT size=2][BR] [BR] [BR]  傲世三国之三分天下 官方全攻略  [BR]序幕·赤壁之战[/FONT][/P] [P][FONT size=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BR]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R]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BR]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FONT][/P] [P][FONT size=2]  东汉末年,帝纲堕坠,阉宦专权,群雄割据,纷战不休。建安五年冬(公元二○○年),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大破诸侯中最强大的袁绍军,一举奠定称霸北方的基础。其后数年,曹操东逐管承、北破乌桓,清剿袁党、略定郡县,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征必克,势不可当。建安十三年七月,北方暂定之后,曹操再领二十万大军,挥师南征,意欲一鼓作气,趁势一统天下。[BR]  当其时,南方刘表跨蹈汉南,坐镇荆襄,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孙权据守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用;刘备于建安六年兵败汝南之后,投奔刘表,屯兵新野,其间,三顾诸葛孔明于茅庐之中,终于得其相助,后屯兵樊城。[BR]  八月,刘表病故,次子刘琮代立,见曹军将至,不敢抵抗,遣使请降,尽献荆襄九郡。刘备卒失所托,仓促间弃樊城,渡襄江,向荆州要地江陵进发,百姓扶老携幼,将男带女,冒死相随。[BR]  一路之上,刘备同行军民十余万人,大小车辆数千,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一日只行十余里,另遣关羽乘船数百艘,至江陵相会。曹操惧怕刘备占据江陵,尽释辎重,轻军赶至襄阳,见刘备已过,又亲率精骑五千,一日一夜急行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两军交战,刘备溃不成军,只与左右数十骑从小路逃走,正好与关羽船只相会,一起顺江而下,途遇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领万余人接应,前往夏口。[BR]  另一方面,刘表新死,东吴鲁肃自请奉命吊丧,以观其变。行至南郡,刘琮已举众降曹。于是鲁肃又往迎刘备,与刘备会于当阳长坂,劝其与东吴并力抗曹。而此时,东吴内部则因曹操新得刘表兵众,威势越盛,众人皆望风畏惧,劝孙权纳降,孙权心中犹疑,战与不战,意下难决。刘备至夏口,即遣孔明出使江东,劝议并力抗曹之计。[BR]  孔明既赴柴桑,舌战江东群儒,语激吴主孙权,纵言形势,具陈利害,加之周瑜、鲁肃二人也力执拒曹之议,孙权终于决意一战,于是拜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领水军三万,与刘备、刘琦人马两万,自樊口溯江西上,并力迎拒曹操二十万大军于乌林赤壁。其时正值十二月,严冬。[BR]  曹操因北军不惯风浪,将船舰以铁链首尾相接,以便操练。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取蒙冲斗舰数十艘,满载薪草,灌以膏油,遮以帷幕,上建牙旗,又预备走舸,系在船后。然后秘密传书曹操,诈云欲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以十艘船只在前,中江举帆,其余船只次第前进,曹军吏士皆出营指点观望。离曹军二余里,黄盖突然放船发火。此时风势盛猛,风助火势,船如箭发,数十只火船一起冲入曹军水寨,曹寨船只尽着。火势延及岸上营落,顿时烟炎张天,红彻云海。曹军人马烧死溺死者不可计数,大败而退,走华容道,还保南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继续追击,曹操留曹仁等人守江陵城,自己径自北归许昌。[BR]  这就是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赤壁之战。此战中曹操因一时之骄而致惨败,北归之后无力再次大举南征。刘备、孙权则趁机积蓄实力、各自扩张。此消彼长,于是以赤壁之战的结束为起点,拉开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帷幕。[BR]  曹操北归之后,无力再次大举南征,其后十余年,定关中、平凉州、取汉中,统一北方,加九锡,称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崩于洛阳,同年年底,其子曹丕废汉献帝建自立,国号魏。[BR]  刘备则趁机获取荆州,三年后入西川,不久灭刘璋而代之,得益州。建安二十四年于定军山大破曹军,再得汉中,进位汉中王。建安二十六年在成都称帝,继承汉室,国号汉。[BR]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依旧固守江东。建安十六年,迁都至秣陵,建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二十三年,破蜀兵,斩关羽,定荆州,称吴王。黄武七年(公元二二九年)称帝,国号吴。[/FONT][/P] [P][FONT size=2]曹操方[/FONT][/P] [P][FONT size=2]第一关 赤壁[BR]故事背景: [BR]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起兵南征,大军未至,荆州军民望风而降。曹操得荆州降众,威势更甚,进而陈兵大江之上,操练军队,只待士兵适应水战之后,便要一举踏平东吴。谁想踌躇满志之时,却中了东吴黄盖诈降火攻之计,水旱营寨连同二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混乱之中,荡寇将军张辽与数十士兵拼死救得曹操登岸,一路向南郡败逃。[/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曹操安全逃离战场(西北)[/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曹操死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本关从曹操误中火攻之计,在张辽及少量士兵的保护下从东南角弃船登岸开始。对话结束后,周瑜、徐盛、丁奉率领大队人马随后追杀而来。性命要紧,曹操带上张辽,丢下士兵们抵挡十倍于己的东吴部队,争取时间向西逃跑,很快可以遇到文聘和毛玠的部队,而同时,凌统和吕蒙的伏兵也突然出现。曹操故技重施,丢下可怜的文聘、毛玠浴血奋战,自己带着张辽绕开敌人的弓箭兵向北逃去——曹操始终不忘带着张辽,因为万一遇上意外,可以让张辽殿后,自己脱身逃跑。北面不远有徐晃人马接应,而东吴兵马还在和文聘、毛玠作战,曹操可以悠哉悠哉慢慢走了。收编徐晃的人马后向东边树林而行,砍死一个要大奖不要命的东吴斧头兵,可以再收聚一队走散的枪兵。折回来继续向北走上山崖,发现张郃带着兵马正不知所措地呆着,于是给张郃和徐晃一个立功的机会,带队向前引出赵云的伏兵并一口气歼灭。赵云被消灭后,曹操兵马可以一直走到最北面,然后向右拐至右上角,许褚和李典正带着大批人马和众谋士在这里避风头。找到这一大支人马后,曹军就可以放心地向西边冲击了,即使张飞偷偷埋伏在那里也不怕。搞定张飞后继续向西北角挺进,然后就是?……华容道。这次关羽装作没看见曹操,逢人就砍,见人就杀,而且兵又多又强。如果不能战胜关羽,就只能再次靠曹操自己上阵套旧交情了。所以先存盘,然后让曹操拼命地向关羽身边冲,只要能冲到关羽身边说上话,关羽就再也不能装做没看见,只好抹不过面子让路放人。[BR]  这一关有多条逃跑路线,但是其他路线都是实力较强的东吴兵马拦路,而且没有象关羽那样好说话的人,难度比较大,并且己方接应的兵马也只有左下角树林里一支。如果不急着过关,也可以充分利用武将技与敌人正面交战,这样就需要注意武将的培养,特别是曹操和张辽,并多用空格键暂停,以分配武将技点数以及施展武将技。如果用张辽的落石、困龙与曹操的医疗配合,横扫孙刘联军改写历史也不是不可能。[/FONT][/P] [P][FONT size=2]第二关 定关中[BR]故事背景:[BR]  赤壁之战后三年,曹操准备再次南征东吴,但恐西凉在后方为乱,遂诱西凉太守马腾诣许都而杀之。马腾之子马超骁武多力,会同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兴兵雪恨,败钟繇,夺了长安,再败曹洪、徐晃,夺取潼关。曹操不敢复议南征之事,亲自领军前往潼关征讨马超。 [/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1、 占领潼关[BR]2、 全灭马超军[/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曹操阵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这一关马超实在是兵强马壮,所以敢一上来就把曹操臭骂一顿。地图被渭水分割成上下两块,曹操和马超的主力都在渭水之南,分在潼关两侧。贾诩不知道怎么打听到马超在渭水之北囤积了大量马匹,就劝曹操去抢了来自己用。曹操派出由徐晃和许褚领导的抢马先锋队,各带弩兵和斧头兵,从寨子后门走东边的桥过渭水。过了渭水就有敌人零散兵力,正好用来给武将升级,升级最好能带上荀攸,文官的医疗技能是非常好用的。过了向西的木桥,歼灭桥头的敌军之后,就要准备面对成宜、杨秋的营寨——通过营寨才能到达马场。木桥和敌寨之间有非常狭窄只容一人通过的地带,可以将弩兵埋伏在路口,用行动较快的斧头兵或武将前去吸引敌人前来一批批地消灭,或者用强力的武将技开路,直接荡平所有的敌人。穿过敌人营寨就是马场,此时夏侯渊等人会带着大批没有坐骑的金枪兵在大本营出现,让这些金枪兵前去马场骑上马匹,战力立刻成倍提升,跑起路来也显得神气多了。马场还有几部威力巨大的霹雳车,己方士兵夺马之后返回大营,而霹雳车可以先隔水向马超营寨狂轰一气占点便宜后再返回,不过要小心马超被轰急了会派兵进攻曹操。有了大队的金枪骑兵和几部霹雳车,已经足够攻下马超潼关城外的大寨,注意进攻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霹雳车,因为攻打潼关时还需要靠它们打前锋。另外要小心攻打营寨时,敌人城内的兵马会出城截杀曹操。 [BR]  攻下城外大寨,潼关也不成问题了,大军开进城市,先扫平城墙外的敌兵,然后用霹雳车一下下砸开城门,大伙儿一拥而入,杀光敌人,攻占潼关。[BR]  在开始时,若先趟开自己后营的黑雾,可以早些看到夏侯渊等人的金枪兵,不过没有马的金枪兵实在没有用处,无非就是早些听夏侯渊的牢骚话。先攻打马超大寨还是先攻打潼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自己的霹雳车。用霹雳车和敌人的投石车对战时,可以打一发换给地方,控制得好,可以让敌人的投石车一下也砸不到自己,当然,将敌人的投石车引出大营,然后士兵一哄而上将其拆烂更加过瘾。 [/FONT][/P] [P][BR][FONT size=2]第三关 平汉中[BR]故事背景: [BR]  曹操大破马超,平定关中,威震天下。班师回到许都,献帝出郭相迎,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其后不久,又加九锡,尊为魏公,位在诸侯王之上。曹操威势日甚,遂与群臣商议,先攻张鲁取汉中,而后收吴灭蜀。公元二一五年,曹操领军西征张鲁,兵马直至阳平关下。[/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占领南郑[/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曹操阵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这一关如果想多杀敌人打过瘾,就没必要去救程昱,让他被斧头兵砍死算了。救程昱的话需要尽快派遣部队,最好再带上投石车,去攻下西北方的阳平关。关内有敌人的弓弩兵把守,用投石车一个个砸死就行了。进关之后会遇到几支敌军,很容易消灭,最后的几个斧头兵一定要尽快打死,不然他们会跑回去把程昱砍成肉泥。救程昱的时候要小心敌人会派兵马救援,敌人的援兵实力不强,但是要防止投石车被他们弄坏。另外还会有些敌军会去偷袭曹操大寨,只要注意到他们的动向,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歼灭。救出程昱后,带着他去东南角找到法坛作法,召唤飓风将守护南郑的三个大寨中的弓箭手和投石车干掉一大半(诸葛孔明自叹不如),然后就简单了,用自己的部队攻破敌人三个大寨中的任意一个,打开通路开进南郑,用投石车砸开城门。敌人城内没有什么高级兵种,曹操的金枪兵、斧头兵、弩兵进去就象砍瓜切菜一般。砍够了,顺便占了州府,任务就完成了。 [BR]  这一关军械种类比较多,攻城的时候不妨试试孔明灯、云梯和天神鸢,数路并进,感觉一定不错。敌人的弓兵数量不少,注意防止直线冲锋造成惨重损失。另外地图西南角是刘备的葭萌关,若时间拖得太久,他也会时不时派几个兵出来趁火打劫。 [/FONT][/P] [P][FONT size=2]第四关 守合淝[BR]故事背景: [BR]  曹操既得汉中,西川惊恐。刘备遣使孙权,愿割还江夏、桂阳、长沙三郡,请孙权起兵攻曹,以为牵制。孙权因曹操兵在汉中,机不可失,于是趁势起兵,先夺皖城,杀魏皖城太守朱光,再继续进兵,进攻合淝。时合淝城由魏荡寇将军张辽、折冲将军乐进、破虏将军李典驻守。[/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1、 解救农民[BR]2、 全灭孙权军[/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1、解救农民失败[BR]2、张辽阵亡[BR]3、合淝失守[/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开始既没有农民也没有资源,士兵们的刀枪也无法伐木种田,所以先要去解救(抢夺?)关在东吴营寨里的农民。城外有两艘草船,派一队人出城乘船,路上遇到敌人的士兵,顺便给张辽长长级。上船后顺河而下,千万别被敌人弓箭兵射沉,连人带船一起完蛋。过了山头靠岸,干掉敌人的弓箭兵和巡逻枪兵,打破木栅,救出农民。这里会发现有黑马,顺手捡几匹,别太贪心,否则会钻进圈套,被敌人来个瓮中捉鳖,死不瞑目。救出农民后上船,不能直接回家,敌人的弓箭兵在路上等着呢。直接从对面上岸,从陆路打道回府,敌人的弓箭兵就不足畏惧了。回家的路上发现敌人已经开始行动,一定注意要保护好农民,至少要带一个农民活着进城才算完成任务。农民进城后立刻开始资源采集,因为敌人就要开始进攻了。保证有两个农民在城门口随时待命准备修理城门,其他农民以建造农场、建造作坊、建造翰林院、研究投石车、建造兵器坊、生产投石车的顺序发展,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投石车携防。在生产出投石车之前一定要扛住敌人的进攻,实在困难,就暂停生产,将所有兵马驻进城楼,再让所有农民前来修理城门,等敌人攻击波过去了再恢复生产。只要守住了敌人的进攻,后面就很轻松了,敌人的大营并不复杂,人数也不多,自己有城市生产做后盾,胜利只是迟早的事情。[BR]  本关草船去救农民时,一不留神就会被弓箭兵射沉,可以先用一艘空船将敌人引到稍远的地方,然后第二艘船一过山头就靠岸卸兵,在陆地上消灭敌人。[/FONT][/P] [P][FONT size=2]第五关 濡须口[BR]故事背景:[BR]  曹操击败张鲁,平定汉中,忽闻报孙权围攻合淝,于是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守汉中定军山隘口,平狄将军张郃守蒙头岩等隘口。其余军兵尽皆拔寨而起,回救合淝,一路杀奔濡须坞而来。[/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1、 消灭东吴粮车[BR]2、 全灭东吴军[BR]3、 占领濡须城[/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1、东吴粮车已进濡须城[BR]2、曹操阵亡[BR]3、居巢失守[/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本关对话一结束,东吴的粮车就从东南角向濡须城运送,曹操一生好从别人口中夺食,这次自然也不放过,派庞德率领斧头兵小队从东边小路冒矢急进,在粮车进城之前全部拦劫。东吴在粮车被劫后大举出动强攻曹操,庞德的抢粮队趁势反抄东吴后营,正好遇上倒霉的潘璋在后营外烧烤,几斧头就喀嚓了。注意不要与潘璋手下士兵交战,只要杀死潘璋,东吴大营军心大乱,很多人都倒戈而降,尽快把他们聚集起来撤离到安全地带,不要白白给镇压了。组织好这批人马,在加上原来的人马,基本上够推平孙权城外营寨了。不过并不着急,可以稳稳当当在城里发展生产,造出投石车、霹雳车、三弓床弩、云梯以及大量高级兵种,一起出城杀敌。走到这一步,东吴已经没有翻本的机会,被全灭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了。[BR]  成功击毁东吴粮车后,可以将己方营寨里的人马全部撤退到居巢城里,利用城墙优势与东吴军队作战,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损失。[/FONT][/P] [P][FONT size=2]第六关 守樊城[BR]故事背景: [BR]  曹操兵发濡须口,与孙权相持月余。孙权畏惧曹操势大,遣使求和,许年纳岁贡,曹操见江南急未可下,遂领兵北还。数月后曹操西征刘备,大军未至,而汉中守将夏侯渊被蜀将黄忠斩于定军山。曹操久战无功,汉中遂失。刘备得汉中之后,进位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令起兵取樊城。关羽率众先攻取襄阳,魏征南将军曹仁兵败,退守樊城。[/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1、吕常突破敌围请求援军(西北)[BR]2、援军到来之前守住樊城[/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1、 樊城失守[BR]2、 曹仁阵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吕常自告奋勇要突围求救,别理他,先按照最快出投石车的途径招募、组织农民,分配好工作。然后曹仁一马当先,出城守在桥头,等候敌人小兵一个个排着队走过来送经验值。将第一队刀兵全部砍死后,曹仁已经升了好几级,这时再将吕常带出来,过桥头,杀死几个刀兵,夺到一匹白马,让吕常骑上。曹仁将技能点数全部加到急行上,给吕常施展一次,吕常也给自己施展一个天甲,存盘。曹仁回城,或守在桥头继续等候经验小兵,吕常开始突围。先从右侧绕过城内的敌人,出城后向西北冲锋,选择宽松的地方走,一定不要停滞,否则立刻死翘翘。躲过最后几个金枪兵,即可以突围而出,临走前还不忘恐吓一番。吕常跑掉后,转而全力集中于防守。敌人的进攻一波比一波厉害,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投石车,不然很难保住城门。敌人还会用天神鸢突入城池,不过由于天神鸢只能携带少量士兵,所以不必专门分兵防守,等发现了再过去拦截也不迟。[BR]  本关于禁、庞德的援军出现的时间取决于吕常突围的时间,所以要让吕常尽快突围,援军可能在关羽最强烈的攻势发动之前到达,这样曹仁可以大舒一口气,不用为国捐躯了。不过于禁、庞德救了曹仁,自己可就要被关羽水淹七军,抓的抓,杀的杀了。[/FONT][/P] [P][BR][FONT size=2]第七关 战关羽[BR]故事背景:[BR]  关羽兵围樊城,曹操急遣虎威将军于禁领兵相救。关羽借天时地利,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欲迁都以避其锐,司马懿、蒋济劝止道:关羽得志,必为孙权所不喜,可以遣人劝孙权暗中起兵蹑关羽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曹操从之,孙权果然欣然应允,提兵袭取荆州,曹操则派遣平寇将军徐晃屯兵阳陵坡,看东南有应,然后征进。 [/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全灭关羽军[/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1、 徐晃阵亡[BR]2、 樊城失守[/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本关开始,樊城在关羽大军重重包围之下,徐晃需要从外面攻击关羽大营,缓解樊城的压力。关羽大营的入口在两座山峰之间,向西南行军不久就可以看见,一定要带上投石车并且擅用投石车,不然想要攻入关羽营寨几乎是不可能的。关羽营寨中有一些骑着白马的弓箭传令兵,及时杀死他们是缓解樊城压力的关键,否则以樊城的兵力很难扛住初期的几波进攻。不过杀死这些骑白马的士兵后,原来准备进攻樊城的部队就会转而围剿徐晃,所以徐晃一定要注意多让士兵送死,保护自身安全。徐晃进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樊城内部的生产建设,最好以最快速度拼命生产投石车,越多越好,有了大量投石车再加上农民修城门,樊城就大致可以自守,这样徐晃进兵的速度就可以放慢,城内城外互相帮助,分担压力。敌方还有一个偃城,但是发展速度并不快,所以主要战力还是遍布营寨之中的士兵和军械,樊城发展壮大以后可以出兵慢慢推平城外大寨,最后再集合兵力进攻偃城,将敌人全部消灭后,魏方的所有任务就完成了。 [BR]  其实本关中徐晃只要冲进关羽大营杀死三个白马弓箭兵,就可以为樊城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了。如果用兵以及使用武将技的水平足够高,樊城守好城门以后徐晃自己的兵力也可以将关羽大兵全部歼灭。[/FONT][/P] [P][FONT size=2]孙权方[/FONT][/P] [P][FONT size=2]第一关 夷陵城[BR]故事背景:[BR]  曹操兵败赤壁,北归许昌,留征南将军曹仁守南郡江陵,令厉锋将军曹洪分驻夷陵,以为掎角之势。东吴大都督周瑜率领数万之众进攻南郡,一时未下。大将甘宁建计先取夷陵,兵至即得其城,遂入城驻守。曹洪等人反围夷陵,将甘宁困于城中。周瑜得报,率诸将前来解围。[/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1、周泰突破敌人封锁进入夷陵城[BR]2、全灭曹军[/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夷陵失守[/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第一关比较简单,周泰虽然被周瑜骗去独闯敌围,但是一路之上倒是有不少士兵自告奋勇地相助。周泰只要进城就行,不需要与敌人正面交锋。一路敌人的阻拦并不激烈,只是在刚刚进入城市地图的时候要稍微小心一下,敌人会在入口处堵截,不要恋战,绕过去直奔城门。冲进城门后,看见东吴第一大将甘宁,两人密谋一番,将士兵拉进城楼,投石车开上城墙,各就各位,准备敌人的疯狂进攻。同时,周瑜的部队也终于在地图东南角出现,让他们也向夷陵开进,会在城下遭遇曹仁的援兵,遭遇战的胜负不要紧,反正敌人很难冲破城门这一关。城门口的战斗结束后,敌人剩余的士兵已经非常少,出去搜寻一下,很快就可以过关。 [BR]  本关地图西面也有一支己方的金枪兵,找到可以大大加强初期兵力,玩家若是愿意,用周泰的兵将城里城外的敌兵全部推平也可以,然后与甘宁会合,不需要周瑜的部队就能够取胜了。 [/FONT][/P] [P][FONT size=2]第二关 取皖城[BR]故事背景:[BR]  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曹操西征张鲁,大破之,斩其将杨任,遂平汉中。西川百姓听知曹操已取东川,料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使劝说孙权攻曹。孙权因曹操在汉中,遂趁势起兵,先取皖城,再攻合淝。[/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占领皖城[/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孙权阵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孙权大部队在地图东南角,前方敌人兵多路窄,根本无法通过——硬冲非被射得焦头烂额不可。幸亏甘宁不知道怎么跑到西南角去了,让他带领斧头兵和投石车,先稳打稳扎消灭前方山崖上的所有曹方弓弩兵,以及皖城东南方的小支弓兵,为主力部队打开通路。所有部队包括投石车和云梯到皖城内会合,下面就是要突破敌人的桥头封锁。敌人在桥头布置了大量投石车和弓箭兵,需要用投石车跟他们对拼,一个个砸死,也可以派机动灵活的士兵将他们逐个诱出消灭。过了桥头,别急着冲击敌人西面的城门,那里实在……可怕。同样用投石车将东边城墙上的弓箭兵一个个消灭,然后架起云梯,让自己的弓弩兵上去占领制高点,斧头兵随后跟上。弓弩兵和斧头兵步步为营,走下城墙,直奔敌人州府,注意不要引起敌人大部队的注意,然后可以轻轻松松砍翻州府,攻占皖城。[BR]  这一关进攻不能过于放松,一段时间后张辽会率领军队前来支援。如果不能在张辽抵达之前攻入皖城,这一仗就很难打了。[/FONT][/P] [P][FONT size=2]第三关 逍遥津[BR]故事背景:[BR]  孙权乘军队士气方锐,一鼓而攻下皖城。犒军已毕,孙权再率人马,往攻合淝。魏荡寇将军张辽屯守合淝,得曹操书,遂与破虏将军李典、折冲将军乐进出城迎敌,与孙权军战于逍遥津北。张辽用计,诱敌深入,截断孙权归路。[/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孙权逃过小师桥[/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孙权阵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一开始甘宁和吕蒙在地图西北追杀李典,张辽、乐进将孙权和其他人马隔断在东边山崖。对话一结束赶快按空格暂停,为武将们分配武将技。将甘宁的天甲和吕蒙的激励加到最强并给自己的士兵用上,就可以不管了他们了,转去操控孙权一边,毕竟孙权性命要紧。很快两边就一起开打,张辽、乐进进攻孙权,好在孙权这里人也不少,而且占了以逸待劳的优势,可以让弓箭兵在后自动攻击,其他士兵在前原地防守,辅以武将技,很轻松地将张辽和乐进干掉。此时甘宁那边的战斗也早已结束,大概还能剩下不少人马吧。让甘宁部队和孙权部队会合,路上清理掉几个弓箭兵,转头向南逃窜。过了第一个谷口,会有两队敌兵夹攻,只要做好准备,损失不会大。继续前进可以遇到一支自己的金枪骑兵,那可是雪中送炭啊。金枪骑兵们很不幸地被用来冲击南边山谷中的敌人零散兵力,然后大部队一拥而过。这时离开小师桥已经不远了,前方的路狭窄拥挤,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速度还不能太慢,因为很快就会有敌人可怕的弩骑兵部队和更可怕的金枪骑兵部队杀向孙权,孙权说不得只好把部下全部丢下混战,存上盘拼命挤过小师桥。 [BR]  这关武将们的等级都比较高,如果有耐心,也可以利用武将技,反攻曹军一个不留大过其瘾。[/FONT][/P] [P][BR][FONT size=2]第四关 百骑劫魏营[BR]故事背景:[BR]  逍遥津一战,孙权与众将苦战脱困,回濡须口收拾兵马。曹操汉中既定,领兵四十万,回救合淝。孙权欲乘曹操远来,挫其锐气。帐下凌统、甘宁二将争往。是夜,甘宁选精锐马兵百人,赐酒食。至二更,众人披甲上马,衔枚而进,突入曹营。[/FONT][/P] [P][FONT size=2]任务目标:[BR]1、 甘宁杀至曹营中军[BR]2、 返回己方营寨[/FONT][/P] [P][FONT size=2]失败条件:[BR]甘宁阵亡[/FONT][/P] [P][FONT size=2]攻略流程:[BR]  甘宁为了立功,带了几个部下要去曹军大营杀曹操。开始甘宁先欺负敌人零散小兵提升等级,等有了气盾的武将技后给全队士兵加上气盾,就可以威风凛凛往里杀了。走什么路线难度都差不多,重要的是很好地利用三个兵种之间的配合,金枪兵和斧头兵负责诱敌和砍翻敌人的投石车和弩车,弩兵丢了马匹步行,负责在后面安全地带杀死敌方士兵,甘宁则在旁边不断地为大家加强气盾,空余时间也用落石攻击敌人。有了气盾的士兵可以以一敌十,只要防止被对方的投石车和弩车乱砸一气就没什么问题了。曹操的中军大帐在东北角,杀到那里发现曹操早就不知踪影了,不过砍烂曹操的帅旗也算成功,然后从原路撤回。回去时,会在敌人营寨口遇到拦截,当然同样可以一路杀
第4个回答  2006-11-18
给LZ说简单点吧~

被王允推荐拿七星刺杀董卓-失败后全身而退,起义-联合军中会关羽-联合军散后,貂禅美人计,吕布董卓皆败-挟天子令诸侯-刘备后起,孙权霸起,形成3国局面-博望坡败给刘备-后来头痛犯了-找华佗了~华佗要开刀~不相信华佗~把华托杀了~头痛犯了~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