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3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但生活中表达的范围很广。

例如:绘画、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表达方式就不同,体育更是与众不同,它用身体的运动直接表达锻炼和竞赛的文化含义所谓表达方式是人类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及感情色彩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扩展资料:

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2、抒情可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3、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

4、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

一些常用的修辞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达方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23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1、呼告式:情到深处,常常难以自禁,忍不住大声呼告:"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 顿悟式: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看到镇公所布告牌前有很多人围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他走进教室以后,才慢慢明白:祖国沦陷了!这时,作家写到:"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以顿悟式的直抒胸臆,表达万分难过的心情。
3、反复式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采用反复式语句,抒发"我"对北京大学的一往情深。
间接抒情有三种方式: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两次写景表现人物心情:"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2、咏物抒情 (托物言志):在文中把"物"作为主体对象来写,而不是作为一般景物点缀其间,作者往往以浓墨重彩极力铺写某物,使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就是很好的例子。
3、叙事抒情:寓情于事,在叙述中抒发感情。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便是通过叙写蔡老师在课内教我们读诗,在课外教我们跳舞,带领我们观察蜜蜂等事例,抒发"我"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再看议论:
所谓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来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的文字,它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文章中,议论常常从叙述或说明中生发出来,同时又去深化叙述或说明的内容。议论常常缘事而发。或感触,或启示,或褒或贬,是非曲直皆为议论。
议论的笔法多种多样:
1、评述性议论。
针对某人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肯定、赞扬、或否定、批判,态度明朗,色彩鲜明。鲁迅的《藤野先生》,开篇便描述清国留学生留着长辫扭脖子的丑态,结尾一句"实在标致极了"便是评述性的议论。作者以犀利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这种议论方式有较强的针对性。
2、哲理性议论。
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这种议论方式往往具有启发性。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结尾处写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蓄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3、抒情性议论。
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气和生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其实,议论也是讲究文笔的,也是形象的。上文中所说鲁迅的《故乡》,便是将抽象的"希望",比作形象可感的"路",因而生发议论,形象生动。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便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作者在叙述每一件生动感人的事例之后,不失时机,以抒情的笔调,议论生友,一唱三叹,既承上启下,又点明主旨。
在来看说明与记叙:
说明的功能是使人了解一种事物或一种事理,给人以新知识、新认识。
叙述主要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做的概括性的交代和表述。
看概念,两者很好区分,难区分的是:说明文中的记叙与说明文的区分。
在说明文中,客观的记叙是必要的和必需的。只是,这种叙述与在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记叙文中的叙述目的是要叙述和描写一个过程或情节,而说明文中的叙述除了比记叙文中的叙述要简单得多之外,其目的仍然是说明,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或一种现象。比如《动物的远游》(见《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中的一段:“有人在德国不来梅捉了7只燕子,用飞机带到了伦敦附近再放出去。两地距离有700多公里,居然有5只燕子飞回不来梅的老家。”这是一段叙述,在这篇说明文中恰当地说明了燕子远游的本领。
现在你对这些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06

表达方式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可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

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一些常用的修辞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3-17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1、呼告式:情到深处,常常难以自禁,忍不住大声呼告:"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 顿悟式: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看到镇公所布告牌前有很多人围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他走进教室以后,才慢慢明白:祖国沦陷了!这时,作家写到:"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以顿悟式的直抒胸臆,表达万分难过的心情。
3、反复式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采用反复式语句,抒发"我"对北京大学的一往情深。
间接抒情有三种方式: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两次写景表现人物心情:"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2、咏物抒情 (托物言志):在文中把"物"作为主体对象来写,而不是作为一般景物点缀其间,作者往往以浓墨重彩极力铺写某物,使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就是很好的例子。
3、叙事抒情:寓情于事,在叙述中抒发感情。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便是通过叙写蔡老师在课内教我们读诗,在课外教我们跳舞,带领我们观察蜜蜂等事例,抒发"我"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再看议论:
所谓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来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的文字,它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文章中,议论常常从叙述或说明中生发出来,同时又去深化叙述或说明的内容。议论常常缘事而发。或感触,或启示,或褒或贬,是非曲直皆为议论。
议论的笔法多种多样:
1、评述性议论。
针对某人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肯定、赞扬、或否定、批判,态度明朗,色彩鲜明。鲁迅的《藤野先生》,开篇便描述清国留学生留着长辫扭脖子的丑态,结尾一句"实在标致极了"便是评述性的议论。作者以犀利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这种议论方式有较强的针对性。
2、哲理性议论。
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这种议论方式往往具有启发性。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结尾处写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蓄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3、抒情性议论。
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气和生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其实,议论也是讲究文笔的,也是形象的。上文中所说鲁迅的《故乡》,便是将抽象的"希望",比作形象可感的"路",因而生发议论,形象生动。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便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作者在叙述每一件生动感人的事例之后,不失时机,以抒情的笔调,议论生友,一唱三叹,既承上启下,又点明主旨。
在来看说明与记叙:
说明的功能是使人了解一种事物或一种事理,给人以新知识、新认识。
叙述主要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做的概括性的交代和表述。
看概念,两者很好区分,难区分的是:说明文中的记叙与说明文的区分。
在说明文中,客观的记叙是必要的和必需的。只是,这种叙述与在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记叙文中的叙述目的是要叙述和描写一个过程或情节,而说明文中的叙述除了比记叙文中的叙述要简单得多之外,其目的仍然是说明,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或一种现象。比如《动物的远游》(见《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中的一段:“有人在德国不来梅捉了7只燕子,用飞机带到了伦敦附近再放出去。两地距离有700多公里,居然有5只燕子飞回不来梅的老家。”这是一段叙述,在这篇说明文中恰当地说明了燕子远游的本领。
现在你对这些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