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同志牺牲的故事50字

如题所述

1939年10月29日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为一名腿部受重伤的伤员做手术,一片碎骨刺破了白求恩的中指。3天后的11月1日白求恩为一名颈部患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手指处的开放创口遭到感染。11月12日因败血症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农民邸俊星家去世。

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在《白求恩同志》一文中说:“我们宿营在唐县黄石口村……我派了一位技术好的医生去照顾白求恩大夫……医疗队的医生采取了一切紧急措施和外科处理,病情仍不见好转……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结束了他光辉的生命,离开了我们。”

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院长林金亮回忆说:“11日黄昏,我受军区首长指示,冒着严寒,快马加鞭,一口气赶到黄石口村。我急切地直奔他的病床,只见他正伏在床上写他的遗嘱。他面色苍白,两颊深陷,身体已经衰弱到了极点……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献出了他自己宝贵的生命。”

白求恩警卫员何自新写道:“11月11日深夜,我坐在昏暗的烛光下守护着他。突然,他扶着床沿,吃力地站了起来。我急忙上前去搀扶他。白求恩大夫扶着我的肩,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我的床前,抱起我的被子,看着我红红的眼睛,用生硬的中国话安慰我说:‘小鬼,你去休息一会儿吧,我的病好一些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12日凌晨,我们亲爱的白求恩大夫,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我们永别了。”

扩展资料:

成就贡献

1924年,白求恩身患肺结核,仍然顽强拼搏,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并在自己的身上实验大获成功。其独创的胸外科医术在医学界享有盛名。

1931年夏,白求恩和美国费城皮林父子公司签署了特许专利协议,后者负责全权制造和销售由白求恩发明、并以“白求恩器械”命名的外科手术器械——这类器械共有22种之多,这些器械在当时处于极为领先的地位。

1936年至1937年,白求恩到西班牙作为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投身西班牙内战。在此期间他创办了一个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成了日后被广泛采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形。为了输血以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运输血液的方法,在医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他的事迹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求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1

1939年10月28日下午,白求恩正紧张地做着手术,哨兵报告:“敌人从北面包抄过来了!”但坚决地要做完,直到缝完最后一针,才跟随担架转移到村后的山沟里。10分钟后,敌人冲进了孙家庄。

1936年9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士支持国内抗战,自筹经费先后奔走香港、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37年7月30日,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也应邀参加晚宴。

扩展资料

白求恩来中国是因为有陶行知先生的介绍以及白求恩先生救死扶伤无国界的奉献精神。

1936年9月,陶行知先生为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士支持国内抗战,自筹经费先后奔走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美国也是他的必经之地。1937年7月30日,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白求恩也在场,在主人的介绍下陶行知与白求恩两个人相识。

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著名的脑外科主任。在西班牙发生内战时,他曾跟随加拿大志愿军到西班牙前线抢救过伤员。陶行知向白求恩介绍了七七事变后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他此行的目的。白求恩大夫听后,很受感动,他毫不犹豫地向陶行知表示:“如果需要,我愿意到中国去!”陶行知听了,连忙说:“谢谢!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2
1939年10月28日下午,白求恩正紧张地做着手术,哨兵报告:“敌人从北面包抄过来了!”但坚决地要做完,直到缝完最后一针,才跟随担架转移到村后的山沟里。10分钟后,敌人冲进了孙家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