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

如题所述

偏光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包括光源、下偏光镜、锁光圈、聚光镜、物镜、上偏光镜、目镜和勃氏镜等,是偏光显微镜的关键部件,它们的性能与质量直接决定所观察到的晶体光学现象的好坏。

光源 奥林巴斯BHSP型偏光显微镜使用卤素灯光源,通过电压调节钮(图2-3)调节光的强度。XPT—7型偏光显微镜使用反光镜提供显微镜观察所需光源。反光镜为具有平、凹两面的小圆镜,可以任意转动,以便对准光源(太阳光或日光灯等),把光线反射到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使用时应尽量取得所需的亮度。

下偏光镜 也称起偏镜,由偏光片制成,位于卤素灯光源或反光镜之上、物台之下。由灯光源来的或反光镜反射的自然光波,通过下偏光镜之后,即变成振动方向固定的偏光。使用旋转环可以转动下偏光镜,用以调节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一般以符号“PP”代表。通常是将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调节在东西方向上。下偏光镜上装有固定螺丝,可以使下偏光镜固定。

锁光圈(光阑) 位于下偏光镜之上,轻轻移动其调节手柄,可以使锁光圈自由开合,用以控制光线的通过量(强度)。缩小锁光圈,可使视域光度减弱。

聚光镜 位于锁光圈与物台之间,由一组透镜组成。它可以把下偏光镜透出的平行偏光束高度会聚成锥形偏光束,不用时则可将它推向侧面。装有使聚光镜系统升降的螺旋用以调节聚光镜的位置。有的偏光显微镜附有两个数值孔径(NA)不同的聚光镜,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奥林巴斯BHSP型偏光显微镜的聚光镜上装有定心螺丝,用以调节聚光镜中心。

物镜 也称接物镜。物镜位于显微镜的镜筒下端,由1~5组复式透镜组成。下端的透镜称前透镜,上端的透镜称后透镜。物镜主要起放大作用,前透镜愈小,镜头愈长,其放大倍率一般愈大。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成像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价值相当于整个显微镜的1/5~1/2。

图2-4 物镜的光孔角

奥林巴斯BHSP型偏光显微镜附有4×、10×、20×、40×及100×(油浸)5个物镜。使用时将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盘上,并将选用的物镜转到光学系统中即可。XPT—7型中级偏光显微镜的每台偏光显微镜附有物镜5个,即4×、10×、25×、45×和63×。每个物镜上注有放大倍率及数值孔径(NA)。有的还注有光学筒长、薄片盖玻璃厚度及前焦距等。使用时将选用的物镜夹于镜筒下端的弹簧夹上即可。

物镜前透镜最边缘光线与前焦点所构成的夹角(图2-4中2θ)称光孔角(又称镜口角或开角)。物镜的数值孔径(又称镜口率、开口率和计量光孔等)与光孔角之间的关系为:

NA(数值孔径)=N·sinθ

式中:N为物体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观察一般的干薄片,介质为空气,物镜的数值孔径等于sinθ。如用油浸镜头观察,介质为浸油(其折射率等于N),物镜的数值孔径等于Nsinθ。从设计上看,通常是放大倍率愈高,其数值孔径愈大。放大倍率相同的物镜,其数值孔径愈大,性能愈好。欲使物镜性能充分发挥其数值孔径的相应效力,必须配合使用数值孔径相当的聚光镜,否则物镜的性能将受聚光镜的限制。另外,物镜与岩石薄片之间的距离称为物镜的工作距离,它与物镜的放大倍率成反比,物镜的放大倍率愈高,其工作距离愈短。

上偏光镜 也称分析镜。位于显微镜的镜筒内,结构与下偏光镜相同。上偏光镜可以推入或拉出光学系统。奥林巴斯BHSP型偏光显微镜的上偏光镜还可以转动。上偏光镜的振动方向通常与下偏光镜振动方向垂直,一般以符号“AA”表示其振动的方向。

目镜 也称接目镜。奥林巴斯BHSP型偏光显微镜目镜位于倾斜双目镜筒的前端,为一双目镜(10×)。XPT—7型中级偏光显微镜目镜位于镜筒最上端,常用的目镜有5×(一个)和10×(两个)两种。其中,两个10×目镜分别附有分度尺或十字丝。显微镜的放大倍率等于目镜放大倍率与物镜放大倍率的乘积。例如使用10×的物镜和l0×的目镜,其总放大倍率应为10×10=100倍。

勃氏镜 位于目镜与上偏光镜之间,是一个小的凸透镜,可以自由地转入和转出(或推入和推出)光学系统。有的勃氏镜还可以上、下和左、右移动;有的则装有锁光圈或针孔光阑,以便在观察细小矿物干涉图时,能够缩小光圈或加入针孔光阑,以挡去其周围矿物透出光的干扰,使干涉图更为清晰。勃氏镜主要起放大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