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什么意思和含义

如题所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自己希望得到的(好的东西)也希望别人能得。

这句话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拓展资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来自于《论语》。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这句话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人家”
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闪光点。

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说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卫灵公》。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意思: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自己希望得到的(好的东西)也希望别人能得到。
  含义:儒家思想,实施“仁政”。
  出处: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第3个回答  2020-11-0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自己希望得到的(好的东西)也希望别人能得。
这句话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拓展资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来自于《论语》。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这句话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第4个回答  2019-11-13

出自《论语》。意思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就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