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下路肩经常有,不注意这两点伤胎又伤车,这两个技巧学会无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9

很多人觉得马路牙子容易下,而不容易上,其实上路牙子和下路牙子都是有技巧的,操作不当很容易毁车、毁胎、有的可能直接把减震器墩坏,甚至车底盘直接卡在路牙子上,上下都不能动了。那下路牙子需要注意什么?又有哪些关键技巧呢?今天我就通过现场演示,给大家做关键点讲解。

首先目测一下路牙子高度和车辆底盘高度的关系:我现在实测一下这个路牙子的高度是23厘米,因为这个地方刚好是下水道井盖位置,比路面略低一些,实际操作中尽量选择路面较高的位置,也就是尽量在路牙子离地最近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落差。

我再测量一下车辆底边裙离地高度是多少?实测接近车轮位置的车身底边裙离地高度27厘米,减去路牙子高度23厘米,还有4厘米的间隙。

从理论上来讲这个4厘米的间隙不会托底,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两点,第一是下路牙子时由于车身瞬间着地,车身会下蹲,底边裙有可能在路牙子上剧烈的蹲一下;

另外就是加装发动机底盘护板的车辆,护板可能比这个底边裙还要低一些,有可能底边裙没托底,但是底盘发动机护板拖底了。

接下来我上车,开始下路牙子操作:我现在车内,可以看到车辆前方有一棵树,路牙子下面的路面比较窄,车辆下路牙子往右转就需要在路牙子上面开始向右摆斜车身。

起步往前移动向右打方向,避开左侧这棵树,但还是让左侧车身尽量贴近左侧这棵树,目的是尽量减少车身向右的摆斜角度,下路牙子后向右转,需要让左前轮先下,如果前方道路路面宽阔,也可以左右两个轮胎同时下,现在只能先下一个。因为在车内无法判断轮胎的精确位置,所以需要把车速放的极慢,让轮胎一点点往前挪动。

现在从外景可以看到,左前轮在往前移动,接近到路肩边沿时,进一步减速,右脚点住刹车一点点松,松一点立即踩一下刹车,

看上去好像是把轮胎慢慢放到路面上一样,车身没有产生剧烈颠簸震动;

左前轮着地后,我们再看一下右前轮,右侧轮胎在接近到路肩边沿前,有一个向左打一点点方向的动作,这是为了尽量让胎面的横断面与路肩边沿接触更多一些,降低胎壁的压力。

当轮胎下降到半空中,还没有着地的这个瞬间,可以看到胎壁挤压也达到了最大值,如果这个轮胎斜度再大一些,挤压也就会更严重,胎壁受伤甚至爆胎的可能性都会有的。

现在视角再回到左后轮,操作还是一样的,尽量放慢速度,让轮胎沿着路肩一点点降到路面上,没有产生剧烈震动和颠簸。现在看到的是左后轮下路肩的瞬间,轮胎的挤压情况,落地过程比较自然,胎壁没有太多的挤压。

还不要着急走,还有右后轮也就是最后一个轮胎,因为车头继续向右转,车身与路肩的夹角进一步变小,这样右后轮下路肩的时候,路肩边沿对轮胎胎壁就比较容易形成切割。

我们来看一下,当轮胎下到一半的时候,胎壁挤压达到了最大值,这只轮胎受到挤压的程度也是最严重的。

通过观察四只轮胎下路肩的演示,可以看得出,在前面路面较窄的情况下右转下路肩,前轮是可控的,因为前轮是转向轮,又是前轮先下,左后轮下的时候,车身与路肩夹角还比较大,也是比较安全的,就是右后轮受伤的可能性较大。反之,下路肩向左转的话,左后轮夹角最小,受伤的可能性也最大。

那有没有办法,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让四个轮胎下路肩时都尽可能的扩大夹角,降低胎壁受损的几率呢?有的,下面我演示一下倒车下路肩。

倒车也是在轮胎接近到路肩边沿时尽量放慢速度,由于前轮转向轮在后,后轮非转向轮在前,先下后轮,就增加了后轮胎面与路肩边沿接触面的可控度。

现在先下左后轮,可以看到左后轮在下路肩半空时,胎面横断面和路肩边沿是全接触的,所以对胎壁没有挤压,

右后轮在下路肩时,角度有所变化,但是胎面断面与路肩接触面也很大,胎壁不受影响。

我们再看看最后一个轮胎,右前轮怎么样,由于前轮是转向轮,当后轮安全下路肩以后,由于下来后调整车身的需要,可以继续向右打方向,这样胎面横断面也能够尽量调整到与路肩边沿相对大的接触面,

所以在右前轮下来的时候,要比刚才前进下路肩时右后轮的挤压程度要小,从而降低了受损的几率。

通过以上前进和后退下路肩演示,我们可以总结出两条关键技巧,第一是车身的角度:尽量让胎面横断面和路肩边沿接触更大,防止对轮胎最薄弱部位也就是对“胎壁”的挤压;

第二就是速度:一定要放慢,就好像做慢动作一样,不要因为轮胎的快速落地,墩坏减震器和底盘托底或者车身底盘卡在路肩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