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棣生了几个儿子?

如题所述

朱棣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的另外三个儿子,分别是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

明成祖朱棣有四个儿子,全部都是由结发妻子徐皇后徐仪华所生(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也就是说明成祖的后宫妃嫔没有为明成祖生下一个儿子。都知道明成祖有个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儿子明仁宗,虽然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但他是明朝最仁慈善良的皇帝,同时为明朝的第三个盛世“仁宣之治”打下基础,因此为后世所熟知。那除了明仁宗,明成祖还有三个儿子是谁?最后的结局怎样?

次子朱高煦:

朱高煦生于公元1380年,比明仁宗小2岁,不过性格上跟善良仁慈的明仁宗相比是截然相反,他为人穷凶极恶,动不动就发怒,读书学习敷衍了事,连明太祖朱元璋都不喜欢他。不过朱高煦有个优点,就是像父亲一样勇武过人。公元1399年,明成祖在北平起兵靖难,由于长子兼世子的朱高煦从小身体就不好,都行动都不方便,行军打仗对他来说更是难事,因此明成祖把他留在北平镇守,带了次子朱高煦出征。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经常为明成祖充当先锋去冲锋陷阵,为明成祖进军南京扫平了道路。公元1402年,明成祖成功抢到了建文帝的皇位,朱高煦立下了非常卓越的功劳。

明成祖曾经对朱高煦说过:“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努力吧!”言外之意好像是说明成祖登基之后会立他为太子,因此朱高煦产生了夺嫡的想法。其实明成祖确实想过立朱高煦,不过幸亏明仁宗有个好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他从小就深得明成祖的喜爱,再加上明成祖担心满朝文武的非议,所以最后还是立了明仁宗为太子,此时令朱高煦非常不满。

明成祖去世后,朱高煦密谋起兵抢明仁宗的皇位,不过他还没准备妥当,明仁宗就去世了,因此朱高煦变成了抢侄子明宣宗的皇位。公元1426年,朱高煦正式起兵谋反,不过没过多久就被明宣宗打败了,他被生擒并软禁,最后因软禁期间又得罪了明宣宗,最后被明宣宗下令烧死,终年46岁。

三子朱高燧:

朱高燧生于公元1383年,他的性格跟朱高煦一样穷凶极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朱高煦尚且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朱高燧却依仗自己是王爷,连伤天害理、目无王法的事情都敢做,尤其是明成祖抢到皇位之后,他更加肆无忌惮,连明成祖都看不过眼,多次规劝,但是朱高燧却屡教不改。明成祖曾经痛打了他一顿,还想废掉朱高燧,贬为庶人,但是明仁宗的极力求情,明成祖才没有废掉他。此事过后,朱高燧终于慢慢地痛改前非,在封地尽职尽责地做好王爷的本分。公元1426年朱高煦谋反前,朱高煦曾经找过朱高燧,要他助自己一臂之力,并答应事成之后不会亏待朱高燧,但最后朱高燧还是拒绝了朱高煦。公元1431年,朱高燧因病去世,终年48岁。

四子朱高爔:

朱高爔生于公元1392年,但出生仅一个月就夭折,因此史书对他无多少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原本有四个儿子,可惜最小的儿子早夭,所以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朱高炽是仁君,在位仅十个月就驾崩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尤其朱高煦,朱棣曾经犹豫要不要立他为储君,然而被谢缙一句好圣孙给彻底断了念头。但是汉王时常有造反的念头,最终在宣宗时,造反被抓,后被铜缸烤死,朱高燧也在此时向宣宗请罪,被宣宗宽带。这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所生。

第2个回答  2021-05-19
朱棣生了有4个儿子,但是最小的儿子朱高爔,出生于1392年1月,而朱高爔出生仅一个月就死了,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朱棣确实有4个儿子,但实际成人的儿子只有三个,分别是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简王朱高燧,而且这三个儿子都是一个妈,就是仁孝文皇后徐氏。
第3个回答  2021-05-19
有记录的是四个儿子,有个没成人就死了,属于幼年夭折。此外还有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熙,朱高燧,一个是明仁宗,一个被封汉王,一个被封赵简王,都是徐皇后所生,朱高炽做皇帝没一年就死了,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二叔朱高熙谋反被杀,三叔朱高燧寿终正寝。
第4个回答  2021-05-20
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朱高炽最有作为,在政治上独领风骚,所以顺利的被立为太子,后来继承了皇位,成了著名的明仁宗。这个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政治上颇有作为,但是生活习惯真的是差到爆,如果没有学问的话,恐怕皇位就保不住了,吃完就坐在一个地方不动,非常安静,宁肯做一天也不愿意动一下。所以他的体型非常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