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不是参加的越多越好,家长给小孩报“兴趣班”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有句俗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兴趣班也变得十分火热,家长十分看重,都希望孩子能够全方位提升,不希望孩子输在“起步”阶段。然而,作为父母给小朋友报兴趣辅导班时,绝对不能有功利之心,不能陷入“误区”。有的家长说兴趣班参加的越多越好,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1)清楚小朋友的兴趣,然后再选择兴趣辅导班

不一样孩子都有不一样的个性,“兴趣班”里有不一样的课程,也得要孩子有不一样的个性。“扬长补短”本是正确的,但是绝对要起初报孩子长项而且喜欢的课程,多花功夫着重栽培孩子的特长。待到孩子的自信心树立好了,且有了你拿手的项目之后,再去严要求,弥补孩子的劣势。

家长让孩子报“兴趣班”,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兴趣,家长要多重视观察孩子,看准了孩子对哪几种外部事物有兴趣,随后从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着手,给孩子留出舒适的思考环境

举例来说,学习绘画、毛笔字等知识,更符合“兴趣”相对内向且喜欢艺术的孩子。孩子专注力对比起来容易“聚焦”,善于从静止的外部事物中找兴味。学习舞蹈或跆拳道等运动科目,得要孩子相对活力好动,喜欢连蹦带跳,精力相对旺盛。

(2)参加兴趣辅导班,我们不要“拔苗助长”

举例来说:学毛笔字的年龄,最好是从4-6岁开始,这时孩子手腕的力量可以忍耐常常的学习,对文字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不可能感到很煎熬,对孩子的手也不可能发生太大的伤害。

再比如:舞蹈,应该在4-6岁之后开始,而不要过早让孩子参加舞蹈基础的学习,就算练舞便是要用功,但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还是要遵循的。

有深刻眼力的家长,可以让孩子遵照“兴趣”特长来进步,让孩子挑选有兴趣的项目,孩子才可以幸福的思考。

(3)小朋友参加兴趣辅导班,我们绝对不要好高骛远

给孩子参加“兴趣班”,家长绝不该有功名的目的。很多情况下,家长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只是为了孩子的知识能有些事实上的“利益”,也有可能是给父母长脸,这样的心态下让孩子去发展兴趣,显然是不正确的。

教育孩子的兴趣,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看其他的的孩子参加很多“兴趣班”也禁不住给自己的孩子报了不少“兴趣班”,孩子的兴趣,你真的知道了吗?

孩子绝对不是家长的“物品”,孩子知道自己喜欢哪方面,知道讨厌哪方面。如果家长非要把自己有兴趣的硬塞给孩子,然而孩子却不感兴趣,那么思考体味就成为了一种煎熬,必定渐渐消磨孩子的思考的积极性,以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另外,专门的“兴趣班”只是一个选项,父母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的“作用”也很巨大。家长应该在家中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和提升的环境,鼓励孩子培育兴趣。“兴趣班”千万别随意参加,如果没报好,孩子无收获是小事,有身体或精神等方面的损失便是大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9
要尊重孩子,要选择一个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兴趣班,在学习过程当中,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要打击孩子,要劳逸结合。
第2个回答  2021-11-09
注意的事项就是孩子是否喜欢,然后也要适合孩子,并且需要结合孩子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出最适合的那一个。不可以选择很多的兴趣班,因为选择很多兴趣班,孩子就会丧失了这种学习的想法。
第3个回答  2021-11-09
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想法,注意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尊重孩子意见,注意教学水平,注意教学质量,注意孩子的学习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