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价格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近日常用、急用药品价格上涨的消息不断,用于心脏病急求的药品硝酸甘油涨价到60元还买不到,太极藿香正气水也从15元涨到28元等等。据了解有200多种药品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而这些药品都集中在常用药品中。那么,药品涨价是怎么回事?常用药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从国家医保局的监测数据来看,2015年以来,70%的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等高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30%左右常用药的价格有所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通过调查3200多种常用药品,国家医保局发现大约只有200多种涨幅较大,集中在部分短缺药、急救药和少数非处方药等。

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根据我国《价格法》的规定, 我国的药品价格实行分级管理,由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监管。在中央由国家发改委监管,负责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制定和公告、药品价格审批、药品价格监测等。在地方由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监管,一般是物价局。这种多元的规制主体在各方执行自己职能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权责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得对药品价格的规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0
是根据这个药品的成本,还有制作的过程,整体的团队研发经费来进行制定的,价格上涨很有可能是因为目前市场缺失或者是药品的成本贵,购买的人群少,所以会增加单品的价格。
第2个回答  2021-08-10
根据人们买药的情况,和市场需要制定的。买的人很多,社会变动,药物成本,药物稀少。
第3个回答  2021-08-10
根据成本和需求量来定的,而且还要考虑到约束问题。可能是需求量突然增高,或者是原料成本增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