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哪里?

如题所述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大学生们刷爆朋友圈的几张“内卷”图片是这样的: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这些图片最早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霸之间流传。之后,“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了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现在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

扩展资料

内卷现象的成因

内卷现象的成因有很多,比如社会封闭,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不知道外面已经有更好的方法和技术了;又比如人力资源太丰富,反正不缺人,投入人力的成本很低,缺乏改进方法、引进新技术的动力。

后来,人文社科类研究者们发现,很多社会现象,都具有内卷特征,都可以用内卷解释。内卷之义被进一步抽象,泛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比如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陷入滞胀。

内卷化的系统自我锁死,在现有模式中低效率、高投入运转,缺乏向外延伸性,无法升级换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0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知名高校学霸边骑车边看书、边骑车边看电脑、边骑车边写论文等的图片。
第2个回答  2021-04-20
内卷通俗地说,内卷就是内部竞争。内卷(involution)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我们现在常说的“内卷”,不仅仅指为了有竞争优势付出了太多,更多的是指自己在一直重复做着无意义的事情。好像是人被迫封闭在“无出路”的“内”部,被迫折叠“卷”起自己,被困在其中,而越卷曲,人的生活空间也就越小。
内卷梗出处来源是哪里
说起“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
大学生们刷爆朋友圈的几张“内卷”图片是这样的: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这些图片最早在清华北大的学霸之间流传。之后,“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了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
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