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的意思是:征:征兆。征贵:涨价的征兆;征贱:跌价的征兆。指价格波动的征兆。商品价格贱时,就会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变贵;商品价格贵时,就会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变贱。

    出 处:《史记•货殖列传序》:“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原句: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译文: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的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开发出来,靠工人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

    《货殖列传序》简介:《货殖列传序》是司马迁《货殖列传》的序文。此文与司马迁的另一篇文章《平准书》,一起开创了在正史中记载社会经济活动的先例,为后世了解、研究前人的经济活动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它做到了书写历史学著作题材上的创新,把社会经济史纳入其中。文中司马迁对汉武帝直截了当的批评,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史学家的骨气。全文夹叙夹议,文笔流畅,比喻恰当,尤其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