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中“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中的“而”字意思是:其实。

出处;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赤壁赋》

原文节选: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扩展资料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壁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1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中的“而”字意思是:其实。

“而”字用法:

〈名〉

1、颊毛,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

3、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3、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而部》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周礼·考工记·梓人》

〈代〉

1、表示对称或领有,相当于“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余知而无罪也。——《左传》;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表示指示,相当于“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而夫——此人;这个人

〈连〉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可不译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4、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相当于“地”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7、表示反问,语气强烈,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助〉

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或“吧”。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论语·子罕》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5、结构助词,用于介宾结构修饰的状语之后。

〈动〉

1、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另见 néng, 通“能”

①能够。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才能。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C/778974?fr=aladdin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