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起步 零的突破

如题所述

一、艰辛起步

海南岛西边近岸的莺歌海面,丰富的海产养育了在此辛苦劳作的渔民。很久很久以前,渔民们就见到海上有许多气泡冒出,在其周围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环,并带有一股怪味。

1956年,莺歌海盐场筹备处根据群众报矿,在海南岛西南角的莺歌海村滨岸浅海海域,进行过初步的油气苗调查。1957年春天,石油部根据群众报矿,派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马继祥等人前往调查。4月21日,在当地群众和榆林港海军潜水班支持下,将渔船开到油气苗地点——盐场浅海离岸1.5km、水深13m处,用潜入海底取样的办法,从钙质粉砂岩裂缝中,取气样4瓶和几块岩石标本。气体有浓烈的H2S气味,点火燃烧,火焰呈浅蓝色。岩石有强烈汽油味,滴酸起泡。调查结束后写了《莺歌海海上油气苗调查初步报告》,初步证实油气苗产自海底深部上第三系中,并沿断裂缓缓上升。同年又对该区沿岸油气苗进行了地质调查,核实乐东县佛罗村至三亚一带近岸有36处油气苗,经分析提出“油气苗非本地生成,可能来自岸外不远的一个生油坳陷”的结论。

在要油迫切的情况下,1960年,广东省石油管理局南海勘探大队用租来的一条木制方驳船装上冲击钻机,井架为3m高的三腿铁架,冒着很大的风险,在崖县盐场附近水道口南1.5km、15m水深处1号油苗附近,钻浅井英冲1井(井深26.28m)和英冲2井(井深21.62m),在英冲1井中发现油砂,在21m疏松砂层井段中,费时一月余捞获150kg低硫、低蜡原油(图1-1)。

图1-1 莺歌海近岸气苗、浅井井位图

二、初探海上

建国之初的我国石油工业,只拥有陆上勘探油气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要在海上勘探油气,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陆上这些设备设法搬到海上去,用我们熟悉的陆上方法进行海上油气勘探工作。

但是,面对白浪涛天的茫茫大海,年轻的中国石油工人将从何下手?

始终关注着海上油气勘探的石油部领导,首先让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组织一个海上研究队。当时第—代海上地震完全照搬陆地技术,仍然用炸药作震源,将仪器放在摇橹的渔船上进行接收。

钻井试验则更困难了,既无资料,也没有经验,钻井地点的水深是16m,首先得解决如何下海的问题。1963年12月,茂名石油公司在石油部指挥下,为开展南海油气勘探工作深入北部湾腹地,用海军的登陆艇载运B-31000型钻机登上了涠洲岛,钻探涠浅1井,至1964年2月钻穿第三系后进入石炭系碳酸盐岩17.4m,于井深1164.42m完钻。该井是当时海上钻穿第三系进入基岩的惟一一口基准井,对海上勘探和北部湾油气综合研究十分重要。

在渤海也于1964年年底用登陆艇装运车装钻机,于渤海西部曹妃甸沙岛上,试验钻探了井深97.75m的曹1井。

海岛上的钻井启发了我们,在海上钻井关键是用什么东西来代替“海岛”。当然,最简单的方案是,只要在水面上有一个东西支撑,然后把钻机设备等物品搬上去,其他钻井工艺就与陆上钻井差不多了。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向专家、渔民、工人请教,提出了支撑物为:修建人工岛、打桩、万吨巨轮抛锚固定、活动钢架和浮筒结构五个方案。经过反复地比较分析,最后认为浮筒式结构移动性能好,浮可拖航、沉可作为平台打井,于是进行海上第一个钻井平台的设计。设计通过后由广州造船厂来制造“中国第一代沉垫式钻井船”:即以两个500t打捞浮筒为基础,上用角钢连接成平台,安装一部B-31000型钻机,于1964年3月成功地钻成第一口井——海1井。该井水深14.56m,设计井深465m,实际井深388m,费时11天,于中生代花岗岩裸眼完钻。

1965年,在离岸11.6km的莺歌海新村背斜轴部等处钻海2井(井深143.09m)和海3井(井深312.25m),都是钻达中生代花岗岩后裸眼完钻的。就是用这种简易的钻井装置,在水深15~17m、阵风10级、距岸1.5~4km的海上,出人意料地连续安全地钻成3口探井。值得一提的是,还在海2井井深35~52.5m的上第三系上新统中捞获凝固点为-44°的原油10kg。经地质综合分析认为,莺歌海油气苗源自盆地深部上第三系海相生油岩中,可以肯定地说,莺歌海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三、零的突破

在一张白纸的我国海洋石油初创阶段,我们只有充分依靠陆地油气勘探技术,并借鉴其宝贵勘探经验,用以陆推海的方式,开展海上油气勘探。

渤海湾一带的油气显示早有记载,同治九年刻的《续天津县志》卷一上,记载着“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六月烧海凡三四日不熄”,无疑,这是近海油气燃烧的现象,其地理位置为今天塘沽、上古林以东的海面。这些久远的油气苗可能是第四系的气苗,或者为沿断层上逸的深部油气,但都证明了海区内地下有油气的生成。

紧邻渤海的黄骅坳陷油气勘探工作早于海洋勘探,是从1955年开始的,钻探工作始于1961年,初钻区为近海的歧口凹陷。1962年,位于羊三木构造顶部的黄3井开钻,完钻井深1776.84m,在上第三系馆陶组中发现7层含油砂岩,厚度达到43.6m,试油获日产84m3的高产,这是黄骅坳陷第一口油井。根据这一形势,1963年7月,石油部果断决定开展华北石油大会战,短短几年就取得很大成绩,除证明歧口凹陷是有利生油凹陷外,还认识到油气的分布大有向海上扩展的趋势。此时该海区已作地震勘探2322km,经过分析认为应当在陆地含油构造带向海的延伸带上钻井勘探。

趁着海洋勘探工作会议的东风,迅速组织钻井队伍。1965年5月,第一批海军战士复员到海洋勘探指挥部筹备处报道,共计50余人。他们熟悉海洋,有海上航行的宝贵经验,以此为基础再配备上陆地钻井的各种技术干部和工人,组成了我国海上第一支钻井队伍——3206队,这是一支具有“陆军海战队”特点的特殊队伍。

1966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座桩基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同年12月完成我国自己设计的混凝土桩基钢架固定式1号钻井平台制造。

此时,海上钻井队伍也演练有序,工人们摩拳擦掌等待上阵。1966年12月31日,海1井(歧口17-2)正式开钻,1967年5月6日钻达2441.49m上第三系馆陶组时完钻,6月14日凌晨海1井喜喷原油。经过测试,从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中用6mm油嘴自喷原油49.15t。这是中国海上第一口真正的石油探井,也是中国海上第一个含油构造。到1968年,在一号钻井平台上又钻斜井3口,后来又将平台改建成试验采油平台,由此开创了渤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新局面。

其后,在海1井构造带南部数公里处,于1971年10月钻成海4井(歧口17-3),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第二段获得日产石油262t、天然气50745m3的高产油气流。

与此同时,为捍卫我国海域主权和勘探海底油气资源的需要,地质矿产部在1971年将两条相同的3000t级沿海货轮拼装改建为一条双体钻探船,用一个巨大的连接平台将船连接,该箱型结构长100m,宽38m,吃水5.6m,排水量8000t,在上面放置全套陆用钻井设备和试制的水下钻井设备,这就是“勘探一号”双体钻探船。从1974年到1979年,在南黄海水深29~68m海域钻7口地质普查井,取得了丰富的油气地质资料。

由于我们借鉴了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解决了海上的主要问题,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