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9丨全年乘用车召回超673万辆,欣喜之余仍有缺憾

如题所述

中国汽车召回领域的2019年同样是跌宕起伏,欣喜之余仍有缺憾。我国汽车召回目前已成为常态化,通过召回将产品存在的问题快速解决,对于企业和消费者而言都是件好事。在召回这面镜子的映衬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愈发成熟。

文/蜡笔新 图/来源网络

都说新年新气象,果然汽车圈迎来2020年的第一周就开始忙碌起来。新年伊始,保时捷、宝马就相继宣布召回旗下部分进口911、M5、M8、3系等车型。接二连三的召回也不免让人回忆起那些2019年的召回大事件。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水深火热的一年,连续第二年销量负增长下各大汽车品牌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召回领域的2019年同样是跌宕起伏,欣喜之中仍有缺憾。令人欣喜的是召回数量同比减少45.38%,召回规模重回千万辆以下;缺憾是“起火门”、“失速门”、“油泵门”等新问题开始显现。但在召回这面镜子的映衬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愈发成熟。

据统计,2019年度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39个品牌发布了148次召回公告,宣布累计召回乘用车6731828辆,同比减少45.38%,连续第二年实现同比大幅下降,召回规模重回千万辆以下。相比于2017年的总计205次召回2020万辆和2018年的总计169次召回1232万辆,2019年国内汽车召回无论是在次数还是在总量上都有较大的减少。

其中,2019年全年德系5品牌共召回汽车3326005辆,占召回总量的49.41%,无论在召回次数还是召回总量方面都大幅领先于其他各国别品牌。德系品牌以奔驰、宝马召回数量最多,奔驰全年共计宣布召回21次召回数量超过142万;宝马共发布13起公告,累计召回汽车超过117万辆。

其次,日系共计召回汽车1392989辆,占比20.69%;美系召回汽车718492辆,占比10.67%;自主品牌召回606196辆,占比9.01%;韩系召回479664辆,占比7.13%;英系召回152807辆,占比2.27%。其余国别品牌占比均不超过1%。

召回原因上,2019年国内汽车召回数量最多的原因仍是受“高田气囊门”余波的影响,经初略统计共有超过209万辆汽车因装配了高田问题气囊而被召回,占比超总量的31%,共涉及了奔驰、宝马、丰田、本田、丰田、雷克萨斯等知名品牌,就连特斯拉及法拉利这样的品牌也未能幸免,召回总量上甚至还要比2018年增加了30多万辆。

年度召回大事件回顾

1.大众回购召回151辆汽车

2019年2月28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召回包括CC、途锐、跃族、辉腾、高尔夫、夏朗、尚酷、途威、奕鸥、迈腾在内的多款进口车型,共计 137 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对召回车辆采取维修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同,对本次被召回车辆,大众汽车将首次以回购方式进行召回并予以报废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此举开创了中国汽车召回史上回购报废的先例。

回购召回,是消除缺陷的一种正常手段。目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大多数缺陷都可以通过维修手段消除,回购召回属于小概率事件。据了解,大众回购召回是对存在缺陷车辆按市场二手车价格回购,同时为受召回影响的车主提供25%的额外补贴。

2.蔚来召回4803辆蔚来ES8

蔚来旗下首款量产车ES8在正式开启交付后,在去年上半年集中发生了好几起自燃事件:2019年6月14日,一辆蔚来ES8在武汉市汉西建材市场停车场发生燃烧,这是继5月16日和4月22日ES8分别在上海、西安发生起火燃烧之后的第三起事故。在加上几星期内特斯拉、比亚迪多车型自燃,一时间加深了消费者对电动车是否安全的怀疑。

2019年6月27日,蔚来汽车针对上述起火问题发布召回公告。自2019年6月27日起,召回搭载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动力电池包的蔚来 ES8电动汽车,共计4803辆。蔚来决定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动力电池包,以消除安全隐患。

蔚来召回ES8电动汽车是中国造车新势力实施的首起召回。就去年而言,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已经从解决量产、交付等问题,转移到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层面。就整个事件而言,蔚来对产品安全问题的反应非常迅速,说明它能够正视缺陷,及时召回。

实际上,去年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先是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纳入汽车“三包”范围,后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召回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当中。

3.广汽本田召回222674辆雅阁

“失速门”过后,本田也是对涉及车辆展开了召回。2019年8月8日,广汽本田宣布宣布召回222674辆雅阁1.5T轿车,次日,东风本田也已同样的原因召回了29297辆装备同款发动机的INSPIRE。

召回原因为:“由于发动机中冷器出口处空气流速设计的原因,车辆在大雨等高温高湿环境下行驶时,可能导致少量冷凝水在中冷器出口处聚集,在这种情况下急加速时有冷凝水滴被吸入燃烧室造成发动机缺火,极端情况下可能使发动机进入保护模式,从而导致车辆出现行驶中加速受限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本田“失速门”时间自6月起开始受到舆论关注,从找到产品缺陷到主动召回,本田品牌的反应也很迅速。但令人费解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会在产品上市之前对车辆进行淋雨试验,恰巧“失速门”存在的这一隐患未被厂家发现,差点给消费者带来人身、财产损失。因此,各大品牌还需在出厂试验及相关检验中加以改进,将风险扼杀在源头,同时也能减少后续出现问题的召回成本。

喜忧参半,欣喜之余仍有缺憾

回顾2019年一整年的国内汽车召回,能够发现还是有不少惊喜,首先是召回规模、批次总量在减小,汽车行业的产品缺陷正在汽车产业的不断进步下也随之减少;其次,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对于产品召回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主动召回的手段来解决产品存在的缺陷问题,正不断向合资品牌乃至进口品牌靠拢。

部分企业在得知产品存在缺陷时的反应速度也在加快,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可靠更加受到关注,其相应的召回制度上也在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更有保障。

虽然在我国召回制度实施十五年以来,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召回规模也在稳步增加,全社会的召回意识都在不断加强,但是2019年我国汽车召回在欣喜之余仍有缺憾。例如:2019年上半年,国内85起汽车召回全部为车企主动召回。但下半年乘用车领域则出现了四起被动召回事件,相关车企在监管部门的监管、督促下实行被动召回。

另外,2019年的汽车召回除了“高田气囊”、“机油门”等历史缺陷的旧愁外,又增添了诸如“失速门”、“起火门”等新的隐患,虽说厂商应对还算积极,但在相关重大安全隐患在舆论的发酵下也很大程度影响了相关品牌的口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市场口碑就此打折。对此厂商更应在产品出厂上市前把牢质量关,不断加强产品设计的可靠性。

随着国内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对汽车安全隐患及质量检查的增强,我国汽车召回目前已成为常态化。通过召回将产品存在的问题快速解决,对于企业和消费者而言都是件好事。

召回是保障消费者不受产品缺陷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体现出消费者参与、舆论监督、行业自律的质量共治理念。在召回这面镜子的映衬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愈发成熟。随着2020年1月1日起《消费品召回暂行规定》开始实行,我国汽车召回工作的开展有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2019年汽车召回在欣喜之余仍有缺憾,但刚刚2020年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