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会说话的人,怎样提高说话的技巧?

如题所述

我觉得不太会说话,可能很多时候就是明明没话说,却偏要找话说,结果说的全是废话,自然不受待见。

所以,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一共九条,就称为“独孤九言”吧。

1.发言、讲话、研讨之类分享型的说话场合,最好抢在前面来说,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差不多也就能集中一两个小时的样子,越靠后,大家越没有精力去听你讲了什么,前面的人偶尔超时发言大家还能接受,但后面的人可能都没时间说什么了,所以只要你认真准备了,靠前说比靠后说要好。

2.演讲、面试类需要打分的说话场合,则恰恰相反,最好是在后面来说,一方面,前面的人没有参照系容易被打低分,人的心理也容易期待后面有更好的,“我是歌手”这样的节目里,再大的牌都希望自己能在第六、第七位出场,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就像前面提到的,人到后面注意力不会那么集中,这时候你的发言只要能唤起他们一点注意力,就很容易出彩。

3.即兴发言时,有两种情况最让人绝望:一是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全程结结巴巴、断断续续,不停的“恩,恩,恩,呃,呃,呃”,还有一种就是离题万里,洋洋洒洒不知所云。其实这两种都是因为说话时逻辑性不够,说出来的话全是断章残句,不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开口前请先用三句话的方式,帮自己整理和概括下思路:我要说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说(什么原因导致问题),说这些是为了做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

4.要想提高说话的逻辑性,就要在平时说话时,多关注下自己常用的连词。别只会不停地“然后??然后??然后??”,“其实??其实??其实??”,“但是??但是??但是??”,“而且??而且??而且??”。学会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连词,比如表并列的时候用“同时”“况且”“何况”,表承接的时候用“于是”“说到”“此外”,表转折的时候用“然而”“偏偏”“不过”,表因果的时候用“原来”“由此”“以致”等等,多掌握几个总没错。重要的是,当你发现自己没话说或者离题万里的时候,用一个合适的连词往往能圆回来――我就见过很多发言人说了一长段不知所云后,来一句“所以,我才要强调巴拉巴拉”,至少让人乍一听,好像还挺有逻辑,能注意到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5.要想在人多的时候发言有“一鸣惊人”的效果,一定要在平常就准备一些小套路,熟能生巧后,什么样的场合都能套着就用,百试不爽。介绍几种常用的:“故事导入”,准备几个常用小故事或者自己独特的经历(不超过300字),表达观点前先讲故事;“自我总结”,开口先对自己要说的话做个简短的总结,比如“我想了想,只有三句话要对大家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四个层次的思路”等;准备几个逼格高一点的诗句或对联,在说话的时候点缀一下。

6.陌生场合,开口的第一句话很重要,你说的话一分钟内吸引不了别人对你的关注,很容易就让别人对你这个人也失去了兴趣。在大家都不熟悉的场合,最能引起人注意的话就是打破常规的话,我在当面试考官时,有一次上午要面试十多人很疲惫,前面每个人进来都会说“各位面试官好”,最后一个人进来时说了句“各位面试官辛苦了,快中午了,希望我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各位考官充分认识我”,一下子就让人印象深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很多人与领导或者德高望重的长辈谈话时,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更怕自己瞎说话引起他们的反感,推荐两个思路:一是找兴趣,聊自己擅长的东西,从他们“接话”的情况推测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现在社交的本质很大程度上都是“兴趣社交”,而不是“关系社交”,看看贴吧、豆瓣、知乎有多火,而人人网、开心网怎么没落的就知道,领导、长辈也是人,不要总是去想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聊兴趣才能让大家聊得进去;二是找问题,要想从他们那里得到真正的真知灼见,就一定要多从问题出发来聊事儿,甚至为了让他们开口,你还可以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先聊一件最近发生的很轰动的事情,然后谈自己的看法,故意暴露自己在信息搜集、思想观点上的不足,这会给他们指点你的机会,很容易打开话匣子,抛砖才能引玉。

8.请记住,夸奖别人或者批评别人都是一门技术活。第一,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你“真诚”的批评,大部分人吃西药都只能接受外面有包衣的“胶囊”,所以你想在说话时批评别人(批评,不是撕逼),最好婉转一些,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用肯定来表达否定,不是批评这个不好、而是建议怎样更好;第二,夸奖别人有两种,一种是私下里一对一的夸奖,这个只要做到真诚、有一说一就行了,还有一种是在公开场合夸别人、特别是夸领导(相信我,大部分人虽然看不起拍马屁,其实也学不会拍马屁),这个最好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放大某人在整个事情中的作用来夸人,比如“文章这段您改的特别好,感觉读起来顺了很多”。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夸人最好的是背后夸,批评则绝对不行。

9.上面几条,都是我和某个朋友闲聊时,口头临时总结的,写下来后才发现其实并不严谨也不全面,但当时现场对方听的津津有味,而且觉得很受启发,这就揭示了关于说话一条最颠扑不破的道理:你不能指望你说的话像论文那样严谨、全面、逻辑严密,事实上,你只要让你说的话有一定结构(比如我前面说的“独孤九言”),中间有一些闪光点,能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就很容易让人记住了,真的真的不需要太长。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话简短,又能让人记住,那就记住“开口三句话”,只说三句,反而容易让人记住,又不讨人嫌。

最后,就像是《笑傲江湖》里,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时,反复强调的:招是死的,人是活的。

上面的九条都是技巧,关于说话最终极的法则可能只有一条,那就是――在适当的场合,讲合适的话,否则就老老实实听别人怎么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可以提高的办法

1、了解对方需求

说话的最终目的是交流与沟通。

会说话的人,不会只说自己想说的,会根据对方具体状况,采用对应的策略,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不会说话的人,则容易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只说自己想说的,不仅无非让对方心悦诚服,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并内心默默决定,下次不会再和你浪费时间。

所谓会说话,就要先了解对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

第一,听众的身份。

在社会交际中,不会总是遇到和自己平辈的人群,比如有领导,长辈,老板。

和他们沟通自然不能和平辈那样随意,也要注重礼节。

第二,爱好与个性。

同样是领导、老板,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也会天差地别,有的严肃认真,有的霸气暴躁,有的豪气大方,有的完美主义,总之,不同的人,就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不然就容易形成冲突。

第三,情绪状态。

如果遇到对方情绪不佳时,则最好暂时避开,而不是火上浇油。

2、根据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

简单来说,就是不看场合乱说话,会产生反效果。

例如,需要严肃认真对待的会议上,就不能乱开玩笑,以及没组织好语言,就一顿瞎扯。

或是在办公室闲聊,同事们的性格脾气、喜好的差异,或是相处时间长短,就会有亲疏远近的区别。闲聊时,对关系疏远者,不可交浅言深,关系亲近的,则需要有话直说。

同时,要避免以下几点:a、批评老板上司的话,不要随意说。b、不要说其他同事的坏话。c、不要挑拨是非,传播扑风捉影的事情。

3、有逻辑说服力的表达

所谓有好的表达能力,其实就是你说话有逻辑,而这个逻辑就是一种说话的套路。这里介绍三种逻辑表达技巧给你,可以一学就会。

1) 5W1H 逻辑表达法

很多人叙述一件事情,缺乏逻辑,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其实是在陈述事情时的内容元素不够完整,听众缺失重要信息,所以才导致听不懂,不明白,很懵逼。

其实,只要你在表述一件事的时候,能尽量涵盖 5W1H 元素就能让事情说清楚了。

5W1H,分别是 When(何时)、 Where (何地)、 Who (人物)、Why (为何)、 What (做什么)、How (如何做)。

顺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颠倒。

2)三点神逻辑,超有说服力。

你表述一件事,尽量用 3 个要点说完,会比较显得你说话有条理,一般口头表达,你能脱口而出说三点,容易让人感觉表达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举例说明:上司要你对一个任务提出一些建议。

你可以脱口而出,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这样的,有三个方面。第一点,这个事情涉及人员是如何如何的。第二点,需要合作方提供某某支持。第三点,需要在这个任务设置时间期限。等等。

就是把一件事情涵盖的内容,拆分成三个内容,依次说出来,就既显得你很有条理,又很有说服力。

3)日常积累、训练

知道方法,没经过足够多的训练,你无非熟练的使用,无非做出快速的本能反应。

就像新手刚拿到驾照就上路,大多数情况是不够熟练的,而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则可以做到无需思考就能作出本能的开车操作。

很多人学习一门知识或技能,往往只看基础的概念,缺少跟进与重复练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3
那么首先我觉得与任何人沟通,自信心永远是第1位的。

你与朋友父母等熟悉的人聊天很正常,甚至谈笑风生,但遇到特定的人群场合就会手足无措,这说明你与人沟通首先不是缺乏方法,而是缺乏一个强大的沟通自信心,如果你不懂主观上树立讲话的自信心,心态在社交场合无法克服当众讲话的紧张感,你学习再多技巧也是徒劳。

不知道如何开场,快速打开话题,很多朋友是在聊天的第1步就已经聊死了,那就是不知道如何开始说第1句话来打开与对方沉默,这种情况在沟通中称之为破冰。

容易说错话,冷场尴尬,终极话题,对于不擅长聊天的人来说,很容易在社交场合成为传说中的话题终结者,这属于方法技巧的范畴,没有掌握对应的方法,自然不知所措,那么第4点不会延续话题,不会转移话题,你让聊天冷场了,却不知道如何马上延续之前的话题,或是直接转移到其他可以聊的事情上好,让你们的聊天又回到正规缺乏足够与不同人沟通的知识故事话题等储备,这会让你很容易在交流时思维枯竭,想表达而表达不出来,因为大脑里储备的素材太少。

最后一点就是缺乏幽默感,假设你平常就是个严肃冷酷的人,不会搞笑幽默,不会根据现场情况活跃气氛,虽然不一定有幽默感才能赢得朋友,但你确实少了一个有力的社交武器,幽默感有时候就像润滑剂,催化剂助燃剂。
第3个回答  2021-03-23
对于不会说话的人,我的建议是多听多看多说。
我们不善言谈,可以经常去人多的地方,也不需要你说话,只是看着别人聊天就行啦!慢慢地学习、记忆,培养灵感。
要想成为谈话高手,需要借助专业书籍,比如市场上比较畅销的《演讲与口才》等,告诉我们许多的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可以正式的实践了。好好的尝试一番之后,再思考、检查与回顾。看看自己哪些地方还不得体,表达的不清楚,修饰一下。
第4个回答  2021-03-16

掌握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大人孩子都适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