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白族、纳西族、彝族和傣族分别称呼姑娘和小伙子什么?

如题所述

1、白族称呼女性为“金花”,男性为“阿鹏哥”。

称呼的由来是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电影让广大观众对蝴蝶泉、苍山洱海的风光无比向往,并结识了一对白族青年男女——副社长“金花”与铁匠“阿鹏”他们历尽种种误会和波折,终成眷属。

从此以后,白族人把女性无论老少通称为“金花”,也按照电影里的人物称为“阿鹏哥”。

2、纳西族女性则称为“胖金妹”,专指还没有出嫁的姑娘;男性则称“胖金哥”,专指还没有结婚的小伙子。

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丽江古城所饮用的水含的矿物质比较多,所以他们那里的人都比较胖,比较黑,因此他们就以胖为美,以黑为贵,他们认为越胖越黑人越老实。

3、彝族称呼女性为“阿诗玛”,男性为“阿黑哥”;

源自于云南阿着底的一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与青年阿黑相爱的传说故事。把女士通称为“阿诗玛”;男士通称为“阿黑哥”——“黑”成了勇敢、勤劳、忠诚的象征。

4、傣族称女性为“骚哆哩”,男性为“猫哆哩”。

傣语里男人叫猫,女人叫骚,漂亮的意思是多丽。傣族的骚哆哩,是美女的意思;"猫哆哩"意思是"阳光活力男孩"-Sunny boy 。

扩展资料:

云南彝族姑娘阿诗玛和阿黑哥的传说故事:

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给她取名叫“阿诗玛”,也就是金子的意思。阿诗玛渐渐长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

她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和她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节,她和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阿诗玛不愿意。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

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并救出了阿诗玛。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乘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

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并使阿诗玛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阿诗玛的传说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大型歌舞剧,在国内外放映和演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阿诗玛的故事也随之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黑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胖金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白族:姑娘叫金花,小伙子叫阿鹏;

纳西族:姑娘叫胖金妹,小伙子叫胖金哥;

彝族:姑娘叫阿诗玛,小伙子叫阿黑;

傣族: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叫哨多哩,小伙子叫冒多哩;思茅地区的傣族:姑娘叫不少 ,小伙子叫召冒。

扩展资料: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期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好客,无论平时或节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并且连斟三道,称三道茶。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西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彝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1
白族的小姐叫金花,男的叫阿鹏,这大概是出自《五朵金花》。纳西族里女的叫盼金妹,男的叫若基。彝族的女子叫阿诗玛,男的叫阿黑。傣族姑娘为‘少多利’,称呼小伙子为‘少仆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6-23
在云南,白族、纳西族、彝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称呼和语言文化。
对于姑娘,白族人称其为“金花”,纳西族人称其为“胖金妹”,彝族人称其为“阿诗玛”,傣族人称其为“小卜少”。
对于小伙子,白族人称其为“阿鹏”,纳西族人称其为“胖金哥”,彝族人称其为“阿黑哥”,傣族人称其为“小卜冒”。
这些称呼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特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