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如题所述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通过在宝泉岭农场的不断地实践,意识到在这项“工程”中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学习机制,建立上下贯通的学习体系,建立灵活简便的学习方式。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应着力解决不愿学习、不会学习等问题,积极探索党组织学习全程化、全员化、终身化的路子,培养、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领导干部和学习型党员,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更需要着眼于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把党员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培养造就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职工。
一、明确目标,有效推进,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使全体党员树立把学习当做责任,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创新明显提高。
(一)学习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
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是政治信仰坚定、共同愿景明确、知识素养过硬的党组织。因此,首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目标,深入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上来,切实把党的基本理论贯注和渗透到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夯实自己的价值信仰、修炼自己的道德水平。同时,使全场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农场党委发展的战略构想,构建围绕目标任务的共同愿景。
(二)学习是不断激发工作热情与潜力的过程
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党组织。因此,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学习不仅是号召学习、组织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过程。所以,党组织的领导管理,不仅要关注党员干部工作任务的进程,还要关注个人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不但要关注本单位发展的增长系数,还要关注本单位党员干部的快乐指数;不但要关注本单位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还要关注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人生规划的逐步实现。这都是学习型党组织应有的内容和肩负的责任。
(三)学习是不断超越自我,优化思维模式的过程
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是善于自我超越、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党组织。因此,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积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突破习惯思维模式,形成和构建集体决策、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比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级党组织长久的使命。就思维方式而言,国家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五个统筹”上;而对于农场党组织或个人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着力构建系统思考的模式。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谋发展,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构建和谐,在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新,真正不断提高分析思考能力、整体决策能力、解难题办大事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农场党组织、农场各级党员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的提高上。
二、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就是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全面、深入、持续、有效,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从农场角度来说,农场党委应对学习进行系统规划、统筹管理,重点应抓好“三化:
(一)学习的系统化。学习不仅是某一领域知识的不断延伸,而且还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尤其是党员干部,应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农场跨越发展的要求,重新架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农场一级党组织要重新建立各类人员学习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习制度、明确学习任务。尤其是农场党委班子成员应突破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党的章程、国家法律法规管理理论、领导科学和北大荒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中层和基层党员干部,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同时,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化建设必备知识和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垦情、场情、社情等方面的学习。
(二)培训的模块化。目前,垦区对提高人员素质越来越重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但应该看到,一些单位还存在随意性、零散性,缺乏对培训工作的整体策划以及规范化管理,突出表现在培训效果不确定、不衔接、不持续等现象。应该说,农场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农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场一级党组织抓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农场党委要根据各类人员岗位要求和发展需要,制定长期的培训模块,规定必选科目和自选科目,以利于各类人员根据岗位需要和个人知识结构选定学习内容,真正使知识学习是连贯的、培训工作是衔接的、周期培训是相对完整的,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三)形式的多样化。中央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应坚持运用好已有的组织学习的各种有效做法,同时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比如,对中层干部及广大党员,应加强和改进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等学习教育方式,加强和改进中层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培训方式,鼓励和支持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不断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如,在广大党员中,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运用学习讲坛、读书会、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手段,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不断丰富完善创建抓手,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三、健全制度,持续推进,促使学习机制的有效运行
没有制度保障的任何管理,都往往会落空。同样,对学习的有效管理,首先取决于对学习制度体系建立及有效运行上。因此,农场党委着手健全“三个机制”要把抓学习的决心、抓学习的思路,具体体现在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保障党员干部在持续有序的学习中,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着手建立健全团队学习持续运行的机制。党委应对学习的持续运行负责。作为人才工作职能的扩充,成立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委员会为主体的学习领导小组,由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作为专门的学习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学习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学习的有序管理。重点应对学习加强统筹策划,专门制定系统的学习规划,使农场发展战略体现在学习目标的初步实现中,使农场各级党员干部真正明确每一时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调动热情投入学习,真正把个人终身学习和单位持续推动体现在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学习过程中。要制定学习的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定期讲评等,对单位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式管理,把学习作为实施人才战略、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来抓。真正把党员干部成长和能力提高落实在学习任务的不断完成、学习措施不断落实上。制定近中远期的学习目标,并分解成各类人员、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将个人理想与单位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将人生规划与学习规划结合起来,把学习作为成长进步的重要内容。
(二)着手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量化评估机制。为了对学习进行有效管理,或者说为了使学习管理真正有效,应把学习指标任务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量化评估。当然,作为绩效考核内容的扩充和延伸,对学习的考评,目标制定是复杂的。管理思路的不同、学习观念的不同、学习计划的不同等,都会引起对学习量化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方略。何况目前各农场之间可能有借鉴和参考,不会有模板或统一。目前来看,应着手建立宏观的、概略的、便于实施的评价体系,然后逐步完善。这样,既能避免因过于具体而难以实施,又能防止因难以实现而放任自流,从而有效消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学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着手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对学习有多重视,对学习奖惩的力度就会有多大。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学习的激励成本,应纳入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投入预算。对善于学习、善于领导学习的党员干部,既要注重物质奖励,更要重视精神奖励;既要注重及时表扬和肯定,更要给予信任和重用;既要有荣誉称号和表彰,更要付诸提拔任职或晋档晋级。对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引领学习的党员干部,要建立警示教育、诫勉谈话、限制使用等措施。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位评先工作考核挂钩,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和党员“先优”评选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因此,激励机制必须分层次、分门类进行,根据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真正激活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习管理的不断升级,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效开展。
还应该给予重视的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还要在大力营造氛围,形成良好学风上下工夫。应通过领导带头、典型引路等,着力构建比学赶帮的学习环境,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强化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应通过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推动基层党支部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切实把搞好党员学习与提高党的组织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