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否需要量身定制?

如题所述

   ERP厂商实施ERP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意义上的量身定制,一种是生产出现成的软件出售。量身定制就是软件厂商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软件,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人员开发。而ERP厂商生产出现成的软件销售就是商品化的软件,很多ERP厂商都采用这种方式:曾经做过管理信息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通用的ERP软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做一些修改。目前,中国的企业也大多选择使用商品化的软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需要ERP厂商为其做客户化——个性化修改的工作,这可以看作是为企业的局部管理流程做量身定制。   企业购买成品软件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内的软件,一种是国外的软件。在国内,国有企业在整个信息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软件又是一个融进了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企业个性化竞争优势的系统,从这点上看,国内软件在本地化支持与服务,了解国有企业特点上具有明显优势。国内软件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价格的优势,服务和产品价格比国外的产品至少要低50%以上。国内ERP软件的劣势是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与国外产品相比,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成熟,产品可能不能完全满足一些企业的需求。而国外的ERP厂商发展的时间比较长,经历过的企业模式比较多,适应企业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在这些方面有优势。劣势是国外企业的ERP软件本地化不够,这种本地化不仅仅是界面中文化,它更多地融入了文化等众多因素。   一个企业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很好的竞争优势。真正意义上的量身定制是,在针对企业具有优势的和个性化的管理流程进行调查分析之后,进行诊断,认为企业的流程是先进的,就按照企业的方式来做,对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有帮助。有些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或者质量管理时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就比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更具竞争力,因而发挥企业的个性在ERP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在软件中添加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个性化的部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量身定制;而不是告诉ERP厂商,企业的流程就是这样的,就按照这个流程实现。实际上,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流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ERP厂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企业进行改造,针对具体问题同企业讨论,如果企业认为自己的流程是有个性的,而软件厂商根据实施经验,结合具体分析,认为这个流程是不合理的,就必须说服企业改掉。一般管理比较好的企业通常能够接受,这个过程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发挥企业的优势,避免劣势的过程。   从目前中国企业的现状来看,比较适合选择商品化软件来进行局部的量身定制。ERP是一个集合了业界先进管理思想的软件产品,全部自行开发或者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ERP可能会流为企业原来业务流程的模拟,企业管理得不到提升。而购买国外的软件可能又无法承担高额的软件和服务费用。ERP软件厂商有很多家,用户选择软件的时候要量体裁衣,企业要根据规模的大小和自身业务的需求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软件。    量身定制的五个步骤   2) 诊断:如果是先进管理流程,诊断其是否对企业发展有利?是否有还需改进的地方?即使是先进的,是不是和现在的系统相协调。   3) 确定解决方案: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业务需要,双方认可后确定最终解决方案。   4) 开发实现:按照这个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和实施。如果现有的功能具备就进行配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