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没有真的凤凰啊??

请各位大侠帮忙.

(三)凤凰在我国古文化上的反映,佐证了它的存在 《左传.昭公17年》载郯子答昭公问:“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少昊氏是以凤为图腾的部族,以鸟名称官,以鸟书记载,担任历正的凤鸟氏更以凤鸟为其姓氏,皆因凤凰的出现。原始人出于对自然物的崇拜及团聚部众、区分血缘、威慑敌族的需要,创造了图腾。由于当时人类认识能力薄弱及知识贫乏,图腾多是自然界中的原始物。为了提高部族自信心或审美需要,古人可能对图腾作若干夸张美化改造,但一般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动物作自己的图腾。活动于5000年前的少昊氏,以凤凰作图腾,凤鸟氏以凤凰作姓氏,从某个侧面证实了凤凰这一鸟类,在我国远古东部夷族地区确曾出现过。
我们知道,人类为加深对生疏事物的了解,习惯上常用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绝对不会用自己所不知道的生疏事物来比拟其他事物。凤凰这种禽类,身大体重而尾长,不善于飞行,起飞或飞翔必须藉助于大风。故古人看到它们飞临时,总是适逢大风天气,成群结队地从远天乘风凌空而来。正如潜藏在水底的鳄,多在雷雨时浮出江河水面透气呼吸,人们以为是它带来了雷雨且吼声如雷而把它想像成雷神;凤凰因它“乘大风飞至”这一规律性特点,在古人头脑中产生深刻影响,就被想像成了行风管风的风神风伯。《初学记》卷30引纬书《孔演图》说“凤,火精。”《曷鸟冠子.度万》第八:“凤凰者,纯火之禽,阳之精也。”古人将凤凰比作火精、日精,是依据凤凰遍体覆羽灿烂夺目,有如火焰与太阳的光芒,将它神化或与它物类比的结果。《山海经.西山经》载出于泰器之山的文鳐鱼“其音如鸾鸡”。鸾鸟形似鸡,故鸾鸡当即指鸾亦即凤凰。古人将鸾凤想像成风神、火精、日精,将其叫声比喻文鳐鱼的叫声,都证明凤凰为古人见过并熟知的禽类。
《离骚纂义》引汪瑗注:“虬鸾二名,乃虫鸟之神俊者也”。干宝《搜神记》:“羽族之长,名为凤凰……虽有众鸟,不为匹双。”虬即龙也就是鳄,鸾即凤凰。神俊者,当指鳄是水中最神奇凶猛的动物;而鸾为鸟类中形象、华彩、风度、品格最神奇突出的种类。羽族之长,义与“神俊者”相类。以此况之,凤凰作为远古流传下来形象、华彩、风度、品格都很突出的神奇鸟,在自然界中必有其原型。说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禽类而属于神话动物,显然没有道理。凤凰是一种什么鸟呢?
二、从凤凰的形态、能力、习性、产地来看,它不是鸟它鸟
何新在《凤之谜—凤凰崇拜的起源与演变》中,将凤凰的原型说成是鸟它鸟。书中说,鸟它鸟“为现代最大型鸟类,成体高可达2 .75米……有强有力的腿,常结伴奔行于草原……群内实行一雄一雌的配偶方式。蛋比鸡蛋大30倍。食性以植物为主。鸟它鸟的色彩以黑为主,间杂有灰、青、白、褐、红诸色。鸟它鸟的巢建筑在山洞或土穴中。头小,喙短而稍宽;眼大,褐色具浓黑睫毛。”“鸟它鸟能辨听音乐,并且善于舞蹈。其日常行走步态,昂首阔步有如倨傲的绅士。而到求偶的发情期,在交配之前,雄鸟它鸟与雌鸟它鸟一定要进行长时间仪态万方的周旋舞蹈。” 他转引师古注《汉书.西域传》引《广志》:“大爵颈及膺、身、蹄似骆驼,色苍,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余,食大麦。”王先谦补注:“鸟形如骆驼,有两翼,飞而不能高。食草,亦能含火。”《汉书.西域传》载条支国“有大鸟,卵如瓮”;安息国“有大马爵”。大鸟、大雀即鸟它鸟。《现代汉语词典》释鸟它鸟:“颈长,头小,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飞……雌鸟灰褐色,雄鸟的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生长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带。”何新认为“古人传说中关于凤凰的形态描述,就其主要动物学而言,恰恰与大鸟它鸟的形态与生态正相吻合。”从字面上看,凤凰与鸟它鸟确有若干相似的特点:体型在鸟类中都较高大;都生有长长的颈和似龟般隆起的背;体羽都有五色;食性都以植物为主;都能辨听音乐,都善于舞蹈。但细辨其特征,凤凰与鸟它鸟有若干明显不同:
从体形羽色来看,鸟它鸟在整体上“象骆驼”,而凤凰“象鸡”。所谓“象骆驼”,是指鸟它鸟象骆驼一样,生有细长弯曲的颈,背脊向上拱起,巨大的趾爪象驼蹄分为两趾。所谓象鸡,是指凤凰整体形态似鸡,头似鸡小而顶有冠,颔似鸡有肉垂,喙似鸡喙弯尖,爪似鸡爪有清晰分趾并生有尖锐爪甲,尾似雄鸡尾羽五彩缤纷显著突出。鸟它鸟腮少毛羽而凤凰腮似鸳鸯般生有赤红色的绒羽。鸟它鸟喙扁平而凤凰喙似鸡喙尖短弯钩。鸟它鸟的目为褐色,而凤属的狱鸟族鸟赤目。鸟它鸟翼短小;凤凰岁羽岁羽其羽傅于天,翅翼展幅应较长大。鸟它鸟尾羽较短;凤凰尾翼一是长,二是似鱼尾般展开呈散羽状,三是羽质较柔软。栖息时尾羽似鹿尾般低垂,烂若锦缎;在飞行起落时,多羽并列的尾翎可起辅佐升空降落、掌握方向、平衡身体的作用。其翼若干,是说凤凰凌空飞翔时,除了展开两翼,尾翎同时展开于高空并随风飘荡上下翻舞。人类在地面向天空看,分不清它的翅翼与尾翎,只看见满眼的彩翼随风飘舞,以为凤凰生有若干翅翼。鸟它鸟虽间杂有灰、青、白、褐、红诸色,但整体“色苍”,雄鸟体羽大部呈黑色,仅翅和尾羽白色;雌鸟体羽色褐,仅头颈部色淡红至浅蓝。故鸟它鸟体羽虽有五色,但覆体毛羽基色为黑、褐等冷色,色调灰暗而不鲜明。从形体、羽色上看,鸟它鸟在鸟类中很一般,甚至有些丑陋,不能引发人类产生美丽的联想。凤凰是最美丽的鸟,覆羽环环层叠似鱼鳞,五彩而纹,灿烂华美。《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离骚纂义》引徐焕龙注释:“雄曰凤,雌曰凰,鸾其总名。”盖凤凰即指鸾。罗愿《尔雅翼》鸟部引蔡衡语“凡凤有五:多赤色乃凤”。“周时,旃涂国献凤雏……文彩炳耀,中国飞走之类,不复喧鸣”。除了特别指明色彩的如青鸾、白凤外,凤凰毛羽基色如日似火般金红且能反射出五彩或七彩眩光。正因凤凰体羽的这一特点,才被称为火精、日精,比作日中神鸟或太阳的生命意象。凤凰覆羽基色为明亮的日光色彩,与鸟它鸟体羽的冷色调截然相反。凤飞群鸟从以万数,它出现时其他鸟兽“不复喧鸣”。它的美丽华彩,对其他鸟类有很大吸引力与影响力。鸟它鸟为自群类禽鸟,它的活动对其他鸟类没什么影响力。鸟它鸟与凤凰的美丑形象不同,对其他鸟类的影响力也不同。
从奔跑与飞行能力上看,鸟它鸟虽只有两只脚趾,但腿脚长而有力,擅奔跑(据说每小时能跑60-80公里)。据《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足允攵鸟”,凤凰在古代被称为俊鸟或足允攵鸟。俊、足允攵均从允攵。据《说文》,“允”攵义“行允允攵攵也,一曰倨也,从攵。”“攵”义“行迟曳”。凤凰尾羽长而柔软,即使降落高冈之上,也必然尾羽拖地,不便行走。加之凤凰作为一种美丽的鸟,甚为爱惜毛羽,为防其损坏,行走时多小心地将头高高仰起,舒迟缓慢地在地面上踱步。鸟它鸟与凤凰行走的能力不同。鸟它鸟翼羽与尾羽蓬松下垂,由于翼短小而身大体重,是一种至多只能平展着翅膀,借助风力作短距离滑翔却“不能飞”或“飞而不能高”的鸟。汉李陵有诗:“凤凰鸣高冈,有翼不好飞。”凤凰身大尾长,这些因素同样制约了它的飞行能力。但正如《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凤凰上击9000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渺之上”;贾谊《吊屈原》:“凤缥缥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九辩》云:“凤愈飘翔而高举”,“凤凰高飞而不下”。凤凰身多翎羽,适逢大风天气,可以乘风相互导引并比翼借力襄助着,成群结队从极高的天空飞来。所以在特定大风气候条件下,凤凰还是一种能藉助风力高飞远举的鸟。在飞行能力上鸟它鸟与凤凰也不相同。
从生活习性来看,凤凰常飞临江河饮水,鸟它鸟却能长时间不喝水。鸟它鸟食大麦食草食植物,还捕食小动物。食物谱系较宽,选择性不强。据《九辩》:“凤亦不贪饣委而妄食”;《郁离子.正己篇》注:“梧桐的种子为凤凰所食”;《瑞应图》:“凤不啄生虫(凤会在低空捕食昆虫,因距人较远,人们只知凤盘旋飞舞,不知它在捕食),不折生草”,饮甘泉、砥柱,食竹笋、梧桐子,对食物选择性很强。鸟它鸟与凤凰对饮食方面要求与谱系宽泛性不同。鸟它鸟一般较沉默,不怎么鸣叫;跳舞是缘于发情求偶。《离骚》云:“鸣玉鸾之啾啾”,凤凰叫声似雉,“仰天”而叫,姿态似雄鸡打鸣。自歌,其声若箫,鸣中五音,其声养耳等,是说凤凰叫声清脆悦耳,近于音乐。颂声作则至,指凤凰喜爱音乐,听到乐声响起就飞来了。凤凰饮食自然,自歌自舞,在饮食时也会鸣叫飞舞,同鸟它鸟“歌舞”的起因表现不同。鸟它鸟为穴居类禽鸟,栖居于草原或沙漠的山洞、土穴中,遇到敌害奔跑不及会将头钻进沙窝;不上树,没有用水清洗毛羽的习惯,对栖居环境洁净与安全方面要求不高。凤凰作为一种羽色极为华美的鸟,为保持翎羽洁净,常爱到开阔洁净的江河或溪塘中濯洗翎羽。由于它尾翎过长,行动不便,既不善跑,又不擅飞,遇有紧急突发情况不能迅即起飞升空。为预防地面敌害侵袭,亦为护其翎羽免受污物玷染,栖息必机警地寻一高冈或高枝多风之处,以利观察周围动静并临机制动,乘风起飞高翔。《三国演义》第37回诸葛均唱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所谓“凤在列树”,“非梧不栖”,“凤鸣高冈”,“暮宿风穴”,都指凤凰作为树栖类禽鸟,具有栖息多风高树之上以洁身避害的习性。鸟它鸟与凤凰对栖息环境洁净与安全方面要求不同。鸟它鸟平常性格沉静,但受到激怒会变得十分凶猛,用强劲的脚爪蹬踢或用喙叼啄来犯者,连成群凶残的鬣狗都惧它三分。繁殖季节,它发现窥视者,会发出愤怒吼声或嘶嘶声以驱赶来犯者。凤凰胆小平和温顺,从不侵害异类或人类(仁、德);相互扶持群飞群落,和谐安详地群聚生活(义);相互间不争不斗,敬畏而不骚扰人类(礼);可为人类驯养,按人指令随乐起舞(顺);在一定时令出现(信),具有若干与人类相对应的美好品德。鸟它鸟与凤凰的性格不同。
从产地上看,“在我国北方,几乎所有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有鸟它鸟化石。”距今4000-6000年才濒于绝迹。鸟它鸟在远古为我国本土产鸟类,生活领域十分广泛。而凤凰在我国不仅近现代见不到,即使在古代也很罕见。古籍虽多处记载凤凰的出现,但从未指明凤凰的产地,考古中亦未发现过凤凰的遗骨化石。表明它至多属于一种迁徙过境性飞禽,不属于那种可以在我国本土长期生长繁衍的禽类。《说文》说它产于东方君子之国,何新“案君子之国者,东夷也。”我以为非是。《说文》说凤凰“翱翔四海之外”,中国古代地理学概念,四海之内,指中国;四海之外,指外国。《淮南子.地形训》云:“凡海外36国……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明确指出君子国在我国东方海外。清李汝珍《镜花园》中的君子国,也在海外而不在中国本土。若凤凰为中国本土出产,则它的出现就没什么稀奇,历史上也没必要对它的每一次出现,都不厌其烦地记载了。故君子国不应指中国本土,而是指四海以外的其他国家。凤凰作为源于海外东方国度的鸟类,与产于我国本土的鸟它鸟产地不同。
从以上四方面的比较可知,历史上的凤凰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鸟它鸟。1987年4月在内蒙古阴山--狼山地区发现在邻近的两幅原始岩画上,分别绘有先民拜日图与鸟它鸟图。拜日图可能是先民娱神或即兴之作;鸟它鸟图,则完全可能是先民的即兴之作,与崇日不一定有必然联系。而何新藉此断言“鸟它鸟实际也是作为太阳神之鸟而受到崇拜的”,“鸟它鸟恰恰是传说中那种自歌自舞的五彩鸟”,认为凤的原型即鸟它鸟,显然过于武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一)我国古代多种典籍对凤凰的记载,表明凤凰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过的鸟类 据《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鹿后,蛇颈鱼尾,鹳桑鸟鸳思,龙文龟背,燕额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凤飞群鸟从以万数。”鸾“亦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狱鸟族鸟,“凤属神鸟也……周之兴也,狱鸟族鸟鸣于岐山江中,有狱鸟族鸟似凫而大,赤目。”晋代郭璞注《尔雅.释鸟》时,说凤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采色,其高六尺许”。诚然,《说文》在解释凤凰时,说凤为“神鸟”或“神灵之精”;但许慎这里所说的神鸟,其义为自然界中一种神奇的鸟,而不是神话传说中的鸟。从许慎与郭璞在描述凤凰形态羽色的同时,记载了凤凰的大小、形态、叫声、习性、类属、产地、活动区域及其同其他鸟类和人类间的关系,特别是明确列举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的史实来看,许慎是将凤凰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着的鸟类,而不是神话动物来解释的。
据《诗经.大雅.卷阿》载:“飘风自南……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凤凰于飞,岁羽岁羽其羽,亦集爰止……亦傅于天……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艹艹奉奉萋萋,雍雍喈喈。”《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天地》:“声气远条凤鸟翔。”《尚书.益稷》载,夔主持作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游国恩《离骚纂义》:“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荀子.哀公》:“凤在列树”;其《解薮》篇:“诗曰: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论礼》篇:“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所以养耳也。”《郁离子.审势篇》:“夔乐奏而凤凰来”。凤凰乘着大风从南方飞来,彩翼凌空飘扬;降落在高冈或朝阳的梧桐树上,啄食树果,姿态优美,鸣声宛转动听,闻乐声则来,这当是现实的记录。据《礼记.礼运》:“凤凰、麒麟皆在郊木取。”“凤以为畜”。《吕氏春秋.古乐篇》:“帝喾乃令人扌卞或鼓鼙,击锺磬,吹竹令,展管竹虎,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凤凰是一种性格温和的鸟,可以畜养驯化,由此古人可能训练它跳舞。据《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翱翔四海之内……徜徉冀州之城”;“昔者黄帝治天下……凤凰翔于庭”。凤凰有时飞临人家庭院中,人类得以近距离观察它,聆听它动听的叫声。据《搜神记》:汉高祖“戚夫人侍儿贾佩兰……歌《赤凤凰来》。”当时当有赤色凤凰出现,所以有《赤凤凰来》这样的歌曲。永嘉中“沛国戴文谋,隐居阳城山中……见一大鸟五色,白鸠数十随之,东北入云而去。”戴文谋在阳城山筑庐隐居,有鸟误飞入他堂屋内,此鸟体大而有五色,似为凤凰。从以上诸多古籍描述凤凰从远天飞临人类生活区域的情景、凤凰的叫声、栖息与饮食习性及受人类驯化的情况来看,也是将凤凰作为客观存在着的鸟类而不是神话动物记述的。
据《山海经.南山经》载:“丹穴之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其《海外西经》:“诸沃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凰卵,民食之”。《海内西经》:“开明西有凤凰、鸾鸟……开明北……凤凰鸾鸟皆戴盾茇(fá)”。《大荒西经》:“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凰)鸟。”“有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舞之风(凤)。”《海内经》:“有五彩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山海经》亦多处记述凤凰不同的别名、形态、习性、活动区域及其与人类关系,尤其是民众食用凤凰卵的史实。显然,《山海经》同样是将凤凰作为客观存在着的鸟类记述的。
据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在商甲骨文中曾记载:“甲寅卜,呼鸣网,获凤。丙辰,获五。”义在甲寅这天经过占卜(得到吉利的卦象),大家用张网击鼓哄赶的办法,捕获了一只凤;后来在丙辰这天又捕获五只凤。据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鼎》,西周早期金文铭辞中也有“归生凤于王”的记载。意思是周王部属捉到一只活凤凰,将它献给了周王。这些甲骨文、钟鼎文与以上典籍关于凤凰的记述,同《说文》氐羌献鸾鸟的记载互为佐证,证实了古时凤凰的存在。
(二)古代正史著作对凤凰的记载,证明凤凰是自然界确实存在过的鸟类 据《纲鉴易知录》:黄帝时“凤凰巢于阿阁”;尧庚戌七载“凤凰巢于阿阁”;舜庚寅五载“凤凰来仪”阁是古代一种木板房子。凤凰在庭院降落,在木房筑巢,与人相邻相亲。少昊氏时“凤鸟适至,因以鸟纪官”。少昊受凤凰启发,创造鸟形文字,将鸟名作为行政管理职务和历法的名称。鸟文在我国历史上确有所传,揆情度理,这些记载亦不为虚。据何新统计,自公元前84年至公元1142年,《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金史》及《文献通考》等古籍,记载凤凰出现达40多次,范围广及冀、鲁、苏、浙、豫、陕、赣、鄂、川、粤、桂等地区。略举其中最具体的数例如下:据《汉书》:汉昭帝始元3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祠其处。”宣帝地节2年“夏四月,凤凰集鲁郡,群鸟从之。大赦天下。”神爵(即雀)2年“正月乙丑,凤凰、甘露降及京师,群鸟从以万数。”4年春二月,“凤凰、甘露降及京师…… 鸾凤万举,蜚览翱翔,集止于旁。斋戒之暮,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冬十月,凤凰十一集杜陵。”“十二月,凤凰集上林。”五凤3年“三月辛丑,鸾凤又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余刻,吏民并观。”甘露3年二月“凤凰集新蔡,群鸟四面行列,皆向凤凰立,以万数。”据《后汉书》:灵帝光和4年“秋七月,河南言凤皇见新城,群鸟随之。”其《光武帝纪》建武17年,“有五凤凰见于颍川之郏县”。其《志.五行二》:“章帝末,号凤凰百四十九见。” 孝安帝延光3年春二月“戊子,济南上言,凤凰集台县丞霍收舍树上。”据《三国志.吴书》,孙亮、孙皓皆因凤凰出现而改元。凤凰出现最晚的记载在《续文献通考.物异十二》中,为明熹宗天启2(公元1622)年河南的禹州,距今不足400年。
试想,在我国那么多典籍尤其是历史著作中都有关于凤凰的记载,不仅凤凰出现频率高,地区明确,群飞群聚数额具体,形态、习性鲜明,甚至起落于京城、皇家宫殿、御苑之中,引起其他鸟类伴随盘旋翱翔,吏民并睹,景象壮观,历朝皇帝都因之而戒斋、荐鬯、祭祀、大赦并改元,我们至今尚认为凤凰是神话传说,而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着的禽类,岂不荒唐可笑?《山海经》作为我国古代地理博物类著作,“书中所载山川,大致可以复按”。凤凰作为其多处记述的吉祥鸟,岂能一无所据?中国官方正史记载一向谨严,有的史官为了史实的准确性,不惜同权势者拼死抗争,牺牲生命。我们即使认为《山海经》等著作的记载,有些可能是出于传说因而有误,也绝对不应否定《汉书》、《三国志》等史籍记载的真实性。我们即使难以排除史籍中或有少数记载出于某些原因存在误记成份,也决不应认为以上史籍中的所有记载全是误记,而只能肯定其中绝大多数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否则,这就如同全盘否定我国数千年文明史,认为我国历史全是凭空捏造、毫无事实依据一样,让自己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因此,只要我们承认以上史籍记载的可靠性或基本上的可靠性,就不应怀疑凤凰作为自然界客观生物的确凿性。换句话说,原生态的凤凰,不是古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自然界中客观生存过的一种体态优雅,绚丽多彩,叫声动听,舞姿优美,性格温顺的禽类。
第2个回答  2022-11-01
世界上没有凤凰。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凤凰是他们对神灵的虔诚、崇仰、顶礼膜拜而虚构出来的一种神性的动物。
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白鸟之王,有着百鸟朝凤的传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男子追求女子,被比喻为“凤求凰”,但是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象征,凤凰整体被雌化,凤凰成为女性象征。
凤凰是传说中的火鸟,可以浴火重生,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凤凰是高贵的象征,有着非梧桐树不栖的说法,凤鸟所落之初必有宝物等传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