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怎样的大学才算适合自己的好大学

如题所述

对于个人来说,在自己专业上教育资源占优,学术成果丰硕的大学才算是适合自己的大学,适合自己未来规划和当下所学专业的发展,有人认为当前的“985高校”、“211院校”,无疑就是好大学,这些大学获得国家的投资多,学校的层次和级别也高,放在各地的第一批招生,就是这个道理。
站在一些排行榜机构角度,排在排行榜前列的高校,就是好大学。近年来,大学排行榜的生意很红火,迎合的就是社会对“好大学”评价的需要。有一些学生,就是根据排行榜来选大学和专业。
可是,政府角度的“好大学”,说到底,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行政性,而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经历来看,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政府“计划”出来的,计划模式下的大学,更像一级政府,而不是一个教育机构;在政府计划之下,我国的大学办学,关注更多的是办学政绩,而非育人成果。
排行榜上的“好大学”,暂不论其选择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其本质看,这只能代表一方面的社会评价——某个机构按照自己对“好大学”的理解,设置指标,根据学校的办学数据,进行排名,而不按照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的角度来排名,比如同学们真正学的怎样,老师指导学生们做了哪些课题之类的,所以,我们所见的就是,各种大学排行榜的结果千差万别,这令不少人感到困惑。
如果只凭政府的“工程”、“计划”,排行榜的“排名”来选“好大学”,我们将一直摆脱不了困惑。真正的好大学,一是对学生负责,应该是按照个性化的办学模式,适合学生个性、兴趣,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二是非常重视教学和其他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三是全社会人们心目中的向往,将其子女“养育成人”的期待。大学是培养人的,大学若不培养社会各界精英,谁来培养,难道精英真的都是自学成才?
这就要求我们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找到自己对哪类大学、哪个专业更感兴趣。然而现在的悲哀在于,我们经过12年的基础灌输教育,除了知道自己还会做几个题以外,已经没有自己明确的兴趣,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基本就是“我这个分数能进哪个好学校?”了。
这还要求我们能够审视自身的名校情结,不要对所谓的名校进行盲目的追逐。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对自己的大学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我国学生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读书读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了,进入大学,就是“终于解放了,混四年,”因此,选择大学,很多同学只关注学历和学校层次,意图是能混一张还算有面子的“文凭”。
但拿到这样的文凭,又怎样呢?倒退10年,一些所谓名校的文凭,还管那么一点用,而现在,在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100万,毛入学率达到近27%时,没有教育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基本上就是一张废纸。我国迟早要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在能力社会中,人们关注的将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他有怎样的文凭。
懂得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应该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大学,并以积极的态度来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2
好好学习,努力就会有收获。
第2个回答  2019-06-01
首先,选择一个城市比选择一个大学更重要。虽然大学四年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校园中渡过的,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对学生的间接影响要比大学的影响更深刻,你在一个城市里生活了几年,你一定留下了这个城市太多的烙印。并且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大学所在的那个城市,一个好的城市,充满机会的城市真的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所以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比选择一个大学更重要。比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
01选学校选专业

填志愿时是以学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
专家建议,成绩优秀的高分考生最好选择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可以偏基础,毕业后再确定发展方向。
成绩较优秀、考分相对较高的学生,在志愿填报时,学校与专业要并重,比较理想的选择是专业类院校的主体专业。
在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专业最好是自己很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
成绩一般的考生要优先考虑专业,其次考虑学校。这部分学生学业成绩虽然在同一水平上,但努力程度并不同,学习潜力也不同,这种差异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往往影响较大。因此,选择适合自己潜质的专业,会给个人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选择了专业,下一步就是选择学校,学生的专业潜力加上良好的学校平台会的到更好的发展。有了专业目标之后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呢?
大部分专业不止一所或几所院校开设,考生和家长必须一所一所地查找学校的招生计划,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使用一些能够快速筛选院校的查询工具是很好的选择。比如近年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许多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
在高考圈志愿填报专业查询查询中输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本批次”,可以看到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