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曾国藩为什么叫曾文正公

如题所述

文正是中国古代谥号,曾国藩被封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即曾文正公的由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等。

扩展资料: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文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文正”是中国古代大臣死后由皇帝给予的一种谥号,类似的还有“文忠”、“文襄”等,谥号是对大臣一生品德功绩的评价。其中以“文正”为最高,“文忠”次之。
  曾国藩死后的谥号就是“文正”,在人的姓、名、字、号后加上“公”字是一种尊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