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儿童的归属感的概念

简述儿童的归属感的概念

可能你对孩子关心太少了。一个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家庭里的重要一员,他就能自觉维护这个家,并经常为家做些有益的事情,他的行为往往具有建设性。如果他在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他在家里自我感觉不好,就会产生卑微感。为了消除或者战胜卑微感,他就会用捣乱、破坏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归属感对孩子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归属感呢?我总结了八句话:

第一句话:爱一朵花就要陪它绽放。

孩子成长中的所有行为,无不折射出成人行为方面的问题。只有改变父母的态度,规范父母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提高孩子。你爱一朵花,就要同他一起绽放;你爱孩子,就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绽放、成长过程中,亲子处在同一高度,父母和孩子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孩子不用仰望父母,故而不会排斥父母。和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是不会在精神上孤独寂寞的,也不会在行为上走向偏执孤僻。

第二句话:不要试图主宰孩子。

孩子因我们来到世界上,而不是为我们来到世界上,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更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孩子的人格和我们是平等的。对孩子来说,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也不应成为我们实现愿望的工具。父母不要主宰孩子、支配孩子、控制孩子,而是必须用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莫瑞斯•博森说过:“孩子的反抗都来自卑微感,平等待人的父母不会有‘不听话的孩子’。”父母给予孩子民主和平等,孩子就会用民主和平等的态度来和父母沟通。

第三句话:不要试图改变孩子。

试图改变孩子的父母是不明智的,力求把孩子改造成第二个自己的人也是愚蠢的。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更改变不了孩子。我们面前只有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父母要以高尚的品格,良好的教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用诸多美德和内在力量感化孩子、熏陶孩子。一句话,我们只有用爱的阳光雨露来滋养孩子,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让孩子向着他的愿望发展,就好像给予一棵植物跟随阳光的自由。如果孩子能够从内心体会到对自己人生的主宰感,就会随之产生归属感。

第四句话: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孩子有自己的尊严,孩子和我们一样需要尊重。尊重孩子包括以下内容:不拆孩子的信件,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不窃听孩子的电话,不调查孩子的异性朋友,不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心灵不设防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父母。在家庭里受到尊重的孩子,就会获得人格的归属感。

第五句话:建立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管理;让孩子分担部分家务劳动;给孩子委以重任,让孩子放手做事;家里的重大事情多和孩子商量;遇事多征求孩子意见等等。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里的重要一员,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家里不可或缺的位置。这样,就能唤起孩子主人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个家负起责任来,也会对自己负起责任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